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政府管建 企业管牛 农户管养——广西龙州县探索秸秆养牛新路径

2021年07月23日 14:43   来源:农民日报   

  眼下的广西正值玉米夏收时节,韦海忠又忙碌起来。

  韦海忠在龙州县成立亮剑生态牧业专业合作社至今已有7年时间,专门收购、加工、销售农作物秸秆和全株玉米,年加工量可达4万多吨。

  龙州县是甘蔗种植大县,每年产出甘蔗尾叶50万吨左右,加上水稻、玉米、花生、黄豆、木薯等农作物秸秆,年产秸秆80多万吨。去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6.2%。

  联合运营,畅通秸秆利用渠道

  龙州县目前建有5个大型生态养牛场,常年存栏量达3万头。大量的饲料从哪里来?

  “要是能把这些甘蔗尾叶加工成肉牛的饲料就好了,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还可降低养殖成本。”当初韦海忠刚回龙州发展肉牛养殖时,就提出这个想法。

  以龙州甘蔗种植的规模估算,用甘蔗尾叶加工成青贮饲料可满足8万头成年肉牛的饲料需求,加上甘蔗收获期贯穿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青饲料加工能有效解决越冬度春期间的畜牧业饲料缺乏问题。

  近年来,龙州县将秸秆离田收储作为肉牛养殖产业化利用发展的关键环节,建设完善秸秆饲料化收储加工网点。由政府主导投入财政资金约1000万元,在秸秆密集产出区的乡镇建设8个收储加工厂,每个加工厂年加工能力3万吨,同时引导能人成立12个专业合作社,在村屯设立了30多个秸秆收购点。

  资金扶持,规范秸秆加工市场

  在龙州县,“蔗叶换猪脚”成为不少村民的口头禅。每年甘蔗收获季节,农户通过售卖秸秆每天能收入200-300元。

  农户稳定的收入得益于龙州县以市场为主导,设置收购最低价,以保护农民积极性,甘蔗尾叶、玉米秸秆等每吨不低于120元。同时,强化收储企业的诚信经营和优质服务意识,在秸秆主要收获时节,收储企业不间断开门收购,农户运送秸秆随到随收、现款现结。

  “我把玉米套种在甘蔗地,玉米砍收后,拉到附近的生态养殖园去卖,到甘蔗榨季,甘蔗尾叶也可以卖。”下冻镇扶伦村板旦屯村民周宏超说,每年玉米秸秆和甘蔗尾叶就收入8000-1万元。

  据广西龙州甘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每年在龙州县收购的甘蔗尾叶和玉米秸秆约2万吨,为群众带来360万元的收入。

  龙州县还积极开展村企合作联营,政府投入扶贫资金和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建设加工厂,按每吨10-2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推动饲料加工企业与养殖企业联合收储,由专业的收储加工生产,既保障了养殖企业的饲料供应,又推动了加工企业的运营稳定。

  创新路径,推动秸秆养牛产业

  “‘十四五’时期,我们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力争达30万头。积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创新实施‘政府管建、企业管牛、农户管养’的肉牛养殖产业发展‘三管’合作模式。”龙州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水产畜牧兽医局局长姚新说。

  “我们夫妻俩在甘牛生态养殖园做工,主要负责喂牛、清洁和察看牛生长情况之类的工作,两个人每月能有7000元的收入。”下冻镇扶伦村那渠屯村民黄德义说。

  这是龙州县推行的农户管养案例,以“企业+小微牛企”“企业+合作社”“企业+联合体”“企业+家庭农场”四大合作模式为平台,鼓励引导适合条件的农户通过入股合作社、小微牛企或建立家庭农场、加入养牛联合体等方式与龙头企业合作养牛。养牛企业以基地为依托,制定秸秆养牛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带动合作的经营主体抓好肉牛的引种、繁育、育成、育肥、交易、屠宰、品牌创建等工作,通过“管引牛、管技术、管回收”来保障村民养牛有成效。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