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晋北“宝玉”富民 黄花“蝶变”金针

2021年06月08日 10:17   来源:中国青年报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初夏时节,山西大同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大片大片的黄花长势正旺。俗话中晋北农家的“宝玉”黄花,这几年在山西生态扶贫政策支持下,终于在大同花开遍地“破茧成蝶”。

  地广人稀的晋北,气候冷凉,有600多年黄花种植的历史。云州区是我国黄花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富锌富硒的火山土,孕育出的“大同黄花”,品相、品质优良。然而,早年虽然家家都种,却始终不成气候,百姓对它既喜又愁。喜的是,黄花的价格一直不错,供不应求。愁的是,黄花成熟周期长达3年,种植前两年没收入,采摘熬人、无处晾晒、旱地缺水,产多了担心不好卖。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吹响,地处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大同市云州区,下决心把黄花产业搞起来,把党的好政策,变成老百姓的好日子。

  近年来,大同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的实施意见》《大同市2021年黄花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等政策,完善产业帮扶模式,为黄花产业发展助力。大同市人大常委会还增选黄花为大同市花。

  这样一来,从网络带货到乡村振兴,无论是在直播间还是田间,大同黄花也从最初的“热词”变成了“热卖品”。

  2020年5月11日,正在山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同市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步入田间察看黄花长势,同正在劳作的村民亲切交谈。乡亲们告诉总书记,近年来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引领下,黄花产量品质稳定,销路和价格也有保障,带动不少贫困户脱贫致富。习近平指出,黄花也能做成大产业,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要保护好、发展好这个产业,让黄花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草”。

  基于黄花产业,大同市支持各县区创办乡村一体黄花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农户”等形式扩大种植规模,通过流转土地、田间管理务工、合作社入股股金等途径,可带动13.2万人实现增收。以云州区周士庄镇为例,黄花收入户均可达1.5万元。同时充分挖掘黄花旅游潜质,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黄花+”模式,形成多种产业联动增值。截至目前,大同已连续开展三届黄花丰收节系列活动,仅2020年的游客就同比增长了30%以上,带动旅游收入5000万元。

  作为大同黄花产业的参与者之一,3年前返乡创业青年仝振宇在一家成立不久的黄花深加工企业开始了他的“新农人”生涯。

  “我从小热爱农村,一直想着找机会回到家乡经营一份属于自己的产业。”在投资人支持下,仝振宇既当经理,又做农民,同有关院校深度合作,积极探索黄花资源高效利用新技术,希望通过生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黄花功能性饮品,促进当地黄花产业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源之于农,惠之于农”。

  据了解,目前大同黄花在原来单一晒干菜的基础上新增烘干、冻干、冰鲜种类,已开发菜品、饮品、食品、功能产品、化妆品等五大系列100余种黄花产品。大同市黄花绿色食品认证面积已达12万亩,培育黄花生产加工经营主体175家,共建设晾晒场16.1万平方米,预冷库79座。“大同黄花”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大同目前已组建总规模3000万元的黄花特色农业产业基金;开展黄花特色保险,全市黄花种植灾害、价格保险累计承保23.62万亩,2020年赔付种植险4385万元、价格险3192万元,为黄花产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大同市市委常委、副市长龚孟建表示,下一步,大同将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培育全国一流的集种植、加工、科研、营销、产业融合于一体的黄花产业群,以大同黄花国家现代产业园为载体,推动黄花全产业链发展,做大做强“大同黄花”品牌,并充分挖掘黄花文化内涵,推动文农旅深度融合。

  据了解,大同市规划了“十四五”时期全市黄花产业发展两步走目标:一是到2022年,全市黄花种植基地规模稳定在27万亩左右,产业集群基本建成,全产业链年总产值达到40亿元,“大同黄花”品牌在全国形成影响力;二是到2025年,全市黄花种植基地稳中有增,产业集群全面建成,全产业链年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大同黄花”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成为引领大同市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富民产业。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志中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6月08日 05 版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