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郭彭飞:我的圆梦故事

2021年05月13日 15:34   来源:农民日报   

  内蒙古包头市武大城尧村第一书记 郭彭飞

  5月的傍晚,漫步在武大城尧村沥青色尚新的万米大道上,伴随和煦的风传来阵阵来自文娱广场和村民文化活动室的音乐和欢笑声。空气中弥漫着蓬勃的气息,村北的枸杞林吐出新绿,村屯道路两旁和群众庭院里杨、柳、杏、李等各种树木焕发着勃勃生机。入夜,路灯柔光下的身影舒心踏实、幸福洋溢。

  武大城尧村位于内蒙古包头市土右旗将军尧镇,彼时全村常住村民251户,贫困户就占了205户。4年来,村集体年收入由原来的空白到如今的40万元以上,村民全部实现脱贫。

  2017年初,我肩负着组织的重托,怀揣着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心愿和激情,第一次来到武大城尧村,当起了第一书记,开启了我扶贫工作的新征程。

  刚到村里时我看到,这个黄河边上的贫困村虽然耕地不少,但土地盐碱化严重,种植玉米的收成并不乐观。看着唉声叹气的村民和生活困难的老人小孩,心里真不是滋味。

  2018年,我联系北京的经济林专家来村里指导种植技术。专家建议,可以在盐碱地试种枸杞。和村“两委”班子商议后,我们到宁夏进行了实地考察,订购了5万多株枸杞苗。村“两委”班子动员贫困群众,以每亩300元的价格承包土地,打造1000亩枸杞经济林示范基地,一期工程已种植200亩。

  2020年7月,是第一批栽植的头茬枸杞结果的时候。头茬枸杞颗粒大、果实甜,受到市场高度认可。我们的枸杞产业每年为困难群众增加土地流转费4万元;贫困村民通过劳动,人均增收3000元。

  我们还根据村土地情况,为160多户贫困群众发放了苹果梨、海红子、金杏和红枣等苗木2000株,带领老百姓在房前屋后、庭院内外种植经济林。针对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发放基础母猪、母羊和鸡苗,以发展庭院经济增加收入。

  由此,一部分贫困户的生活条件改善了,但距离我们完全脱贫的目标还差得远。我多次带领村“两委”干部赴外参观考察、开阔眼界,组织召开党员及村民代表大会,探讨寻找促使村庄经济发展的“造血”项目。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协调争取到了土右旗春辉种养殖合作社、土右旗煊赫农民种植合作社和武大城尧村集体的近1000万元投资,先后实施了规模化养牛场、秸秆储运站、鱼塘和煊赫杂粮加工厂4个项目,村集体年经济收入达40万元以上。项目带动集体经济增收的同时,解决了村里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务工就业问题,52名村民通过参与项目建设,共收入工资150万元。

  贫困村留不住年轻人,项目建设过程中,技能人才缺失怎么办?我们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动作用,先后培养了返乡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并重点培养了7名党员致富带头人,从事杂粮加工、规模种植、牛羊养殖、药材经营等产业。此外,组织6名积极参与培训的中青年村民,接受病人陪护、新媒体、烹饪等就业培训,提升了他们的务工技能和收入水平。村委会对选树的村脱贫示范户进行大力宣传和表彰,村民思想逐渐由“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志智双扶的效果显著。

  4年来,我发现很多贫困户的问题都特殊又棘手。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我紧盯贫困户实际情况,开展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帮扶,如对43户90名有住房问题的贫困户,实施住房安居保障工程;对12户30名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建立健康档案、办理医疗报销,联系市第四医院等专家开展义诊活动;对4户14名因学致贫的贫困户,彻底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对6户11名因残致贫的贫困户,严格落实低保、五保等社会兜底政策;对10户17名年老体弱无劳力贫困户,落实产业分红政策。针对村子基础设施滞后,年轻人不愿扎根农村的现状,以方便化、健康化、安全化为期望,修建道路1万米、广场5000平方米、排水管道1000米,安装路灯85盏,建成200平方米的村民文化活动室,清理沟渠近1万米,维修桥闸6座,安装视频监控11个,村活动场所实现WiFi覆盖,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019年底,武大城尧村205户村民终于全部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我止不住内心的兴奋和喜悦:我这个第一书记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如今的武大城尧村,在实现两季有花、三季有果、四季有景、村安民富的基础上,逐步向着产业更加兴旺、生态更加宜居、乡风更加文明、治理更加有效、生活更加富裕的振兴新乡村迈进。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