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朱润晔泥土里滚爬 “海归”扶贫博士的光“鲜”人生

2021年03月09日 10:04   来源:四川日报   

  ●2003年,留英归来,任职高校的他就踏入乡土,投身扶贫工作

  ●38岁,因扶贫他别家离子,从浙江来到四川,无悔岁月,两受表彰

  ●他牵线搭桥,协作平台有效运转,产业扶贫已成为浙乐协作画卷的主色调,带动10.5万名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浙江省赴四川省东西部扶贫协作乐山片区帮扶工作组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组长朱润晔从北京回乐山后,记者走进了他的办公室。

  记者看到,这间办公室,除却文件,最多的是书。唯一的相框有点显眼,照片是一张泛蓝背景打底的青田县小舟山乡干部去向公示栏,朱润晔的名字在第二行,后面贴着两字:在岗。

  在与朱润晔的交流中,一个扶贫干部的经历逐渐清晰——2003年4月,刚从英国留学回来,入职浙江工业大学不久的朱润晔,作为浙江省首批科技特派员,派驻浙江南部的丽水市青田县小舟山乡开展扶贫工作;时隔15年后的2018年4月,他受命带领浙江省赴四川省东西部扶贫协作乐山片区帮扶工作组来到乐山,再次投入扶贫工作——不断跟随时代,响应号召,探索脱贫创新路。

  正如浙江援川扶贫干部感叹的那样,在朱润晔的身上,能照见党的用人政策:一个高校出身的干部,也有其丰富的基层实践经历;一个现代化的干部,又继承了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刘付诗晨

  A 卖鱼又推羊,做“鲜”字文章

  朱润晔生在浙南,长在浙南。父母亲曾是供销社干部职工,这也是朱润晔后来的工作能一直得到父母理解与支持的原因。

  2003年,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留学回国后,朱润晔到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任教。也在那一年,刚入职的朱润晔,就被选为浙江省首批科技特派员,前往小舟山乡,开展“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扶贫工作。“当时学校有4个名额,被选中也是种荣幸。”朱润晔笑着坦言,青田跟自己的老家缙云同属丽水市下辖,相隔并不远,便觉得自己能适应。

  谁知,光是到乡里,就让他傻了眼,“当时都还没有通高速,杭州到青田要走400多公里”,已在杭州安家的朱润晔,要连倒几趟公共交通,才能到青田小舟山乡。一到驻地,朱润晔便被拉到一个老乡家。原来乡里并没有安排宿舍,就这样,朱润晔和村民,同吃同住了一年。

  “洋墨水”碰上“乡土话”,刚开始的不适应体现在了方方面面。在英国时,朱润晔养成了每天早晨起来冲澡的生活习惯,“那时候年轻,比较注意自己形象。但到了乡里,村民家都没热水,我没办法,就只能早上起来,冷水掺点保温瓶热水,洗擦一下头和脸。”

  观念上的差异更为突出。朱润晔回忆,小舟山的乡干部刚接到他,时任副乡长刘会荣就当着他的面嘀咕了一句,“科技特派员嘛,本来以为会来个老专家,没想到来了个小年轻。”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时朱润晔心里就暗暗下定决心,要用知识,想新办法,帮助乡里奔小康。

  稻田养鱼是青田的特色农业,而这项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源地,正是小舟山乡。了解情况后,在力主发展乡田鱼合作社的同时,根据当地实际条件,朱润晔还引导小舟山乡村民养起了高山羊。

  同时,依托浙江工业大学食品工程和艺术设计专业力量提升山货的品质和品牌包装,借助浙江省农博会等对外平台,推销“山货”和区域品牌。“当时就有人跟我说,我又卖鱼又推羊,合起来,做的是‘鲜’字文章。”朱润晔一听备受启发,回小舟山乡提议打造第一个区域品牌,青舟牌农副产品,就主打田鱼和高山羊。

  B 两封给儿子的信

  一年后,朱润晔回到浙江工业大学任教。2004年,在浙江首批100个省科技特派员中,有33人被评为省优秀科技特派员,朱润晔是其中一个。

  人生际遇很奇妙。朱润晔自己也没想到的是,16年后,会又因为扶贫工作获得省级的肯定。更没想到的是,这次表彰不在浙江,而在四川。在两次大会上,他都有幸作为获奖代表在大会作报告发言。

  2018年4月,时任浙江省绍兴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的朱润晔,突然接到通知,被选派到四川开展对口扶贫工作,为时3年。“说实话,第一时间是懵的。之前从未来过四川。”更困难的抉择在家庭,那时,朱润晔的小儿子才出生7个月,尚说不出再见;父母因为帕金森病和脑溢血双双需要人照料,“加完班,直到半夜两点我都没有睡着。决定了,但不知怎么对爱人开口,这些年因为工作,我们一直分处两地,家里的重任一直都是她在扛。而现在要出省,情况更不一样。”

  第二天清晨,朱润晔打了三个电话。第一个打给妻子。“她就沉默了一下,说了句我理解,就让我放心去。”第二个打给父母,向他们说明了情况;第三个电话,岳父在另一头说:“安心去四川,家里还有我们。”但直到去年,妻子才敢告诉朱润晔,他刚走那一年,自己时常会对着镜子不自觉地流泪。

  “我觉得家人都很伟大,尤其是我爱人。”朱润晔停顿后继续说,“她照顾着孩子、老人、一大家,但在我刚到乐山那一两年,从来没跟我说过这些。如果当时她总如实跟我说自己的情况,我在这边的工作,肯定没法干好,心都是不宁的。”

  同样让朱润晔放心不下的还有孩子。特别是大儿子,朱润晔离家时他刚上小学,“小男孩的叛逆期,加上父亲的陪伴少,波动有点大。”2019年4月,离家近一年的时候,朱润晔给儿子写了一封信,寄去了杭州。2020年10月17日,在第七个国家扶贫日举办的四川省2020年社会扶贫工作推进暨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即将要被表彰为“2020年四川省脱贫攻坚奖先进个人”的朱润晔,在成都大会举办地宾馆里又给儿子写去了第二封信。

  信中,朱润晔和儿子拉家常般讲了自己的工作,中间穿插着作为父亲的自责,以及希望儿子理解的内容。信的最后,朱润晔写到,“从事扶贫工作,爸爸觉得很自豪,希望儿子你能体会爸爸的这份自豪,自豪地跟同学老师说,我爸爸这两年半都没在家里,是因为他是扶贫干部,在四川做扶贫工作。他是个普普通通的扶贫人,但他干的事情不普通。爸爸知道你现在可能未必能真正明白,但没关系,等你长大了,你会明白”。

  C能做的还有更多

  纸短情长,信和表达代替了朱润晔家庭角色中的陪伴。近3年间,除却工作出差,朱润晔几乎没因私回过家。

  临近春节,朱润晔还多次带队到浙川东西部扶贫协作乐山产业园犍为飞地园区,推动园区标准化厂房招商引资,为入驻项目纾难解困。乐山的队友们都回家过年了,他一人坚守到最后。

  扶贫之路不好走,更难修。乐山是浙江省对口援助的唯一彝区。初来乍到,他坐车到马边彝族自治县,路上花了3个多小时,到最边远的永红乡还要近2个小时。贫困程度之深,交通条件之差,超出想象。

  2018年5月,他第一次到金口河区调研,在铁道兵博物馆,看到铁道兵用身躯和生命打通了让大小凉山彝族同胞走出大山的一条铁血通道时,“被深深震撼。我们来到这里,何尝不是来当兵的?”朱润晔说,浙江援乐干部就是新时代“铁道兵”,修一条无形的路,从浙江修到四川,修到小凉山和乌蒙山区。

  为有效利用东西部协作平台,把短线的“输血”变为长远的“造血”,3年间,朱润晔带领团队屡屡牵线搭桥,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成都绍兴商会等东部商协会陆续到乐山对接考察产业合作;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等在浙高校深度参与浙乐扶贫协作。产业扶贫已成为浙乐协作画卷的主色调,带动10.5万名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东西协作,是时代任务,也是时代的传承”。但在朱润晔看来,能做的还有很多。这几乎是朱润晔的创新本能,也是浙江援川团队的工作基因。

  2019年开始,他率领浙江援乐团队,与乐山探索在市内全域布局浙川东西部扶贫协作乐山产业园,研究民族地区“跨省飞入+市内跨县落户”飞地新模式,引导东部企业投资入驻。

  从表面看,这个园区和别的园区没什么区别。但走进,便能发现其中的特别。与其他园区以企业投产项目命名不同,园区内首先映入眼帘的厂房,名为“犍为园”。再往里走,便能看到“马边园”“峨边园”“金口河园”和“沐川园”。

  朱润晔形象地称这个模式为“挖塘养鱼”:入驻企业绝大部分来自浙江,浙江乐山联合挖“塘”,联合引“鱼”,今后的收益则是犍为、峨边、马边、沐川、金口河“四县一区”按比例分享。

  更特别的是,这个“塘”并没有放在贫困区县,而是“飞”到了犍为。为何这样?朱润晔透露背后的秘密:贫困区县要实现脱贫,必须有产业支撑,但它们都是生态功能区,且山高坡陡,土地异常匮乏。经过反复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这个方案。

  “提出容易实现难”,朱润晔回忆,虽然各方对整体方案认同,但在选址和具体分配比例上分歧却不小。

  “光是协调会就开了20多次。一开始有一些理念不同,这个模式也比较新,要利益相关方马上接受也不现实。”最后选定犍为,则出于交通区位考虑,“对外有蓉丽和成渝高速、岷江码头、货运铁路,对内是进入三县一区的必经之路。”犍为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郭智伟介绍。

  初步问题解决后,分歧便集中在落户地和对口县区之间的税收分配比例,到底是7:3,还是6:4,抑或是5:5,双方各执一词,经过反复协调,最终达成一致。2020年1月14日,飞地园区项目开始进场施工;11月12日,园区项目建成;11月20日,首家进驻的台州市森隆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与犍为县政府签约,并于当天注册了四川豪杰摩托车有限公司,拿到了营业执照。

  “产业专业转移可不是人情往来。”公司总经理朱显义说,胆大、创新、看准目标是浙商的内核精神,这和朱润晔及其援川团队一直探索的扶贫产业发展市场化不谋而合。

  “现在摩托车的市场,主要就是集中在西部和东南亚。”朱显义解释,将生产线从浙江搬至乐山,综合成本能降低30%。

  到今年春节前,又有多个产业项目签约入驻飞地园区。“都说万事开头难,头开起了,团队一起努力,往前走会更好。”一往无前,无问西东,朱润晔和他所在的援川团队,接过接力棒,一如既往那样坚定。

  主角名片

  朱润晔,1977年生,浙江缙云人,工学博士。2018年4月来到四川乐山,开启为期3年的扶贫协作工作,担任浙江省赴四川省东西部扶贫协作乐山片区帮扶工作组组长和片区临时党支部书记,挂职乐山市政府副秘书长、乐山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2020年,他获评“四川省脱贫攻坚奖先进个人”;2021年2月25日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浙江省赴四川省东西部扶贫协作乐山片区帮扶工作组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朱洁英)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