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从千年贫困到整族脱贫

2021年03月05日 10:35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本期嘉宾: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长黄炳峰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刺绣专家乔进双梅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马正山

  又是一年两会时间,代表委员们汇聚北京、共商国是。

  去年5月到北京,黄炳峰一下飞机,就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的重要指示。近一年来,毛南族发展怎么样?

  上次参会,乔进双梅提着满满两个大行李箱,里面装着当地“绣娘”缝制的16件彝绣服装。今年,她带了些什么?

  过去,贡山独龙江乡一年里有半年大雪封山,3月来北京几乎不可能。等雪季过去,去昆明都要花4天时间。这次来京,马正山用了多久?

  本期“两会云播间”,我们请来三位少数民族全国人大代表,聊聊乡亲们脱贫奔小康的故事。

  从“石头缝里种粮食”到“家家有产业,人人有事做”

  记者:去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脱贫后,乡亲们日子过得怎么样?有什么致富秘诀吗?

  黄炳峰:毛南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环江则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全县有6.45万毛南族群众,占毛南族总人口的约70%。去年5月,环江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

  脱贫致富,发展产业是根本之策。环江县地处岩溶山区,原来大家只能在“石头缝里种粮食”,收入来源单一。现在我们“家家有产业,人人有事做”,全县毛南族贫困群众特色产业覆盖率达到100%,万亩现代特色油茶产业园带动了4000多户毛南族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

  一条重要经验是,把县委常委下派担任乡镇党委第一书记,123个县直部门一把手到村里当村长,“局长当村长”。我们还提出了“一线工作法”,问题要在一线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体现工作成效。这项工作也获得了“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

  马正山:独龙族也是全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是新中国成立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2019年,独龙族的贫困发生率是2.63%,目前已经降为0,全面实现脱贫,可以说是“一步跨千年”的蝶变。

  现在,乡亲们种草果,采蜂蜜,养独龙牛、独龙鸡、独龙猪,还发展其他特色种植、养殖产业。通过产业扶持,独龙族群众收入不断提高,贡山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4033.6元增加到2020年的12028.2元,年均增长31.4%。这离不开党的领导和关怀,离不开独龙族整族帮扶举措、精准脱贫政策,更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

  “背着娃娃绣着花,能养活自己也能养活家”

  记者:代表们是所在民族脱贫的推动者、亲历者。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故事?

  乔进双梅:“会说话就会唱歌,会拿针就会绣花”。彝族姑娘几乎人人从小学彝绣,我自己有一个“彝绣梦”,希望彝绣手艺能传承下去,更希望姐妹们能通过这门手艺过上好日子。

  2015年,花间刺绣合作社成立,这是全县第一个刺绣专业合作社。一开始我走村入户动员,很多妇女都不愿意搞,觉得彝绣司空见惯,还能挣到钱?我以30元一条的价格收了一批贫困户绣娘的绣品拿去卖。当时由于刺绣做工不精,也没有统一标准,还真卖不出去。

  但是,我“撒谎”了,我告诉大伙儿一条彝绣丝巾卖了1000块。他们当时睁大眼睛,不敢相信。我就说,你们手上绣的这些东西,卖出去也可以赚很多钱。你们现在就用心做彝绣,以后肯定比现在卖得多。

  有一位叫司度哈干的贫困户,她说我们应该跟着双梅做一下彝绣。她加入合作社后,其他一些妇女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也加入了。慢慢地,一个村、一个乡这样累积下来,6年来我们为4000多名妇女做了彝绣技能培训,400多名妇女居家灵活就业,人均年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

  现在,我们彝族姐妹都说自己是“背着娃娃绣着花,能养活自己也能养活家”。“卖1000块钱”这个“谎言”现在也成真了。

  黄炳峰:我印象最深的,是过去毛南山乡“饮水难、用电难、出行难”。拿饮水难来说,下南乡是毛南族群众主要聚居区,地处喀斯特地貌山区,长期季节性缺水。

  有一位叫覃凤增的毛南族贫困户,他家一大一小两口水缸见证了从饮水难到饮水甜的变化。多年前,他每天一大早都要出门打山泉水,挑回小缸里存着,后来乡里建了小型饮水工程,但因水量不够只能限时供水。为了多储水,他家又添了一口大缸。

  离乡政府约12公里有条打狗河,但隔着大山,引水不容易。为了彻底解决一万多名毛南族群众的饮水难题,2017年,在中央和自治区专项资金支持下,将打狗河作为取水点的饮水工程动工修建。两年后,净化后的打狗河水送到家家户户,覃凤增打开水龙头就有哗哗的水,那两口水缸也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独龙族群众告别驿道、溜索,快递送到乡、兴起农家乐

  记者:从人马驿道、溜索,到独龙江公路修通、隧道贯通,独龙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马正山:以前,人马驿道是独龙族人与外界联系的生命线,生产生活物资靠人背马驮。每年6月份开山解封,我们都要把粮食、盐、药品和生产资料抢运进山。一直到上世纪末,独龙江才通了公路。

  2014年4月,独龙江公路隧道贯通,独龙族人终于不再因大雪封山而与世隔绝。现在,我们还建起了6座“彩虹桥”,过江不靠溜索,所有自然村也都通了硬化路。这次我来北京,从独龙江乡到贡山县城只花了3个多小时,从贡山到昆明花了10个小时。原来要花4天时间的,现在半天就到了。

  路通了,独龙族群众的致富路也通了。我家在独龙江乡马库村,全村大概有278人,刚通路的时候,整个村子只有7辆车,现在至少有30多辆车,有些家里还有两辆,一辆皮卡车用来搞产业,一辆微型车可以跑运输。

  我们村人不多,但培训出来的驾驶员就有40多人,村里还有7家农家乐。运输成本降下来,物资运输更通畅,除了留在家乡发展产业、当驾驶员、搞农家乐,外出打工创业也更方便了。大家增收致富的渠道更多,思想观念更开放,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快递送到乡、送到家,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记者:今年两会,代表们最关心什么问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阶段,大家有什么新打算、新期待?

  黄炳峰:交通也是我们毛南族群众很关心的事,路通了,经济血脉才能通。去年,我建议尽快立项修建环江至贵州荔波的高速公路,完善西部地区交通网。好消息是,这条高速路最快本月就要开工建设,将结束河池环江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此外,在建的贵南高铁也经过环江县,这对毛南族群众具有划时代意义。

  今年两会我最关心的是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摘帽后,国家会出台哪些政策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也带来了3个建议,其中一个就是关于东西部协作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

  乔进双梅:我和我们彝族姐妹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把彝绣带入乡村振兴新阶段,做我们乡村振兴的好帮手。

  今年两会,我主要关心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问题,也准备了几条关于如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带动彝族妇女致富的建议。我还带了好多件彝绣作品到北京,让大家看看现代彝绣和传统彝绣有什么区别。我身上这件衣服,就是合作社姐妹们做的,红色打底,绣黄色纹样,用黑色打包边,寓意喜气和吉祥。

  马正山: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呢。乡村振兴阶段,我们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发展还要更加规模化、标准化,通过兴旺的产业来巩固脱贫成果,这方面我们还需要做更多工作,让独龙族百姓的腰包更鼓。

  (本报记者 柴雅欣)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