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乌英追梦人——一座跨省区苗寨的脱贫故事

2020年12月07日 09:1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南宁12月6日电 题:乌英追梦人——一座跨省区苗寨的脱贫故事

  新华社记者黄孝邦

  “五中全会新目标,巩固脱贫出新招。乡村振兴落实好,幸福生活乐陶陶。”乌英夜校的妇女们用一曲自创的山歌,唱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乌英苗寨,跨越两省区,曾是贫中之贫的硬骨头。如今来到这里,木楼林立百户同心、桥横路坦交通便捷、群众奔富劲头十足、干部工作激情不减……已于11月份实现整体脱贫的乌英苗寨,迎来了新的生机。

这是乌英苗寨全景(6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精准扶贫政策助力苗寨圆梦

  乌英苗寨坐落在桂黔交界的大山深处,共有145户700余人,其中104户属于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党鸠村,41户属于贵州省从江县翠里瑶族壮族乡南岑村。

  因为土地资源匮乏、自然环境恶劣以及交通不便,乌英苗寨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留着落后面貌和贫困烙印,2015年精准识别时共有92户贫困户。

  44岁的梁秀平,在乌英苗寨和他年龄相近的人中学历最高——初中毕业。他爱人潘妹秋和当地很多妇女一样,小时候没上过一天学。

在乌英苗寨,梁秀平(右二)和群众抬贺礼去参加喜宴(2018年2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太封闭了,大家都没有文化,意识不到知识的重要。”梁秀平上小学时就要挑着柴米油盐,步行3个小时到杆洞乡读书。身边的上学伙伴越来越少,到小学六年级时,只剩下他一个人。

  1993年,梁秀平成为乌英苗寨第一个初中生,独自到县城读书。1995年他初中毕业,想继续读高中、考大学。但一家7口人温饱还未解决,父亲实在借不到足够的钱给他交学费。

  “我把房子拆了,卖木头换学费。”梁秀平在父亲面前撂下狠话。挣扎一个月,梁秀平只能外出打工。读书梦就此破灭,“从那以后也不去想了”。

  两年后,梁秀平返乡结婚生子,从此不再外出务工。梁秀平也开始理解父亲:“父亲尽力了!当时大家都很穷,无处借钱。”

  作为极少数能读到初中毕业的人,梁秀平在21岁时被选为村民小组长。在苗寨,一般都是德高望重的“寨老”才能成为“当家人”。当年的“娃仔小组长”,渐渐成长为苗寨带头人。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
2025涓や細
鍥捐涓夊啘

乌英追梦人——一座跨省区苗寨的脱贫故事

2020-12-07 09:17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证14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