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决胜2020】如何为留守“半劳动力”创收 沿河这个乡镇有妙招

2020年11月30日 16:41   来源:多彩贵州网   

  记者 程曦 杨婧

  在农村有这样一批“半劳动力”,他们是具备一定劳动能力的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但由于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和缺乏专业技能,只能留守在家中照顾孩子和年龄更大的老人。

  如何为这部分留在家中的“半劳动力”创收,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稳定就业呢?

  沿河县官舟镇探索出了一条通过产业项目带动,实现农村闲置劳动力稳定就业和灵活就业的新路径。

  在位于官舟镇马脑村的黑木耳示范基地里,数十名当地务工群众忙碌着采摘木耳

   “9+2”协作 为沿河12个乡镇24个村提升“造血”功能

  11月29日,官舟镇马脑村的黑木耳示范基地。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木耳长势喜人。数十位村民"散落”在菌棒间采摘木耳,忙得欢。

  今年3月,根据铜仁市委市政府“9+2”帮扶支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产业发展的工作部署,印江县结合自身的食用菌产业发展基础,选择基础较强的黑木耳产业作为支援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产业之一,由该地龙头企业——贵州省梵天菌业有限公司实行“三包”措施,保障菌棒质量,提供技术服务,产品保底价收购,为沿河县12个乡(镇、街道)24个村增加“造血”功能。

  在黑木耳示范基地,57岁的黎克华一天能有80元收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黑木耳产业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不需要高强度的劳动力和高水平的文化程度,特别适合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妇女。而且离家近、用工形式灵活,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务工群众还可以兼顾家庭和农作。”官舟镇副镇长杜尚会告诉记者。

  见到黎克华时,她面前的已装了大半盘黑木耳。

  “这个活儿不累,我能干!一天能挣80元,一个月上十几天班,不仅能挣1000多元的收入,还能兼顾照顾家里。”

  她今年57岁,有心脏疾病,曾做过3次手术,做不了重活。丈夫患有脑梗,丧失了劳动能力。过去,一家人的收入就靠地里种点玉米、水稻,勉强维持生活。"现在,好得多了。”黎克华边说,手上没停下。

  小木耳,大产业,目前该产业项目已带动7096户26963人增收

  产业项目带动 让留在家中的“半劳动力”人人有事做

  马脑村一期107亩60万棒黑木耳示范基地已全面进入丰产采摘期。这一季已累计采摘入库5653.8公斤干木耳。

  “干木耳的市场价在30元至34元一斤,能有效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在杜尚会看来,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通过黑木耳产业项目的带动,不仅让留在家中的半劳动力人人有事做,还让他们挣到补贴家用的钱。

  在该项目的带动下,沿河今年有12个乡(镇、街道)25个村参与到黑木耳种植行列中,预计年产干木耳1950吨,产值1.035亿元,覆盖农户7096户26963人。

  官舟镇副镇长杜尚会向记者介绍当地通过产业项目带动,为留在家中的“半劳动力”创收

  “我们的目标就是为留在家中的剩余劳动力创造增收致富的机会,不让一名脱贫群众返贫。”杜尚会说。  

  铜仁“9+2”帮扶模式:2020年,是决战深度贫困、决胜同步小康的收官之年。为助力沿河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今年以来,铜仁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积极探索“9+2”区县共同支持沿河产业发展帮扶协作模式,号召碧江区、万山区、江口县、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松桃苗族自治县、玉屏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9个区县和大龙开发区、铜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开发区,分别从人力、技术、资金等方面倾情帮扶,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责任编辑:高原)

分享到:
35.1K
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决胜2020】如何为留守“半劳动力”创收 沿河这个乡镇有妙招

2020-11-30 16:41 来源:多彩贵州网
分享到: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证14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