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以“有解思维”破解脱贫“方程式”

2020年08月07日 10:21   来源: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孟向东刁良梓

  8月3日,位于南阳市卧龙区英庄镇的牧原卧龙13分场,小猪仔们乘坐“专车”从母猪场来到生长场,开始它们的成长之路……

  这种生机勃勃的情景,随着牧原集团“百场千万”工程项目的强力推动,将在各分公司陆续上演。目前,在南阳已有10个场区共857个单元建成投入运营,全部建成后可带动万名贫困人口就业。

  这只是南阳壮大优势产业带动脱贫的一个缩影,高质量脱贫攻坚成果给贫困人口带来的幸福生活,更是触手可及。

  今年6月底,2019年省辖市脱贫攻坚综合考核结果出炉,南阳市继2018年后,再次跻身全省先进行列。

  作为全省贫困县最多、贫困人数最多、脱贫任务最重的省辖市,南阳市从2016年排名后位,到连续两年在脱贫攻坚考核中被评为“好”,这份答卷来之不易,弥足珍贵。

  “脱贫攻坚是赢得起输不起的政治任务,是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是一个良心活儿。以有解思维破解难题,创新实施产业、就业‘双业’提升行动,筑牢兜底保障‘三道防线’,是南阳破解脱贫攻坚‘方程式’的重要举措。”南阳市委书记张文深一语中的。

  放眼南阳,用好“有解思维”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响鼓劲催。

  “双业”提升送来源头活水

  盛夏时节,桐柏县月河镇金桥村虾莲混养基地里,莲叶田田接天连日,成群白鹭翩跹起舞。

  水田旁,村支书朱有君忙着为老乡们讲解养殖技术。“一水两用,一地双收,一亩水田净收入3万多元,不但钱袋子鼓起来了,30年没见的白鹭野鸭也回来了。”他笑着对记者说。

  “远抓茶,近抓艾,养殖龙虾致富快。”桐柏县广为流传的产业发展顺口溜,在金桥村变成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金钥匙。月河镇党委书记徐庆山说,全镇发展小龙虾养殖2万余亩,带动贫困户232户,户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

  实际上,南阳有成百上千个“月河”,贫困人口多、产业基础差等问题普遍存在。只有发展产业,才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近年来,该市持续加强产业、就业“双业”提升行动,为脱贫攻坚提供汩汩涌流的“源头活水”。

  各县区因地制宜,设计“短中长”兼顾的产业扶贫模式:“短线”建成食用菌、稻虾混养、艾草等见效快、效益高的扶贫产业示范基地1123个,贫困户当年参与、当年见效;“中线”以猕猴桃、月季、山茱萸等为重点,大力发展林果、花卉、中药材“三大产业集群”,带动贫困户两到三年内实现收益;“长线”依托43家A级景区,开发全域旅游扶贫,让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奔小康。

  三线齐头并进,打开了南阳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的新局面,不仅让贫困户持续享受政策红利,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其中淅川县的“短中长”生态可持续脱贫模式还入选“中国十佳优秀扶贫案例”,牧原的“5+N”产业扶贫模式已复制推广到全国12个省份的21个贫困县。

  保就业就是保民生。在稳固产业的基础上,南阳市创新推广县有扶贫产业园、乡有扶贫基地、村有扶贫车间、户有产业项目、人有就业途径等“七有”产业就业扶贫模式,不断增厚脱贫攻坚底蕴。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南阳实施“万名贫困人口进牧原”就业工程。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能收尽收,兜底安置贫困劳动力。该公司负责人秦英林表示:“脱贫攻坚战,企业也要担起应有的责任。”

  与此同时,更大规模的就业帮扶在南阳铺展开来。“千企帮千村”活动,建成580家扶贫车间,吸纳万余名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科学设置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7.4万人;擦亮唐河保安、邓州护工、镇平玉工匠等劳务品牌,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常年保持在11万人以上。

  南阳大地,奏响了“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主旋律。

  织网兜底解除后顾之忧

  内乡县七里坪乡七潭村,67岁贫困户王新成以前很久都不下山。面对28里山路拐的20道弯,老王经常自言自语:“啥时候能经常下山看看,死了也瞑目了。”

  如今,老王不说丧气话了。2019年,他搬进了山下的七潭幸福大院,逢人都说,“每天有肉吃,这日子真美气!真想像歌里唱的,再活500年。”

  王新成是南阳市“四集中”兜底线的受益人之一。南阳把特困群体兜底保障作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关键一招,投入7亿多元,聚焦重度残疾人员、失能半失能人员等特困群体,因人而异,灵活采取村级幸福大院集中托管、乡镇敬养老机构集中供养、社会福利机构集中托养、卫生机构集中治疗康复“四集中”,从根本上解决特困群体面临的生活难、自理难、护理难、看病难等问题。目前,该市已建成“四集中”机构1233家,集中托管、托养、供养、康复治疗4.01万人。

  除了“四集中”,南阳在织密健康扶贫网、防止返贫风险上,又上了两道“保险”。

  “两户合一”托底板。全域化推进实施贫困户、低保户“两户合一”工程,将因学因灾返贫户、边缘户、新识别贫困户等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同时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

  “两保工程”防风险。针对全市60%以上贫困人口因病致贫问题,他们联合保险公司探索“政康保”工程,实施“医保救助”工程第四次报销,3年来补助288万人次2.28亿元。目前,这个经验已推向全国。

  针对天灾人祸,南阳还探索实施“政福保”工程,市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作保险资金,针对突发事故造成贫困群众的人身伤亡,在无赔偿义务人或赔偿义务人不明的情形下,给付保险救助金,目前已赔付1677万元。

  南阳市市长霍好胜说,全市6.52万农村贫困人口中,90%以上都是因病致贫、因残致贫,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唯有织密织牢兜底保障网络,才能让贫困群众没有后顾之忧,拔掉穷根奔小康。

  党建引领谱写奋斗之歌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

  南阳市广大党员干部尽锐出战,把初心和使命转化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原动力。

  内乡县文联驻大桥乡杨沟村第一书记靳风月,带领干部群众打井、修路、建设文化服务中心、卫生室等,让杨沟实现了美丽蝶变;桐柏县埠江镇付楼村党支部书记李健,带领群众发展香菇、林果产业,阔步走在乡村振兴大路上……他们用生命和汗水谱写出感天动地的奋斗之歌。

  严管硬碰硬,厚爱心贴心。为激励扶贫干部积极担当、主动作为,南阳实施“四访”联动、“三单”交办、“双向”激励的督导机制,即建立市级领导随机暗访机制、民主监督定向暗访、扶贫部门定期暗访、监管力量专项暗访,市委书记、市长带头,所有厅级领导全员上阵,对国家和省市考核、评估、督查发现问题,逐级定向下发交办单,逐个核查,确保整改全面彻底。

  同时,在用人导向上,注重从脱贫攻坚战中检验、识别、选拔干部,据统计,近3年从脱贫攻坚一线提拔141名副处级干部,树立了重实绩、重实干、重基层的鲜明导向,极大鼓舞了士气。

  南阳市副市长李鹏说,这一奖优罚劣的举措,把扶贫干部锻造成为脱贫攻坚主战场上的“尖刀排”,筑起了宛城大地上脱贫攻坚的“钢铁长城”。

  一个个有质感的数字,无声讲述着南阳市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的显著成绩:

  2014年,全市有81.44万贫困人口,1112个贫困村、7个贫困县。

  2017年全市脱贫39109户、122196人,出列25个村。

  2018年全市脱贫54919户、150602人,出列316个村,脱贫3个县。

  2019年全市脱贫58232户、132746人,出列224村,脱贫4个县。

  连年来,南阳平均每年减贫10万人以上。截至2019年,实现了78.65万贫困人口脱贫、1100个贫困村出列、7个贫困县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年底的6.63%,下降到2019年年底的0.63%。

  行百里者半九十。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打赢这场硬仗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斗志,凭借“风卷红旗过大关”的胆识,“不破楼兰誓不还”的信念,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肩负新使命,迈向新征程。在2.6万平方公里的南阳大地上,南阳市委市政府带领1100多万干部群众,朝着脱贫攻坚的最后阵地,发起冲锋,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责任编辑:朱洁英)

分享到:
35.1K
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以“有解思维”破解脱贫“方程式”

2020-08-07 10:21 来源:河南日报
分享到: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证14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