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脱贫攻坚中的“青年力”

2019年11月29日 10:0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咱的苦荞面粉,网上销路好着嘞!”

  张志成是山西省灵丘县的一名普通青年,如今,他成了一名电商新农人,靠着对于互联网知识的了解,带领一批乡亲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返乡创业发展,凭借开阔的视野、先进的技术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原生态的乡村特产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田野采摘、乡村民宿也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新去处。在越来越多的村子中,“青年力”正在推动着当地经济发展走向快车道。

  回乡,也有广阔天地

  灵丘,这座因赵武灵王墓得名、因平型关大捷被载入史册的县城,是革命老区,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灵丘境内多山,有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盛产小米、荞麦,大米硒含量超过同类产品。但由于交通、信息闭塞,本地市场狭小,青年人才外流严重,曾经发展迟缓。

  2017年刚开始涉足苦荞面粉的淘宝销售时,张志成并没想到自己会和农户产生如此深厚的连结。他在外务工多年,在快递、餐饮、服装淘宝行业中辗转,创业失败后,张志成决定回乡发展。

  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在网上卖杂粮是个商机。灵丘生产苦荞麦,但却没有把这一产业做大做强。多番调查后,他得知淘宝上的苦荞面粉销售被甘肃和四川垄断了,灵丘苦荞品质好,却还是个空白的品牌。张志成下定决心要把灵丘的苦荞做成品牌。

  张志成开了家淘宝店,并将第一年收来的粮食加工包装,打上灵丘苦荞的品牌在网店上售卖。考虑到很多购买苦荞面粉等粗粮的外地人一开始只为尝个鲜,并不知道苦荞面粉怎么做好吃,就别出心裁地将灵丘当地人对苦荞面的做法收集起来,装订成册,命名为《苦荞秘籍》随订单赠送。他还拍摄了苦荞烹饪的视频,放在淘宝详情页中。

  “目前淘宝上卖苦荞面的,还没有像我这么干的。”他的语气里不乏骄傲。

  和张志成一样,李志林大学毕业在外闯荡几年后也选择回到家乡。“大学毕业的时候回来过,但当时经验不足,折腾不到两年就失败了。”李志林是土生土长的灵丘人,一直在外从事营销策划工作。直到今年,在团县委的号召下,李志林看到了契机,随即带着几位合伙人回乡考察。

  了解情况后,团中央驻灵丘扶贫工作队鼓励李志林发挥营销特长,结合灵丘有机农业和生态旅游特色,着眼京津冀雄地区市场,转变传统 “低价走量”的营销思路,转向“以销促产”的区域直供新方向,开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本土互联平台。如此一来,既满足消费者即时消费的诉求,增加消费黏性,又提高灵丘有机产品的口碑传播力。

  “当时我们和工作队聊了一夜,几位同志带着我们深入分析灵丘农产品的发展情况,鼓励我们带头‘上马’,直接帮我们对接了上游企业资源,给了我们很大信心。”截至目前,通过李志林的本土互联平台参与灵丘生态一日游的累计达1500多人次,铺设直供点2个、自提点9个,产品销售额近180万元。

  前不久,团中央驻灵丘扶贫工作队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李志林的项目成功突围,被县工信部推荐到省里参加山西省创客中国竞赛,与全省58个贫困县的近百个项目共同比拼,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晋级总决赛。此外,他的项目还参加了创青春、星火计划等诸多青年创业大赛,得到了更多业内专家、投资人的关注。

  创业,并非一帆风顺

  对于希望在家乡做出一番事业的年轻人来说,创业并非想象得那么容易。对市场了解不足、产业资源缺乏及缺乏农户信任等问题成为他们不得不面对的困难。

  张志成虽然从小在农村长大,却没怎么干过农活儿,对作物也不太了解。他去粮站打听了苦荞麦的价格后,就和朋友一起到离县城三四十里的偏远村庄收苦荞。

  一开始,腼腆话少的张志成碰了一鼻子灰。灵丘的苦荞市价并不高,种植的农户也很少,加之一个年轻的陌生人突然来到村子里打听粮食,村民们都很警惕。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了,留在村里的多是些上了年纪的人。一看他一个年轻人,不去城里打工,却跑来收平日无人问津的苦荞麦,就都没给他好脸色。他挨家挨户问,问到一家是一家。

  “在收粮食时,我劝说农户们多种苦荞,承诺自己来年一定会来收。但是因为灵丘苦荞此前一直无人问津,农户们都不相信我。”张志成说,“万一人家种上了,我来年不来收,那咋整?”他理解农户们的心情,并不急于求成,而是亲力亲为,先和农户建立起信任。

  在农户家里,张志成看到两位老人在农家土院里,从水泥瓮里给他往外一点一点舀囤积的苦荞麦,就撸起袖子和老人一起干,装完苦荞麦后,脸上灰扑扑的。称重计费时,张志成搬出电子秤,付钱时化零为整。应收197元的苦荞麦,他给了老人200元。老人不相信他的电子秤,执意要找个土秤来称重,算钱时也不看计算器上的价格,捡了根树枝在地上算了许久。慢慢地,张志成才被越来越多的农民信任,苦荞的种植量也渐渐高起来。

  如今,像张志成这样采取“青创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的电商还有四家,通过直接收购贫困户的农产品,减少中间环节,精准帮扶发力,从而反哺贫困户,提高其直接收入。未来,店铺营业利润除了用于企业发展之外,张志成还计划与贫困户深入合作,按比抽成分红,激发其内生动力。

  灵丘小伙王彦珅的创业也曾走过弯路。从2016年涉足农产品电商至今,他的事业已经颇有起色。一个人收集货源、安排初级加工、进行精细包装,再到最后的渠道推销,王彦珅都亲力亲为。“忙的时候起早贪黑,因为从农户那边收来的东西比较新鲜,要抓紧时间加工,最后保证发到客户那边去的产品是新鲜的。”

  王彦珅出身灵丘农家,嗅到商机后,便开始着手筹备做农产品电商。一开始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容易,以前他从没钻研过什么品种产量高、口感好,更加不清楚品控应该怎么操作,吃了苦头走了弯路,还赔了不少钱。

  王彦珅不服输,一门心思调研谷物品种,劝说农民种植品质更好的谷物。“我们要求农民种特定品种的小米,加工之后色泽好,口感滑腻,和其他小米煮出来的粥相比,区别特别明显。”现在,说起这些,王彦珅俨然成了半个农产品专家。

  扶贫,更需要青年力量

  青年的智慧在扶贫工作中爆发出巨大能量。乡亲们没想到,这些腼腆、青涩的年轻人做着老一辈看不懂的事情,居然可以让大家的生活富裕起来。

  如今,比起初创时期的小规模、无体系,王彦珅的农产品事业已经开始崭露头角——联系厂家加工,获得生产许可的贴标,联系有机食品的认证等,都在推进。“我们的产品最远卖到过海南,新疆也发货,还和咸阳技术学院签订了固定合同,他们成了我们的长期客户。”王彦珅语气中有着骄傲,“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了!”

  而在张志成的苦心经营下,他的淘宝店月销量已经达到15万元,是淘宝上同类商品的最高销量。

  张志成发现,苦荞要种在高寒地带。苦荞生命力顽强,在其他粮食长不出来的山坡荒地上,苦荞播上种子就能长。他想,如果能把苦荞面粉做起来,拓展种苦荞的人群,那村里有许多荒着的地就都能利用起来,农民的生活也能改善。

  如今,灵丘苦荞的价格水涨船高,市场越来越红火。“前年1.35元,今年已经涨到2.1元了,(县里)起码比原来多种了20亩苦荞。”张志成掰着手指头算,“我不会说那些高大上的话,农民生活改善了,我自己的生活也改善了,就挺好。”

  年轻人带回灵丘的,还有时髦的概念。“民宿就是民和宿,有人、有故事、有情怀,不是只有一套模式化的东西在里面。”灵丘县奶奶家民宿创始人张静珊这样勾勒她心中的“理想国”。

  从一名初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到拥有一家咖啡厅、两家民宿的青年创客,张静珊用了不到4年,就将她的“理想国”“变现”了。2010年开始,张静珊到北京上大学、工作。其间,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的一位设计师朋友。“他当年在北京延庆铁炉村准备做一个集装箱民宿项目,我以设计师助理的身份参与其中,身为一个灵丘人,‘回灵丘做一个民宿’的想法在我脑海里滋生出来。”

  既然一定要在家乡灵丘做,那为什么不在自己家开始?“就在从小生长的地方,奶奶家。这也是民宿名称的由来。” 在张静珊的记忆中,奶奶家温暖而简单,每次想家都会回到这儿,“这也是我坚持做民宿不做酒店的原因。”

  张静珊的奶奶家位于灵丘县城新华西街林业局家属区小院,无上下水,无地暖,房屋破旧,改造时只保留了房屋承重。两个多月来,从拆除到改造,从采买到设计,张静珊亲自操办。现如今,500平方米的小院内整洁雅致,山石翠竹映衬,卵石小路蜿蜒,共有6间客房,2处公共活动空间,房间内水、暖齐全,布置产品高档,设计风格兼具中式、北欧、日式三种。

  2019年5月1日,灵丘第一家民宿——奶奶家民宿开业。今年9月,张静珊与灵丘县武灵镇政府达成合作,与村集体共建福田居民宿,雇用周边贫困户劳动力,带动村民就业,一同致富。

  现在,张静珊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也带着她的项目走上了灵丘县青年创业大赛的舞台,获得了第二名,拿到5000元的奖金。在她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回到灵丘发展,旅游民宿行业成为蒸蒸日上的“香饽饽”。

  “感谢政府和团中央给予我的鼓励、政策上帮扶,给我很多的建议,这让我对灵丘未来的旅游业发展更有信心。”未来,她希望聚集更多有为青年,在灵丘县内景区以及灵丘大大小小美丽的小山村共同打造有情怀的精品民宿,用灵丘文化讲灵丘故事,为家乡发展振兴尽自己一份力。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