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三个切片看松潘民族团结新路径

2019年11月26日 10:03   来源:四川日报   

  “来来来,先分别亮个相,再集体出个镜。”11月21日,在松潘县城后的东山半山上,返乡创业的藏族青年唐仁松召集3个伙伴:汉族青年张阳奎、回族青年马步元、羌族青年张皓,一起来到即将竣工的怿宿古道牧风精品民宿前拍视频。“今天自嗨拍视频,是想通过网络把我们的特色民宿推出去。”唐仁松说,民宿是他们4人共同出资建设的,今年年底前将试营业。

  “共建怿宿古道牧风精品民宿,这也是我们藏羌回汉四个民族团结进步的具体表现。”松潘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建军说,松潘自古就是茶马古道上物资集散的重镇,是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入藏的见证地,也是藏、羌、回、汉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创造了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多彩文化。2018年,松潘创建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记者近日走进这片土地,通过三个切片,去感受松潘各民族之间相亲相爱、团结进步、携手奔康的动人故事。

  □本报记者 徐登林

  切片一 一个专合社 鼓起各族群众“钱袋子”

  11月19日中午,记者在松潘县镇江关镇镇江三村看到,松潘县泥腿兄弟种养殖专业合作社400多亩脆红李树地进入冬管,十多位村民正在忙着开沟、运料、施肥。

  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唐建东介绍,他是从遂宁过来的汉族,理事长葛玲是回族,社员多为藏族、羌族。2015年11月,他与当地人葛玲联合当地村民,共同成立专合社,欲通过种植脆红李、蒲公英、花椒等,填补3个村集体经济空白,带动村民脱贫增收。

  “合作社成立之初,我最担心的是各个民族的群众是否能够团结协作。”唐建东说。事实证明,唐建东的担心是多余的。

  “理事长心胸开阔,技术上完全相信我,当地藏、羌村民脱贫愿望非常强烈,也非常尊重我的技术指导。”唐建东举例,当地种果树过去只会冬剪,合作社脆红李成林后,他首次在当地实施了春剪和夏剪,村民虽不理解,但都还是听从指导,现在李子不但长势好,还解决了“一年好一年差”的歇树问题。仅去年,专合社就给3个村集体和169户社员兑现务工收入和分红130万元。

  忙着施肥的镇江二村藏族村民罗么说,这几年,他作为特困户在合作社打工,每年不但有2万多元收入,还有5000元分红。“更重要的是,我学到了一整套果树种植技术。”

  近年来,松潘县大力发展以脱毒马铃薯、莴笋为代表的高原绿色蔬菜,以松贝、羌活为代表的道地中药材,以牦牛、藏香猪为代表的畜牧产业,成立农牧业专业合作社450个,并把电子商务作为新引擎,成功申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成25个乡(镇)和75个村(社区)电商及物流综合服务点,让各族群众鼓起了“钱袋子”。

  切片二 一所医院 见证帮扶交流成果

  “来,试着抬腿。”11月17日,在松潘县人民医院针灸康复科住院部病房里,副主任医师曾令川在帮助病人扎西王邓进行康复训练。

  今年10月,藏族群众扎西王邓因脑出血在省医院进行了脑血肿清除术,后进入松潘县人民医院ICU实施控制感染治疗,现在针灸康复科接受康复训练。

  扎西王邓能在本县就近接受良好的术后治疗,得益于省第二中医医院与松潘县人民医院在ICU、针灸康复科、骨伤科、肛肠科等科室开展的技术协作。曾令川是省第二中医医院的副主任医师,2018年4月被派到松潘县人民医院驻点指导针灸康复科。

  松潘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元明介绍,2017年以来,省第二中医医院先后派出技术骨干在技术、培训、制度建设等方面对松潘县人民医院进行了指导和援助,让医院在ICU、针灸康复科等专科救治能力上得到全面提升。

  “过去只能做针灸、中药内服等一些传统康复项目,现在可以进行一系列现代康复训练了。”张元明说,今年前10月,针灸康复科门诊、住院业务量同比分别增长29.35%和52.5%。医院营业总收入也从过去每年不到1000万元增长到去年的3500万元。

  “在本县进行后续治疗,不但节约了开支,亲人陪护也方便多了。”扎西王邓告诉记者。

  围绕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松潘县创新实施“千人技能培训、百户劳务输出”工程,360名群众赴内地及沿海务工就业,帮扶地区和单位分批次选派468名干部赴松潘支援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在共学共事中深化本地与外地的交流,实现了更大范围的民族团结。

  切片三 一盏花灯 点亮民族文化交融路径

  11月18日,在松潘县进安乡顺江一村,回族花灯舞代表性传承人、73岁的村民李子安正在制作花灯。

  在李子安记忆中,花灯是爷爷、父亲传给他的,后来,当地回族、藏族群众因为喜欢进行了改造,比如回族花灯舞嵌入了土琵琶小调音乐元素,藏族群众在花灯制作时加入格桑花元素。

  “花灯是松潘各民族之间文化认同、文化交融的见证。”松潘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文化艺术和文化遗产股股长格让巴姆说,去年,松潘县被命名为“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花灯之乡)”。今年9月29日,在松潘县第三届古城花灯会上,11137人共跳花灯舞,获得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海拔最高的花灯舞展演活动——中国松潘松州古城万人同跳民族花灯舞”证书。

  “花灯舞虽叫回族花灯舞,但这里很多民族的人都喜欢。”目前,正跟随李子安学习花灯制作技艺的藏族青年杨勇士说,希望掌握这门传统技艺,为更多民族群众制作花灯。

  增强各民族之间文化认同,松潘县实施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工程和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先后成立“象藏”艺术学校、巧娘藏羌手工专业合作基地及羌族多声部传习所,培养非遗传承人29人,乡土文化能人和民间文化传承人34人;编撰出版《读松潘》《忆松潘》《古韵松潘》《松州韵》等书籍,创新举办少数民族非遗作品展、格萨尔赛马会等系列活动,全县各族群众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逐步增强。


(责任编辑:朱洁英)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