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扶贫,就要把贫困户的心“焐热”

2019年11月26日 09:54   来源:光明日报   

  扶贫重扶志,扶志须从“心”开始。在决胜脱贫攻坚战中,广西着力改变一些贫困群众“人穷志短”的精神状况,引导他们自力更生、勤劳实干,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用信心换来千万金。

  一只手改变命运

  在柳州市柳北区长塘镇梳庄村石灰坪屯,以前说起张建丽夫妇,人们满含同情;现在提起他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好生活刚刚开始,我还得加把劲!”每天,张建丽都起早贪黑,精心饲养家中百余只土鸡,以期卖个好价钱。

  早些年,张建丽夫妇外出打工时遭遇工伤,双双落下残疾。突如其来的不幸,不仅让夫妻俩无法干重活,还欠下3万元债务。回到村里,夫妻二人靠打零工维持生计。随着两个孩子相继出生,生活更是捉襟见肘。

  随着脱贫攻坚的推进,张建丽夫妇生活开始有了新变化。“自从我家被纳入兜底脱贫对象后,镇村干部多次帮助分析发展产业,鼓励我们努力脱贫。”张建丽告诉记者,扶贫工作队和镇村帮扶干部入户了解她家的情况后,结合实际为其制定了脱贫项目——养鸡。

  养鸡不算难,适合残疾人,张建丽夫妇的心“热”起来了,立志要学好养殖技术,自食其力养活一家人。

  2018年2月,长塘镇政府协调长塘商会将380只鸡苗送到张建丽家。鸡苗入户当天,张建丽从傍晚忙到次日凌晨4时,疲惫却不亦乐乎。

  建鸡舍、自学技术、参加养殖培训班……几经波折,张建丽的养殖技术从生涩到熟练,从熟练到精通,鸡场生产逐渐步入正轨,鸡苗成活率90%以上,当年净收入两万元。

  “我们都干不了重活,先后养了500多只鸡,家庭经济状况有所改观,以后还要扩大养殖规模。”谈及未来,张建丽眼中满是希冀。

  在忙自家生产的同时,张建丽还时常向村民传授鸡舍设置、鸡食配比、防疫防瘟等知识,为有志养鸡脱贫的村民提供帮助。如今,梳庄村380户中,有一半以上农户发展起养鸡业。

  无腿“走”出人生精彩

  “在家闲着没有钱,又不想让人看不起,就想着养猪、鸡鸭赚点钱。”南宁市青秀区伶俐镇那樟村村民韦仕全,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近年在政府帮扶下养殖家禽家畜和种植蔬菜,年增收3万多元,顺利摘掉贫穷帽。

  2015年,韦仕全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得知国家对残疾人的优抚政策后,他凭借多年的养猪经验,将拿到的补贴投资种养产业。

  “养猪不能保证每次都赚钱,我养第一批赚了,第二批亏了,但我没有放弃。我养猪比较用心,别人都喜欢买我的猪。”多年经验积累,韦仕全俨然一名“兽医”,一眼就能看出猪生了什么病,应喂什么药。在他细心照料下,每只猪都白白胖胖,人们争相购买。

  韦仕全双腿丧失行动能力,双臂便成了“双腿”。看着韦仕全右手提着猪饲料,左手撑着木托,一步一顿向猪栏“走”去,帮扶干部感慨:“如果人人都有这种顽强的精神,何愁脱不了贫?”

  韦仕全是伶俐镇励志脱贫的一个典型。伶俐镇副镇长滕柳介绍,当地政府与社会各界联手,通过向贫困户提供猪仔、鸡苗、鸭苗等,每月给予贫困户生活补贴,激发他们自力更生发展生产。2015年,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442户1385人,如今减少了401户共计1279人;今年计划脱贫20户53人,全镇脱贫指日可待。

  “现在政策很好,我计划再多养100头猪、100只鸭和200只鸡,未来有条件还会继续将产业做得更大。”韦仕全说,“靠自己双手劳动吃的饭更香。”

  石头缝里“刨”出好生活

  “九分石头一分地”是河池市天峨县岜暮乡平石村龙怀屯的真实写照。这里地处偏僻,山势陡峭,交通不便,缺少耕地,村里逐渐人去寨空。

  “留守”的罗彩鸾一家,靠4亩坡地种粮食和上山采药材、打零工维持生计。但2014年,罗彩鸾的丈夫上山采药时,不幸摔伤去世,罗彩鸾的生活一时陷入困境。当年,罗彩鸾被列为首批建档立卡贫困户。

  “不管有多艰难,生活还要继续下去。”在帮扶干部的关心帮助下,罗彩鸾尝试养殖牛羊。经过一年多辛勤劳动,2016年,罗彩鸾靠出售牛羊、土鸡等,挣得一笔可观的收入,开始品尝到奋斗得来的幸福滋味。随后她逐渐扩大养殖规模,收入也与日俱增。

  每年冬季,草丛枯萎,是放牛牧羊艰难期。成群的牛羊分散开来,满山觅食,罗彩鸾赶了这头拦那头,常常累得满头大汗。看着母亲终日劳累,刚读完初中的小女儿王玉含瞒着罗彩鸾,只身踏上前往广东打工的列车。

  “妈妈再苦再累,也要供你们读书!”罗彩鸾在电话里央求女儿回家继续读书。扶贫干部也帮助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并为她争取到助学补贴,给予减免学杂费。如今,王玉含已回到南宁的中职学校就读。

  罗彩鸾的大儿子考上了大学,二儿子正读县城高中。为让孩子们安心完成学业,罗彩鸾每天起早贪黑,更加卖力干活。2018年,罗彩鸾一家光荣摘掉贫困帽,并荣获“广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奋进奖”。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谈起自己的心路历程,罗彩鸾深有感触地说,“幸福生活都是靠双手奋斗出来的!”

  (本报记者 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江宏坤)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