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十年接力,在雪域高原播种“爱心”

2019年08月09日 09:55   来源:光明日报   

  【走笔囊谦——来自脱贫攻坚一线的报道

  “老师,谢谢您教我们机器人课”“老师,我会想你们的”“老师,你们明年还来啊”……7月27日,在囊谦县香达镇中心寄宿学校,孩子们争先恐后地送上自制的卡片。而收到卡片的“老师”们,一个个眼角湿润了。

  这些支教老师,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英仔爱心社。盛产虫草的玉树州,每年5月份到6月份都会给孩子们放“虫草假”,到七八月份多数学校放暑假时,这里的孩子们则正常上课。因此,每年暑假都有不少爱心团队前来支教。

  “2010年玉树地震后,我们学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就奔赴玉树,展开义务支教,如今已经坚持了10年。”英仔爱心社的负责人张瑞说,虽然支教的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支教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变化,但1800公里之外的几所学校,一直牵动着学校师生的心,每年都会有上百名学生踊跃报名参与支教。

  7月3日,沈璐和7名同学从海拔400米的西安出发,经过两天多的长途跋涉,最终抵达海拔近4000米的囊谦县香达镇中心寄宿学校。学校的硬件设施比他们想象中的好很多:现代化的教学楼、操场,多功能阶梯教室、音乐室、舞蹈室、画室一应俱全,每个教室都装上了电子白板,轻松实现多媒体教学。

  但他们同时发现,这里缺老师。全校1464名学生,分布在6个年级,但仅有专任老师55名,即便加上20名临时老师,教师还是不足。每名教师都要带多个班级,别说休假,就连外出培训学习都抽不开身。

  8名支教老师很快忙碌起来。他们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承担起了授课任务。每个人的课表上都是满满的,一周下来要上30多节课,周末也要用来备课。除此之外,他们还各自发挥所长,为孩子们开设兴趣班。

  来自西安交大医学部的厚海伟为六年级的孩子们开设了生理讲座,让孩子们瞪大了眼睛、掌握了常识,也让当地的老师掌握了沟通技巧;沈璐将画室里一尊尊石膏像搬出来,挨个介绍它们的故事,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他们跟当地教师一起,启动特色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们根据课文自编自导自演,也让孩子们体验到了“趣味学习”。

  邹域勋和肖超东开设的机器人兴趣课,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课堂。每天下午课间后,他们带领10多个孩子分成两个小组,手把手地指导编程、组装、团队协作,并组队PK。当听说学校的两套机器人教学设备因为时间较长导致程序无法更新时,英仔爱心社积极联系西安一家公司,捐助了两套机器人教学设备。

  在玉树州称多县文乐中心寄校,英仔爱心社的另外一个支教团队根据学校孤儿多、缺乏亲人陪伴的情况,主动当起了学生的知心哥哥、姐姐,与他们吃住玩在一起,还为每个班级拍摄了集体照。

  据统计,在过去10年间,西安交通大学英仔爱心社玉树支教团队,累计招募志愿者174人,服务6所学校,服务师生1万余人次,服务时长超过10万小时,用实际行动为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带去了欢乐和希望,在雪域高原播撒下了爱的种子。

  (本报记者 尚杰 万玛加)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