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切实提高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适用性

2019年07月15日 11:38   来源:湖南日报   

  胡守勇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这一命题的提出,对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尤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通过多年持续投入,特别是“湖南省文化精准扶贫九大举措”的实施,我省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的落后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但仍存在供需错位、效能不高、设施闲置等问题,忽视民族性、地域性和个性化需求的情况还较普遍,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的文化生活方式、文化消费方式关联度不高。比如一些农家书屋虽然已被纳入县域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但实际上仅仅是增加了一块“分馆”的牌子,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没有根本改变;一些土家族、苗族聚居村落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配置的器材不适用,基本处于闲置状态;一些行政村的数字放映处于“空转”状态——以致基层干部、群众抱怨类似文化投入是“花架子”,不如将资源投放到脱贫攻坚其他领域。

  诸如此类适应性不强问题已成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巩固精准脱贫成果的“肠梗阻”,应深入研究、着力破解。

  把融入生活作为提高适用性的根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蕴含着政治和社会功能。只有通过优质、时兴、符合群众“胃口”的供给,让公共文化服务有效融入贫困群众的日常生活,才能发挥其“扶志”“扶智”作用、提高服务适用性。应以贫困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重要依托,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使其在意识形态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要完善文化需求表达机制和服务供给机制,从制度层面防范以文化扶贫为名,向贫困地区群众捐赠或兜售低质、陈旧的文化体育用品,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向贫困地区投放不适用的文化体育产品和服务。

  把彰显特色作为提高适应性的关键。“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省贫困地区的文化生态大都保存得比较完整而纯正,因此,应遵从当地群众文化生活方式,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与当地文化生态相契合,提高区域文化整体实力。要结合贫困地区特定的地理环境、生产和生活条件等,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主流价值观的实现机制,在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内容和形式方面增强民族性、地方性,形成具有贫困地区地域、民族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

  把拓展边界作为提高适用性的途径。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是区域发展和脱贫攻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突破狭隘的部门或行业局限,不断拓展服务边界、推进跨界融合,开辟公共文化服务精准脱贫的新境界。尤其要聚焦全省11个深度贫困县和549个深度贫困村,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与教育、体育、卫生、就业、养老等其他公共服务的融合机制。应大力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以此为基础完善文化创意和旅游产业发展机制,实现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把精准供给作为提高适用性的策略。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阶段,群众的个性化文化需求凸显。应精准识别不同区域、不同村落、不同群体、不同家庭的文化需求,在标准化、均等化供给的基本要求之下,创新供给方式,在提高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和就业技能等方面着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将有限的文化资源投放到最关键的领域。要特别关注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等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提供文化帮扶。要坚持问题导向、着眼于移风易俗,重构群众的文化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发挥好公共文化服务在贫困地区的社会治理功能。应发挥公共文化机构的资源优势,结合贫困地区产业开发、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的需要,提供点对点的知识服务。

  把文化科技作为提高适用性的动力。要着力克服贫困地区人口流动、乡村空壳、居住分散给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成本障碍,加大科技投入,用好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成果,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适用性增添新动力。要加快公共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完善数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数字手段延伸服务半径。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精准分析群众文化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化,调整供给内容和方式,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适用性。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梁木)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