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筑梦九龙县:青白江扶贫干部刘志刚深耕细作扶贫助困

2019年07月10日 16:5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在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朵洛彝族乡,人们经常看到一位汉族小伙子走村串户,与群众亲切交谈。他认真倾听村民的诉求,并仔细地记在笔记本上,脸上始终挂着暖人的微笑。他就是青白江区援藏干部、朵洛乡党委挂职副书记刘志刚。

  刘志刚(右一)在指导厕所改造施工

  山乡通电村民欢笑

  今年33岁的刘志刚,2013年4月在四川大学读书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17年12月,刘志刚听从组织安排,来到甘孜州九龙县朵洛彝族乡挂任乡党委副书记,分管脱贫攻坚工作。朵洛乡是九龙县自然条件最差、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一个乡。他说:“既然我来到这里,就要起到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改变这里的面貌。”

  对于在城里生活惯了的刘志刚来说,缺电是一件非常恼火的事情。当时,朵洛乡只有一个75千瓦的小型水电站供全乡夜间照明。由于电力不足,100瓦的白炽灯泡就像一支小蜡烛发出的光,给他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他只有白天走村串户进行实地调查,等到深更半夜,大多数人都熄灯睡觉,电力恢复到能开启笔记本电脑的时候,才能整理分析白天调研的情况,写出下一步工作的思路和措施。也趁这个时机,用电热水壶烧开水,先灌满保温瓶,以保证第二天能有水喝。为了不耽误紧急情况下办公,他自费在淘宝网上买了一个汽车逆变器,将汽车电瓶12V逆变到220V电压供笔记本电脑使用。“自己用电都这么困难,那生活在这里的乡亲们又是怎么样呢?”想到这里,刘志刚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快想办法解决全乡群众用电难的实际问题。”

  “我觉得,解决全乡人民用电难的问题,是目前工作中的一个重点,我们应当研究出一个解决方案来。”很快,在一次乡党委班子的讨论会上,刘志刚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同班子成员一起讨论、研究解决方案。方案、措施制定下来后,他就和乡党委班子成员一起,找县上的相关部门和县供电公司协商落实,一次不行就跑两次,两次不行就跑三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多方面做工作、协调,终于在去年6月21日晚,全乡实现了国家电网供电。通上电的那一刻,整个山乡沸腾了起来。乡亲们燃放鞭炮,载歌载舞地庆祝。看着乡亲们脸上露出的灿烂笑容,刘志刚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和兴奋。之前走山路、穿荆棘、淋大雨的辛劳,此刻都化作一股暖流温暖着自己的身心。

  足迹布满整个山乡

  朵洛乡地处高原藏区,全境都是高山、半高山,且降雨少、严重缺水,难以种植蔬菜。当地的饮食以猪、鸡肉等肉食为主,而且是将肉煮过心后就吃。这对于习惯了荤素搭配、全熟饮食的刘志刚来说,刚开始确实很不适应。乡上给他在县城租赁了一套民房用于办公,但扶贫工作需要他常到村民家中采集核对数据、实地走访、宣讲政策,再与县属部门进行反复沟通和协调,因此他经常往返于县城和乡上之间。去年3月以来,他的车子跑了3万多公里,跑坏了3个轮胎,足迹遍布全乡每一户。语言不通,是阻碍他与村民沟通的一大障碍,为此,他一有时间,就向第一书记和村民学习彝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学习,他基本能听懂村民们讲的话了。

  在甘孜高原藏区、民族地区、乡村最基层工作、生活,有太多需要克服的困难,只有身处其中,亲自经历才能感受其中的苦与乐。由于朵洛乡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制约了全乡经济建设发展。为此,2018年,刘志刚就把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之一。他先后多次跑县委、县政府、县级相关部门和省内对口帮扶单位、派援单位,不厌其烦地向汇报、申请、衔接相关工作,并参与了项目资金申请工作,通过不断努力,争取到经费近400余万元。主要用于硬化道路、修建排污沟渠、新建产业路、修堡坎、村文化活动室(广场)、改造旱厕等。经过去年的攻坚,全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看到乡亲们走在新修的道路上露出的幸福微笑,他感到自己辛苦的付出很值得。

  “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志。”刘志刚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一到朵洛乡就想到要帮助村民和留守儿童进行素质教育,从思想意识上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摆脱贫困的精神动力。他先后多次与母校四川大学、九龙团县委、教体局联系,成功联合开展了“励志照亮人生·读书改变运命”的志愿者支教活动,邀请四川大学学工部资助中心领导来到朵洛乡为村民宣讲大学生资助政策,解除困难学生读不起大学的后顾之忧。他还积极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心、关怀这里的学生。通过这些工作,先后获得四川大学、美籍华人范金龄夫妇、以及多位爱心人士捐赠的全新衣服、裤子、鞋子、儿童读物、开水机、保温杯、学习用品等爱心物品,使学生的就读环境得到了改善。他还带领驻村队员、农技员背着55寸LED电视走村串户,借助农民夜校平台大力开展农技培训,用先进典型事例激励村民大胆作为、敢为人先、奋力奔小康

  截至今年6月10日,全乡72户、287人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已全部实现脱贫。但要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真正实现奔小康的目标,还必须带领村民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致富之路。为此,刘志刚多次与州、县农牧部门衔接,邀请他们为朵洛乡发展农业产业出谋划策、传授技术、提高村民种养殖技能。目前,朵洛乡主推的山羊养殖、花椒种植等产业已见规模,村民开始分享集体经济分红。

  村民的事情就是大事

  今年1月中旬的一天上午,刘志刚从朵洛乡到县城的乡驻县办事处拿东西,当时已经是中午12点过了,办事处的其他工作人员都已经下班了。就在这时,走进来一位40多岁的彝族妇女。“领导,请帮我开张证明,我要结婚。”那位中年彝族妇女用生硬的汉话说。见有村民前来办事,刘志刚便热情接待,认真倾听她的述说。原来,这位彝族妇女是朵洛乡船板沟村人,在她18岁的时候,就与冕宁县的一个小伙结婚了,但当时没有拿结婚证,也一直没生小孩。后来,因感情破裂,她就回到朵洛乡的家中。但在户口本上,她的婚姻状况却显示的是已婚。如今,她要与别人结婚时,就遇到了麻烦,相关部门要她先离婚后才能领结婚证。听了这位村民的述说,刘志刚觉得涉及到的部门较多,如果简单处理,完全可以让这位村民先回去,再把这事交给相关业务人员处理。然而,他知道船板沟村离县城有120公里的山路,开车过来都困难重重,就别说村民行路的艰难了。想到这里,他对那位村民说:“你的事时间跨度较长有点复杂,不过你放心,我现在就帮你联系有关部门,可能要久等一些。”“那太谢谢你了。”那位村民说。

  当时天气很冷,刘志刚因上午走得急,没来得及加厚衣服,本以为在办事处拿了东西就赶快离开回去加衣服,没想到遇上了这事。此刻,他连打了几个喷嚏,知道可能是要感冒的症状,但村民的事是大事,比自己的身体更重要。由于自己身处九龙县城,在县民政局没有熟人,联系起来不是那么方便,他只好打长途电话回青白江,找在区民政局工作的朋友,上网登录全国联网婚姻信息系统,查询那位彝族妇女的婚姻状况信息。经过青白江朋友的仔细查找,查到那位彝族妇女并没有登记结婚。刘志刚拿到从青白江传来的相关信息,再向村两委了解有关情况后,为那位村民开具了婚姻情况说明。“你的证明开好了,你拿去民政部门办结婚登记吧!”看到那位村民高兴离去的背景,刘志刚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然而就是这一耽搁,从来没有生病住院的刘志刚,却得了重感冒,高烧不退而住进了医院。当同事来医院看望他,问他为什么为了一件小事而不顾自己的身体时,他却笑着回答:“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村民的事都是大事。”(青宣)


(责任编辑:朱洁英)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