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决胜脱贫攻坚,要补齐人才短板
何金燕
决胜脱贫攻坚,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然而现实生活中,“招人难”“留人难”是影响脱贫攻坚成效的重要原因。日前,笔者在湘西花垣等地调查采访,直观感受到人才对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性。
无论是发展扶贫产业、推广现代特色农业,还是开展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贫困地区都需要大批的懂市场、善经营,懂技术、有专长的人带动农民增收脱贫,实现长远稳定发展。如何破解这个瓶颈?应充分用好政策性优惠、奖励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去,扎根农村。同时,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对贫困地区的农村群众进行培训,补充急需、实用的本地人才。
解决引进人才的问题,关键要提高贫困地区的吸引力。笔者采访到了几位带领村民拔穷根、寻找致富良方的“领头雁”,他们的经历各异、安心的缘由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他们都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家乡一天天变好,配偶就业问题顺利得以解决,“85后”扶贫专干张培挺便能安心扶贫一线,一干就是6年;曾经破旧的村小修缮一新,工资福利逐年递增,让乡村教师龙金高安心三尺讲台,用一辈子的坚守,为大山留住希望,为家乡“拔穷根”;利用一技之长为贫困户种桑养蚕“把脉”,几年光景,让72户386名贫困乡亲开始走向致富路,让县城里的农技专家龙明景觉得农村这片舞台足够大。
脱贫攻坚需要人才,人才也需要展现才华的平台。李建军是泸溪县最年轻的中学校长,这位“80后”任教十余年间,所教学生考入国内知名大学的不少。当初他拒绝了留在长沙工作的机会,看中的正是基层天地广阔、大有可为。“有为者有位”,基层一线是实践的火热疆场,拥有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也是人才成长的沃土。从这个角度看,实现自我价值是留住人才的根本。
“会干事的难找。”某位基层干部的感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乡村人才工作面临的困境。“高压作业”“干活憋屈”“待遇不好”,人才工作常常陷入招聘、流失、再招聘、再流失的循环。既要有岗位吸引,也要有待遇保障,贫困地区应该在工资、福利等方面向人才倾斜,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创建合理的晋升机制。用心用情倾听人才的内心诉求,方能让他们留得下、稳得住。
(责任编辑: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