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大凉山里闪耀着党徽

2019年07月01日 10:07   来源:四川日报   

  去年6月以来,5700余名综合帮扶工作队员奋战在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尤其是队伍中的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攻坚克难、决战决胜的斗志和求真务实、苦干实干的作风,团结带领各族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超常努力推动贫困群众脱贫奔康、贫困地区旧貌换新颜。

  日前,本报记者深入凉山脱贫攻坚综合帮扶一线,用镜头记录下一个个党徽闪耀的瞬间。

  本报记者 何海洋 付真卿 摄影报道

  7月1日,党的生日。98年前,无产阶级革命先辈们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98年后的今天,在大凉山,从四面八方而来的新一代的共产党员们,在综合帮扶凉山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程中,用自己的智慧与双手书写着新的历史。

  村里有个“徐叔叔理发室”

  人物 徐振宇 昭觉县碗厂乡西洛村综合帮扶工作队员

  在西洛村,有一间“徐叔叔理发室”。村里100多名孩子的头发,都是徐振宇一手打理的,“只需要10分钟就搞定一个。”

  去年7月,徐振宇从自贡市荣县来到西洛村驻村。他发动爱心人士开设了“美德”超市,村民特别是儿童凭借参加公益活动,或进行个人、家庭卫生评比获取积分,兑换超市的文具、衣物等。

  为了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徐振宇采购理发工具就地开设了“徐叔叔理发室”,边学边练,免费为村里的孩子洗头理发。

  彝家孩子也能踢好足球

  人物 陈庚 泸州市龙马潭区对口援彝产业组联络员

  “传球,接球,射门!”,凉山州普格县螺髻山铁道兵希望学校操场上,30岁的陈庚正指导球队的小球员们训练。今年3月,陈庚在帮扶工作之余,担任螺髻山铁道兵希望学校足球队教练。热爱足球的他跟另外7名帮扶干部抽空轮流带队。大山里的彝族孩子们之前从未接触过足球,在他们的带领下迅速地爱上这项运动。

  在今年6月举行的凉山州青少年足球锦标赛U11组比赛中,陈庚带着这帮刚学球3个月的孩子,拿到了全州第8名的成绩。

  把核桃卖成“牌子货”

  人物 谢成刚 昭觉县庆恒乡综合帮扶工作队队长

  “核桃卖不起价哦。”这是去年到昭觉后,谢成刚第一次入户调查时发现的问题。同行的村干部浇了盆冷水,“卖不起价哦。”怎么办?有的同事建议换个产业方向,谢成刚反对,“我们不能做猴子掰苞谷的事。”

  2018年9月21日,出身绵阳市安州区林业系统的谢成刚牵头成立了昭觉县第一家农村电商。合作社注册了“乌坡老树核桃”商标,专收高品相核桃,经过精美包装后销售。

  没想到一炮而红,仅通过朋友圈就卖出了7000斤,截至目前已卖出3万多斤,为当地村民增收7万余元。

  新村里的“夫妻保洁员”

  人物 许伦 布拖县拉达乡店子村综合帮扶工作队员

  布拖县拉达乡店子村是新建的易地扶贫安置点,许伦和爱人张思霞每天一早都会将新村打扫一遍,这个习惯已坚持一年。许伦从乐山来到布拖后,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张思霞也跟着来到这里,成为一名“编外队员”。

  见到村里的环境卫生较差,他决定从移风易俗方面着手带动村民的转变,夫妻两每天坚持打扫村里的卫生。在他们的带动下,村民们也开始参与其中,自觉打扫环境卫生,把新村变得更美丽。

  藏族姑娘驻村学成“彝语通”

  人物 杨卓玛 美姑县瓦古乡瓦以村驻村第一书记

  外地来凉山的综合帮扶工作队队员,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语言障碍,走村入户带上当地干部做翻译仍是常态。但95后藏族姑娘杨卓玛,却在驻村短短一年之内学会了彝语,与村民沟通无障碍。

  作为瓦古乡32名帮扶队员中年龄最小,也是唯一的女性,杨卓玛却坚持到最偏远、条件最艰苦的瓦以村驻村。

  “可能有点天赋吧。”当被问到学彝语的秘诀,杨卓玛轻描淡写。但一本记录着彝汉语对照、写得满满当当的笔记本,证明了她一年来付出的努力。

  巩固脱贫成果从文创做起

  人物 唐举帅 普格县螺髻山镇综合帮扶工作队队长

  在螺髻山镇德育村的电商产品展览室里,满墙的树叶标本引人注目。桑葚、毛蕨、委陵菜、龙芽草……这些植物都是螺髻山上原生,信手拾来,制成相框、书签。

  德育村2017年底已脱贫摘帽。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唐举帅和同事们瞄准了文创产业,成立乡村旅游专合社,推出了代表螺髻山彝家形象的卡通人物“妞妞嫫”,围绕其打造一系列文创产品。

  下一步,在内江搞规划出身的唐举帅把目标定在了建成四川首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

  公安交警也能搞好产业

  人物 王健波 甘洛县嘎日乡谷布洛哈村驻村第一书记

  王健波是成都市公安局交管局的一名交警。去年7月刚到甘洛县嘎日乡阿子木乃托村时,他的重点工作是禁毒防艾。

  但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王健波搞起了“副业”。眼见村里的产业上不去,王健波心里着急,“但我也不懂咋搞。”怎么办?他跟村民一道从学生做起,外出培训取经,请专家进村指导,实地调研走访。几个月下来,王健波还真干成了,利用村里闲置土地种上了百亩中药材。

  因为表现出色,王健波被调到邻近的谷布洛哈村任驻村第一书记,把“副业”正儿八经地干成了“主业”。


(责任编辑:朱洁英)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