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

2019年06月10日 09:48   来源:陕西日报   

  李永红 张娟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我省近期23个县退出贫困县、延安实现整体脱贫的实践证明,只有抓住产业扶贫这个关键,以产业作支撑,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才能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脱贫致富才具有根基。

  精准选择产业扶贫项目是基础

  脱贫根本靠产业,选准产业,是关键的一步。我省各地在特色产业选择上,一是依据资源条件与市场需求,做好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开发生态旅游则搞生态旅游的文章,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如延安市发展苹果产业380多万亩、设施蔬菜瓜果45.21万亩。此外,红枣、核桃、小杂粮、菌类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果沼畜”生态循环农业,做到了果业强、果乡美、果农富。二是在产业选择上立足当地种养习惯和产业基础,升级老产业,发展新产业。三是大力发展贫困户参与度高和受益面大的特色主导产业助农增收。实践证明,只有紧紧围绕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目标,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精准选择产业扶贫项目,加快培育一批特色优势产业,精准带动更多群众稳定脱贫致富,才能走出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是关键

  贫困地区发展产业扶贫,必须要依靠市场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带动意愿足的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他们将贫困户带入产业链,为贫困户创造稳定的就业机会,从而增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一些已摘帽的贫困县无一例外都是在选准产业的基础上,狠抓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一是立足本地培育。通过出台激励政策,加大帮扶力度,积极培育和发展多类型、多层次的龙头企业型经济组织。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落实更为优惠的支持政策,有针对性地引入一批经营规模大、辐射面广、具有影响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利用“公司+农户”等合作形式,吸纳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较好地发挥了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注重筑巢引凤。通过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本地外出打工者、大学毕业生、退休干部和职工、退伍军人等能人回乡创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一个龙头企业可以带起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可以托起一方经济发展。在产业扶贫中,要加大对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不管什么所有制和哪种类型的经营主体,只要与贫困户有比较稳定合理的利益联结,能够带动贫困户和生产基地,使贫困户从中真正得到实惠,就应该一视同仁地给予扶持,这样才能走好产业脱贫这条路。

  产业与贫困户形成紧密利益联结是核心

  产业扶贫与在贫困地区发展产业不同,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让产业与贫困户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通过建立贫困户与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结到一起,实现稳定增收、稳定脱贫。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已摘帽的贫困县在产业扶贫中,把建立健全科学合理、规范运作、互利双赢的利益联结机制放在重要位置。既注重搞好龙头企业和贫困户、市场、合作社在机制上的对接,处理好龙头企业和贫困户利益分割的关系,又充分尊重龙头企业和贫困群众的生产经营权,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和贫困户合作双赢的局面。实践证明,在产业和贫困户之间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这是产业扶贫的核心。为此,要进一步完善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切实提高贫困群众在扶贫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度。同时,要坚持推动构建利益共同体。只有既保障贫困群众充分受益实现增收脱贫,又确保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合法收益,才能实现产业扶贫的良性循环。

  “三化”协同是提高产业扶贫效率的保障

  为了提高产业精准扶贫的效率,已摘帽贫困县坚持以组织化、品牌化和电商化的“三化”协同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三化”协同,组织化是龙头。在加大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过程中,已摘帽的贫困县都重点关注合作组织对贫困户的吸纳和帮扶,通过发挥合作组织的社会化服务功能,帮助解决贫困农户单家独户解决不了、解决不划算的生产经营问题,使贫困农户尽快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三化”协同,品牌化是支撑。在产业组织化的基础上,已摘帽的贫困县十分重视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的建设,将产业特色化和产品品牌化相结合,提升了县域内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溢价能力。“三化”协同,电商化是纽带。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已摘帽贫困县紧紧抓住互联网进农村的契机,加快农村电商化发展,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使贫困县的农产品以及形成的新业态更快进入了市场,从而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农业组织化、农业品牌化、农业电商化“三化”协同为重点,引领农业产业发展,才能提高产业精准扶贫效率,推动产业扶贫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者单位: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


(责任编辑:梁木)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