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扶贫“效果悖论”是另一种敦促

2019年04月16日 09:28   来源:四川日报   

  □本报评论员 杨洁

  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当前某些地方的扶贫工作陷入“效果悖论”:扶贫工作没少花力气做,帮扶的群众生产生活也有所改变,可群众就是没感觉,更不会感恩。扶贫干部说,“效果悖论”让不少扶贫干部感到困惑,易挫伤扶贫积极性。

  扶贫干部的困惑不难理解。脱贫攻坚工作千头万绪,推动落实各项惠民政策,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工作的热情和动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改变贫困群众生活得到认可后的成就感。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扶贫工作,来自群众的反馈却是没多少获得感和幸福感,甚至有很多不满意,当然令做了大量工作的扶贫干部感到失望和沮丧。

  该如何看待“效果悖论”,以防有的扶贫干部陷入一种责怪群众不知感恩,甚至产生甩手不干的思想?其实不妨回过头来,冷静地重新理解脱贫攻坚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须知,“效果悖论”有其必然性,从一开始就要有所预知。贫困的形成有多种原因,除了自然条件和资源的限制等客观原因,也有其自身的主观原因。而有的扶贫工作总是采用“授人以鱼”的方法,使得一些贫困群众形成了没有就伸手要的意识。这就使得即便你给予了很多物质上的帮扶,他却认为还可以给得更多。正因为在一些贫困群众中存在着这种“等靠要”思想,目前的脱贫攻坚工作必须从思想上扶志,要做到“授人以渔”,从根本上改变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不过,对扶贫干部来说,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尤其难,需要更加长期坚持、科学系统地推进。如果对这一点没有充分认识,仅仅认为只要路修好一点,收入高一点,扶贫工作就圆满了,那么“效果悖论”还可能出现。

  换个角度再来看“效果悖论”,部分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强,可能因为扶贫工作做得不到位。一些地方乡村公共服务缺失,配套设施跟不上,导致贫困群众的生活体验较差;一些地方扶贫工作过程中信息不透明,导致对干部信任度不高,甚至猜疑自己一定是吃了亏。如此,就需要扶贫干部进一步去落实细化工作,更加深入地去了解群众的需求,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让群众充分了解惠民政策和实施过程,获取信任,让群众多理解扶贫工作的不易,明白扶贫工作是一项需要共同参与的事业。


(责任编辑:朱洁英)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