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强琼谢培:精通汉语的编外驻村工作队员

2019年04月12日 10:43   来源:西藏日报   

  晨光初现,那曲镇嘎庆村从沉睡中渐渐被唤醒。此刻,21岁的小伙强琼谢培整理行装出发了。

  路过一座座错落有致的藏式小院,顺坡而上,来到一片肥美的草场;跟随着他悠悠走来的,还有50多头牦牛,“哞哞哞”的叫声打破了这藏北小村的宁静……但这美好的景象却丝毫勾不起强琼谢培的注意。不等牦牛全部上坡吃草,他就从兜里拿出一本《新华字典》仔细地翻看起来,仿佛牦牛不是他家的、草场也不是他家的——这周围的一切似乎都与他无关。

  2015年,由于家庭贫困,强琼谢培初中毕业后便告别了校园,回家放牧。“一想到这辈子都是守着牛羊过日子,就感到前途一片渺茫。”很难想象,眼前这个仍显羞怯的小伙子,当时是怎样的处境。

  那一年,强琼谢培的姐姐考上了大学,这个十口之家,刚刚凑足家中唯一一个大学生的学费,实在供不起想要去拉萨学汉语的强琼谢培。可是,读书一直是他最大的梦想。

  好运总是会眷顾勤劳的有心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2016年,强琼谢培在村民们的推荐下,担任起双联户户长。强琼谢培高兴地说:“除了每年增加2000元的收入,还有机会在村委会接触到简报、通知等文件资料。”

  2018年,自治区人民政府驻西安办事处驻村工作队的驻村点从日喀则市调整到那曲市色尼区那曲镇嘎庆村。一次给驻村工作队送钥匙的经历,让强琼谢培和驻村工作队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们第一天来到嘎庆村时,正好赶上村干部在县里开会。当时,从远处跑来一个小伙子给我们开门,并帮我们把行李搬到了屋里。”转移驻村点后,自治区人民政府驻西安办事处第一批驻嘎庆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刘澍焱回忆道,“第一次见到我们,强琼谢培显得有些拘谨。”

  驻村工作队初来乍到,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语言不通,工作难开展。强琼谢培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请缨,在村“两委”的协调下,他成为驻村工作队与群众之间的义务翻译员。

  “强琼谢培一有时间就来驻村工作队,向我们介绍村里的情况,帮忙打扫卫生、给炉子添牛粪,什么事都抢着做,让我们心里暖暖的。”刘澍焱说道。

  2018年底,郎陇村和乌苏村因草场起了矛盾,双方争吵不休。由于语言不通,驻村工作队在矛盾调解上遇到了困难。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强琼谢培主动承担了翻译工作。最终,双方都理解并同意了驻村工作队提出的“由双方村民代表出面担保签订协议”的方案,矛盾得以解决。这个过程中,强琼谢培也学会了如何调解矛盾。

  “强琼谢培参与到驻村工作中后,我们的工作全面进入正轨。无论是去各村走访,还是开展‘四讲四爱’等宣讲活动,强琼谢培总是第一时间配合我们开展工作。”在刘澍焱眼里,这个“有点害羞”的男孩,总是让他感觉特别亲切。

  工作之余,强琼谢培最大的爱好,就是学习。每认识一个新的汉字或成语,他都会从字形到用法上认真学习并加以理解,而这简单的一件小事,却可以让他高兴许久。如今,在驻村队员的全力帮助下,强琼谢培已经可以用电脑独立制作表格、输入资料以及编写简报。

  为了解决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沟通上的困难,强琼谢培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开展“双语教学”:利用每周五下午的空闲时间,给驻村队员教藏语,给村“两委”班子成员教汉语。由于强琼谢培的教学方式新颖独到,渐渐地,村里的牧民也纷纷赶来听课。

  工作繁重,没有报酬,强琼谢培心里是怎么想的?“和工作队一起工作,在电脑知识、汉语水平、业务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升,现在我已经是入党积极分子了。”强琼谢培从不计较报酬得失,因为他心里清楚,帮助驻村工作队就是在帮助自己的乡亲。

  自从与驻村工作队共事以来,强琼谢培对生态岗位扶贫、产业扶贫、大学生学费补贴、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早已烂熟于心。

  提起强琼谢培,村里人人也都会竖起大拇指。

  “在强琼谢培的提倡下,我们村里每周开展大扫除活动,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善。”“他的脑子里装着全村的信息,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乡亲们这样称赞道。

  可强琼谢培却说:“这是驻村工作队给了我成长的机会,也让我认识到,因为党的好政策,我们才有这么好的生活、住房、医疗和教育。今后,我愿意做一个永远留下的‘驻村工作队队员’,继续把国家的惠民政策讲解给群众,让村民学会依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责任编辑:朱洁英)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