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发起总攻夺取全胜的关键时期,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的任务。今年来,黎平县通过对深度贫困村村民组开展帮扶,推动各级帮扶工作力量下沉,充分组织发动群众,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促进帮扶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责任压实到位。一是从严压实党建责任。建立了县委常委、县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部门党组、乡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五项党建工作责任清单,下发了《中共黎平县委、乡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支部抓脱贫攻坚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试行)》,确定县委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责任清单14条和任务清单19条,对乡镇(街道)党(工)委明确10条责任清单和15条任务清单,对村(社区)党支部抓脱贫攻坚责任10条责任清单和10条任务清单。挂牌成立了“县乡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指挥部”,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作为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对领导班子调整配备、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压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二是健全帮扶体系。调整充实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黎平县脱贫攻坚同步小康领导小组,成立了以产业发展、就业扶持、易地扶贫搬迁、教育精准扶贫、医疗救助保障、金融扶贫、社会保障兜底、社会力量、扶贫少数民族特困地区扶贫、党建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教育提升、法制扶贫等13个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专项工作指挥部,25个战区指挥部,403个前沿指挥部,3216个村(居)民小组指挥所,实现深度贫困村帮扶责任全覆盖。三是健全责任追究制度。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压实脱贫攻坚四级作战指挥体系及相关责任人责任的通知》和《黎平县脱贫攻坚工作问责暂行办法》,建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制,健全县、乡、村、组等四级前沿脱贫攻坚指挥所组织体系,层层签订责任书,逐级立下军令状,形成了上下贯通、责任到底、合力攻坚的责任落实体系,形成了三级党组织书记一起抓扶贫的工作大格局。出台了《黎平县脱贫攻坚责任“三挂钩”实施办法》,明确帮扶干部与乡镇包村力量捆绑考核,责任共担,每名帮扶干部预留年终目标绩效管理奖3000元作为脱贫攻坚帮扶绩效风险金,年终统一管理、考核发放。
二、人员下沉到位。一是按照“规划到乡村、帮扶到村组、责任到户到人”的总体要求,通过采取1名干部或能人结对帮扶1个组或多个组的“1+N”帮扶形式,分配结对帮扶任务,组建261个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每个深度贫困村明确1个县直部门帮扶,每个贫困村由5人组建驻村工作队。从省州县优秀党员干部、科级干部、后备干部中选派260名干部,深入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确保实现深度贫困村、贫困户帮扶全覆盖。二是实行“1+9”结对帮扶机制。县级领导每人确定一个乡镇(街道)作为帮扶联系点,联系1-2个深度贫困村,帮扶9户贫困户,全县4354名党员干部与3.4万户贫困户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全覆盖,确保县级领导挂帮深度贫困村全覆盖。同时,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实现深度贫困村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帮扶全覆盖。三是按照“下抓两级”工作要求,下发了《关于调整县级领导和县直部门联系帮扶乡镇(街道)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调整部分县四大班子领导及县级领导干部脱贫攻坚“下抓两级”联系点的通知》以及《关于调整部分县级领导干部负责脱贫攻坚战区工作及脱贫攻坚“下抓两级”联系点的通知》文件,明确县级领导班子每人确定1个乡镇(街道)作为定点帮扶联系点,直接联系1-2个深度贫困村,帮扶9户贫困户,县直部门(含垂管部门)、企事业单位,根据职能职责和掌握资源情况,合理确定帮扶贫困村,确保县级领导和县直部门挂帮乡镇(街道)、深度贫困村全覆盖、贫困户全覆盖。四是选优配强深度贫困村党组织书记。下发了《关于进一步选优配强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了贫困村党组织书记选优配强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不认真履职的、小学文化的、60岁以上的(退休干部兼任除外) ”三个原则调整贫困村党组织书记。
三、项目下沉到位。一是打好基础设施建设硬仗。优先实施深度贫困地区“组组通”硬化路建设,累计建成通组硬化路910万公里。2018年计划解决2.06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如:地坪镇以“村”为单位,采取“整组推进”方式,优先支持5个深度贫困村村民组改建硬化公路13条36.45公里,解决了村民组群众人出行难得问题。在地坪镇平茶和岑卜两个深度贫困瑶族村寨,群众给政府点赞(苗语译):“原来我们到乡里办事要走半天路,下雨天全身都是泥,现在水泥路都通到家门口了,到地坪办事、赶集太方便了,历朝历代都没有现在好啊!”。再如:省旅发委依托根据高屯街道的自然旅游资源,为5个村谋划建设旅游接待点,每个村投入资金80万元,总计投入资金400万左右。再如:县检察院赠送樟溪村2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及发展产业,赠送打印机1台帮助改善办公条件,落实第一书记工作推动经费1万元。二是打好产业扶贫硬仗。结合村民组人口、资源、贫困原因、产业状况等因素,重点发展以中药材、茶叶、食用菌、林下禽畜养殖、稻田养鱼等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和以乡村旅游、观光农业、农村电商等为主的特色服务业。大力推行农村“三变”改革、“村社合一”,深化“党社联建”“十户一体”,积极鼓励引导村民组群众参与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生产劳动,获取分红收入和劳务收入。我县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144个,其中贫困村91个。按照“贫困村建立合作社达100%”“贫困人口要100%参加进合作社”两个100%要求,截至目前,全县建立乡镇工贸公司25家,村集体经济公司148家。组建村两委主导的农民专业合作社368个,在337个合作社上建立或联建党支部全覆盖。如:双江镇登界村结合“农旅一体化”发展,建立了“茶文旅”体验中心,注册了黎平云海茶叶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40户贫困户参与入股、生产、加工、销售,形成了利益联盟,为农户提供稳定就业岗位,为每户贫困户增收1万元以上。再如:口江乡完成了德脑、摆东、几胖三个深度贫困村的夏秋绿色优质蔬菜的成片种植规划任务,完成生态家禽出栏5.96万羽、生猪出栏6000头、肉牛出栏 1500头、羊出栏800只、禽蛋产量达0.0013吨。三是打好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硬仗。2017-2018学年,全县资助农村贫困学生6.4925万人次,发放资助资金5049.9435元。2017年享受医疗扶贫政策1.58万人,补助资金 0.44亿元。如:德凤街道勇寨村为79名在校贫困生申请教育资助3000元/人以上。同时,街道办事处组织科技专家到村开展科技文化下乡讲座不少于4次。再如:口江乡完成了双溪、几胖村卫生室建设,以及德脑小学教学楼、摆东小学综合楼建设。
四、宣传下沉到位。一是以“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为阵地,围绕“主、实、活、情”这“四字要诀”,把“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作为深度贫困村村组宣传脱贫攻坚政策的前沿阵地“蓄能站”。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七进活动”,深入开展讲方针政策、讲法律法规、讲道德规范、讲科技知识活动,将党的十九大知识融入文艺汇演,公开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公开解读脱贫攻坚、农村低保、土地流转等惠民政策,让群众在学习中受教育、知党恩、明事理。针对深度贫困村边远村组老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分类开办健康养生、安全常识、文明礼仪、环境治理、防盗防骗等基础课程;针对在外务工青年,重点开办遵纪守法、依法维权、孝贤文化等基础教育,定期推送村级村务公开、党务公开、乡村变化等信息,引导他们离家不离乡,主动参与到村级治理,积极投身“四好村”创建。比如:黎平县开展脱贫攻坚文化下乡巡回演出活动,根据十九大会议精神和脱贫攻坚内容编排了快板《喜庆十九大助推大扶贫》,小品《脱贫政策》《懒汉脱贫》《穷与富》以及颂扬党的正能量歌曲《江山》《把一切献给党》等节目,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的扶贫惠民政策以侗歌、侗戏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给当地群众,为脱贫攻坚凝聚力量,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激励大家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时,根据群众产业发展、项目推动、生产发展的实际需求,分类开设农作物栽培、畜禽养殖、病虫害防治、电商营销、创业就业培训、乡村旅游等专业课程,提升致富能力。截至目前,全县已举办各类培训200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10万余人次,发放书本、音像等专业教材2.8万余册。
五、经费保障到位。建立健全村组干部待遇激励保障约束机制,进一步提高广大深度贫困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深度贫困村干部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进程中的积极作用。以村(社区)干部“在岗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离任有生活保障”为原则,认真落实村(社区)干部“一定三有”(定权责立规范,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建立村(社区)干部稳定的收入保障制度和规范的政治激励机制,实现村干部经济政治待遇与职责义务相统一,保障村干部切身利益,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激发村(社区)干部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和活力。目前,村“三大员”报酬由原来的每人每月1800元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000元标准,村(社区)监委主任每人每月按1600元标准发放,其它享受财政补贴专职村干部由原来每人每月1200元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400元标准。村民小组长由原来每人每月200元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00元标准。每个深度贫困村(按中心村)村级运转经费不少于2万元。如:县住建局派驻尚重镇绞洞村第一书记争取单位帮扶资金17000元,县农业银行定点资助绞洞村10000元,帮助解决村民组办公经费紧张难题。
六、教育培训到位。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运用“五步工作法”,开展振兴农村经济“三场革命”,把握产业发展“八要素”和抓党建促脱贫“十攻略”深入开展培训学习大讨论,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统一思想,全面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提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精准度和实效性,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凝聚强大的攻坚合力。7月17日-19日,组织全县290名村党组织书记分3期到施秉县甘溪乡望城村实地观摩学习脱贫攻坚经验做法;大力实施“走出去”培训战略,借助杭州市下城区对口帮扶我县的良好机遇,多层次、分类别选派优秀村干部、后备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到杭州下城区挂职锻炼和实地学习培训。我县下步计划选派挂职锻炼人数46名;计划选派实地培训人数350;为进一步提升深度贫困村“三大员”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2018年10月11日-20日,我县拟分三批在县委党校举办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我县拟派143名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参加全省深度贫困村和民族地区(革命地区)第3期、第4期培训班。截至9月底,我县完成乡镇(街道)2018年农村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促进就业5406人。
七、社会治理创新到位。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积极推广“十联工作法”“五联共治”“十户联防”等有益经验,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群众自治格局。在全县118个深度贫困村推广“十户一体”抱团发展模式,不断完善中心户长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积分管理”平台和“五级联动”链条式管理机制。如:在联社会治安方面,创造性地建立了“跨省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以“组织联建”为主、以“矛盾联防、纠纷联调、普法联宣、法律联援”为辅的“五联”人民调解工作经验。省司法厅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接边地区人民调解“五联”黎平经验的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广黎平人民调解“五联”工作经验;再如:在联产业方面,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中潮镇二望坡(村级)联合党委”;在联环境卫生和社会治安方面,孟彦镇罗伞村创办了“垃圾银行”,敖市镇蒙村村将村规民约、“五老道德法庭”“和谐乡村”等结合起来,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卫生,创建和谐村寨。
(责任编辑:朱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