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山西省交通运输厅:精准扶贫助力群众脱贫致富

2018年12月06日 11:33   来源:山西日报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对于省交通运输厅来说,脱贫攻坚是兢兢业业的工作,是闪耀光辉的责任,更是对脚下这片土地饱含深情的担当。

  3年来,省交通运输厅党组始终将扶贫工作记挂心间,深入贯彻落实我省脱贫攻坚各项战略部署,扎实做好包村帮扶工作。

  3年来,省交通运输厅帮扶力度逐年加大,投入资金逐年增加,省厅及4个厅直单位在6个贫困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448万元。2017年2月,省交通运输厅被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评为全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模范单位。

  脱贫致富之路困难重重九大工程扶贫扶智扶志

  天镇县地处晋、冀、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虽是“鸡鸣一声闻三省”之地,却属我省3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自2015年起,省交通运输厅对口帮扶天镇县玉泉镇所属的石家庄、葛家屯、滹沱店、唐八里、三里屯、李家庄6个贫困村。贫困村共有3477户1万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63户1526人,贫困发生率14.66%。这些村土地贫瘠,人均基本农田仅2亩多,种植结构单一,资源匮乏,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完全依赖于自然条件,收入低下且不稳定,脱贫致富之路困难重重。

  3年来,省交通运输厅党组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我省脱贫攻坚各项战略部署,扎实做好包村帮扶工作,一把手亲自抓,厅领导班子成员定点包村帮扶,班子成员和厅直有关单位领导多次深入扶贫一线调研指导,走访慰问贫困群众。驻村工作队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和贫困村“两委”班子,深入摸排情况,逐村逐户逐人剖析贫困原因,因地因户因人制宜,深入实施九大工程,努力探索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

  一是实施特色产业扶贫工程。围绕一村一品一主体,因地制宜帮助各村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做到村村有产业产品。如,石家庄村实施旱地改水高效节水滴灌项目,改造旱地238亩;滹沱店村种植果树100亩;葛家屯村成立“边城饺子”手工水饺作坊;唐八里村建成百亩果树采摘园等。

  二是实施教育培训扶贫工程。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实施教育扶贫、科技扶贫,组织厅属两个院校举办电商建设运营维护、农机使用技术、汽车维修等培训,聘请山西农大、大同高寒作物研究所等专家举办高寒地区谷子种植培训、果蔬套种科技培训,组织6个贫困村妇女参加保姆、养老技能培训等。

  三是实施生态补偿扶贫工程。实现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互促双赢,让更多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和修复中得到实惠,在造林用工过程中优先雇用贫困户。

  四是实施社会保障扶贫工程。对部分没有劳动能力、重病缠身、残疾智障等贫困户,积极联系有关部门纳入当地低保、五保等范围,实行政府兜底。

  五是实施文化扶贫工程。为了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贫困村村民精气神,资助组建了3支文艺演出队,推动贫困村文化产品走出去,目前,已累计收入7万余元。

  六是实施整村提升工程。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整治村容村貌,为贫困村安装太阳能路灯,硬化村委会院落,硬化人行道,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等问题,进一步改善了贫困村人居环境。

  七是实施社会力量扶贫工程。动员引导当地企业和能人参与扶贫,推进绿色循环产业发展并带动贫困户脱贫,实现双赢。实施扶贫贷款项目,每年向贫困户支付红利4.5万元,户均分红3000元。

  八是实施暖心工程。每到逢年过节都组织对贫困户进行慰问,送上米、面、油等慰问品或慰问金。“两节”前夕,集中组织包村单位开展以送党的十九大精神、送政策、送科技、送温暖为主的“四送”活动。

  九是实施交通扶贫工程。加大对贫困村交通基础设施支持力度,实施了李家庄村至县城运管站、李家庄到葛家屯村、滹沱店至三里屯村、唐八里至薛家窑村等4条通村公路建设。

  帮扶队伍、帮扶力量空前壮大不断加大行业帮扶和资金投入

  2018年,根据厅党组安排,在厅人事处统筹布置下,新一届工作队按照“一村一队,一队三人”、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的要求进行了调整充实,并根据工作实际,明确包村队长专职统筹协调省厅驻村帮扶工作,领导和管理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使工作更加顺畅。6个贫困村工作队队员达22名,其中,2人为正处级干部,2人为选调生,帮扶队伍和帮扶力量空前壮大。厅机关和厅直22个单位350名党员干部分别对建档立卡的663户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确保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有一名帮扶责任人,实现了结对帮扶全覆盖,真正以帮扶工作精准度提升群众满意度,以干部帮扶责任感提升群众获得感。

  在此基础上,工作队深入开展村情民情走访、基础工作巩固、资金项目盘点、政策措施落实、内生动力提升、作风问题整改“六大行动”,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3年来,省交通运输厅帮扶力度逐年加大,投入资金逐年增加,省厅及4个厅直单位在6个贫困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448万元,分别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购置农业机械、产业培育、教育扶贫、文化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农业技术培训等方面,共实施了近40个帮扶项目。

  在行业扶贫方面,省厅更是对天镇县给予了政策倾斜,3年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完成了12条通村公路建设。除此之外,省厅还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向贫困村捐款捐物,3年累计折合金额15余万元。2017、2018两年厅机关党委还专门向贫困村拨付了45万元结余党费,用于加强6个村的党建工作。

  通过3年的不断努力和全方位帮扶,6个贫困村整体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和获得感明显增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截至目前,省交通运输厅已经帮扶葛家屯、滹沱店、唐八里、三里屯4个村实现了整村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减至88户,贫困人口减至188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81%。按照计划,李家庄、石家庄2个村将在2018年内实现整村脱贫。

  扶贫故事

  暴雨中的暖心关怀

  “子女都不管,你们管他们做什么?”连阴雨的天气,有人掂出风凉话。

  咋能不管?早在天气变化之前,连续3次,在唐八里村扶贫的谢育斌和村委会干部一同排查出15户贫困户的危房,操心着老人们的安危。

  2016年7月20日傍晚,天降暴雨,雨水打在地上,也打在谢育斌心上,他心急火燎地带着村委们冒雨前往严重危房户的家中,动员他们到村委避险。“这么多年,房子也没塌,我哪儿也不去。”老人们固执得很,都不愿意离开自己家,谢育斌他们耐心地一个个说服,最终将温焕弟、贾金莲等6位老人接到大队,进行了妥善安置,让她们平安度过这场暴雨。

  雨后,为彻底解决危房问题,谢育斌将危房情况上报镇党委,请求组织援助,同时,协调老人子女尽心照料,危房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作为省道路运输管理局派驻玉泉镇唐八里村的第一书记,一到村里,谢育斌准备仔细摸底排查村里的情况。饶是经验丰富,谢育斌在一开始也是一筹莫展,他回忆说:“开始的一个月始终进不了村里的大门。”当地老百姓对这些“外来人”心怀疑虑和排斥。

  谢育斌理解老百姓的顾虑,他知道着急也解决不了问题。在了解了村里的情况后,谢育斌从“危房事件”“安置薛清”“扶助教育”这3件实事上拉近了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打开了工作上的被动局面,慢慢融入唐八里村,将省交通运输厅的扶贫工作一一落到实处。

  任职以来,谢育斌紧密结合唐八里村的实际,以“抓党建、促扶贫、打基础、谋发展、抓产业、保增收”的脱贫致富发展思路,先后争取省运管局帮扶资金230万元,实施了一批惠民工程。

  在不同市县扶贫工作19年来,谢育斌总结出“建强一个班子,引领全村发展;筑牢一个基础,打实脱贫底子;探索一条路子,实现富民兴村;献上一份爱心,收获村民真情”“四个一”的工作原则。

  在唐八里村,谢育斌与村“两委”共同制定帮扶规划和脱贫计划,抢抓机遇、全身心地投入到唐八里村的脱贫致富和经济建设中,使全村在2016年实现了整村脱贫的目标。截至2017年年底,唐八里村已经脱贫134户370人,贫困发生率由18.1%下降到现在的0.47%。

  “一个‘帮’,一个‘扶’,扶贫工作不是一味地说我们要做什么,而是要先问问老百姓的需求,这是我们帮扶的方向。”谢育斌这样说。

  扶贫队长“引水”记

  一个山里面的贫困村,没有水,咋生活,咋发展?

  从1951年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开始,天镇县玉泉镇石家庄村始终存在吃水难的问题。明渠暗渠都修过,修了塌,塌了修,技术不过关,吃水问题总是解决不了。

  省交通厅的扶贫队员来了,老百姓说:把水引进来,我们给你们立碑。

  扶贫队员们说:不管克服多大困难,一定要给老百姓引来水。

  从去年7月开始,为了引来两山夹一沟的地表水,驻村工作队队长杨亮带领队员和村里的党员一起进沟调研,引水可行性、资金投入量、工程安全情况的评估……每个细节都不能落下。

  “往沟里跑了30多趟,沟里不通车,每次徒步大概10余公里山路。”杨亮说:“天气热的时候,凌晨4点就上山了。”

  有了水源,资金又成了问题。当时,杨亮手里有40万元的“巨款”,可是计算来计算去,刚刚够引水修渠用。杨亮想把钱用在刀刃上,于是找到以前开过的一号洞、二号洞,看看能不能再利用;凭交情免费找来县里的水利专家,做出了“V字型”提水上山、送水下山的引水方案……1.8公里的管道,3万土方的工程量,动员村里55岁—65岁的“壮劳力”,杨亮将一笔一笔花销算了个来来回回。

  “水渠落差只有35米,真是愁坏了,睡不着觉,安眠药都用上了。”想起当时的情况,杨亮直摇头。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9月18日,村里气氛与往常不同,村民们三五结伴向后沟走去。还能干啥去?5月27日饮水工程开工建设,经过100多天的努力,白花花的水终于引进了石家庄村!大家满心欢喜瞧水去。

  “石家庄村是空心村,壮劳力少地也少,要用最少的劳动力换取最大的经济价值,没有水,啥产业也开展不了。”杨亮说:“村里引了水,原来产量不稳定的旱地就能变成产量高很多的水浇地,有了水,维康堂这样的中药材种植项目就能引进来,提高老百姓收入,改善村民们的生活。”

  今年,清亮亮的水引进了村里,杨亮和队员们没有停下脚步,他们正在后沟加紧完善引水工程顺利出水后的后续事宜。

  说起引水,杨亮不肯居功,他说全是“智囊团”的功劳。“省交通厅扶贫6个村,扶贫队员,加上队长任晓军,共22名扶贫队员,大家每周一次小例会,每月一次大例会。”杨亮说:“队员们相互学习,相互鼓劲,一个村等于有22名扶贫队员在出谋划策。”省交

  殷殷寄语

  通运输厅厅长闫晨曦

  工作队员是扶贫工作的一线“实施者”,要把项目资金用在点子上,要把帮扶措施落在根子上,充分利用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条件,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要求,集中力量,狠抓落实,全面完成好扶贫工作,让贫困村的老百姓尽早受益。


(责任编辑:朱洁英)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