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老支书的富民“三问”

2018年12月04日 13:55   来源:青海日报   

  本报记者 咸文静

  1995年,靠着牛羊贩运的买卖,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哈勒景蒙古族乡哈勒景村的拉毛扎西已经成了村里的致富能手。不仅自家的生活条件得以改善,跟他一起经营的兄弟几人也都有着不错的收入。就在此时,乡上的老书记贾德志找到了他,希望他能接过村支部书记的接力棒,带领村民们一同发展。

  “我没啥文化,恐怕当不了带头人。”拉毛扎西有些犹豫。

  “不怕没文化,关键是要有能力!”贾德志坚持道。

  就这样,这个年轻人担起了带领村民发展的重任,可此时,村里实行牲畜分户经营没几年,畜牧业生产基础相当薄弱,基础设施非常落后。

  “那时候真是困难呐!想要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少。”拉毛扎西长叹一声,将岁月的镜头拉回了20多年前。

  一问:村里最大的短板在哪里?

  发展的“短板”在哪里,拉毛扎西比谁都清楚。

  出行难——那是1998年,村民公保和家人一起开着拖拉机拉着帐篷准备搬到冬窝子。窄窄的山路崎岖难行,突然间,拖拉机翻倒在路边,一家人险些送命。

  吃水难——一到冬天,村外那口井的井水结冰,村民们到3公里外的河里凿下冰块搬回家里。村民们都盼着,自来水通到家里的那一天。

  养殖难——1996年村民的人均收入只有600元,即便家家养羊,可村里能建起畜棚的家庭屈指可数,羊羔成活率、膘情都难以保证。

  为了补齐基础设施这个短板,一上任,拉毛扎西就骑着摩托车去县里和州上跑项目,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寒来暑往,记不清多少次奔波后,一件件大事在村里发生了。

  “1998年,村上两个社通了路,两年后,全村六个社都解决了出行的难题。2条13公里长的人畜饮水管道进了村,还打出了58眼土井。最关键的是,县里的暖棚建设项目也到了我们村。”拉毛扎西说,随着道路、饮水、暖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群众养殖贩运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各家各户的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群众的日子也慢慢有了起色。

  二问:一直搞养殖,收入咋就上不去?

  基础设施逐渐完备后,拉毛扎西有了新追求:怎样才能过上更富裕的生活?

  发展“羔羊经济”!

  此时,随着暖棚的推广,羔羊的成活率稳步提升,一只羔羊的价格能达到90多元,而一只成年羊有时只能买200元到300元。

  “出售羔羊,饲养周期短,成本低,回笼资金快,还有利于保护生态。”即便好处显而易见,但一开始村上的老人并不支持。

  “老汉们思想保守,他们认为5、6个月的羊羔不能卖。为了改变他们的观念,村委会成员挨家逐户做思想工作。最终,想法变了,‘羔羊经济’ 也就慢慢发展起来了,而我们村,也是全乡第一个发展‘羔羊经济’的村子。”拉毛扎西介绍道。

  扎西是村上的贫困户,家里牛羊不多,草场也不多。眼看那十几只羊、十几头牛连草根都吃了个干净,村干部赶忙前去动员。卖了羔羊后,减轻了草场压力,慢慢地,植被也有所恢复。而有了周转资金后,扎西的养殖得以继续发展,收入也逐年增加。

  富了口袋富脑袋。口袋里有了钱之后的哈勒景人开始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每年我们村里都会出几个大学生。为此,村上专门设立了教育奖励基金。考上一本奖励1000元,二本是800元。”拉毛扎西骄傲地说。

  三问:发展之路如何才能越走越宽?

  “羔羊经济”让哈勒景村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拉毛扎西心中又渐渐萌生了牛羊育肥的想法。

  华公保是村上的养殖户之一。一家四口,收入仅靠家里的一些牛羊。按照拉毛扎西的建议,他从其他州县收购牛羊,在自家进行育肥,几个月后转手卖出,少说能赚上千元。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个原本年收入不过万元的家庭,年收入一下子超过十万元。

  2006年6月,村上组建了哈勒景村牧业协会。拉毛扎西跑到西宁等地为协会找信息、做中介,组织会员进行畜产品集中统一销售,当年,协会就组织出售育肥牛羊,实现收入6万元。

  四年后,哈勒景村又在协会的基础上成立了哈勒景赛汗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形成了“支部+合作社”的经营模式,通过对各类农畜产品开展统一销售、集中竞拍等方式来抵御市场风险。

  “合作社通过合理分工、订单销售等方式,不仅提高了牲畜的肉产量,而且降低了人工成本,增加了群众收入。就拿羊毛来说,合作社每年组织全村羊毛竞价销售,每公斤竞拍价格高于市场价格0.5元。”拉毛扎西介绍说。

  从基础设施到发展经济,过去这二三十年间,哈勒景村走出了一条为人称道的致富路。 昔日贫穷落后的小村子如今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几乎家家有楼房,户户有汽车。而这,正是拉毛扎西,这个全国劳动模范和全省民族团结之花想要的答案。


(责任编辑:朱洁英)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