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贵州样本”提振非洲减贫信心

2018年11月19日 15:25   来源:贵州日报   

  本报记者 徐荣锋

  10月28日,来自非洲6个国家33位作家评论员组成的考察团来到贵阳,开启了他们为期一周的多彩贵州之行。

  考察团成员分别来自埃塞俄比亚、冈比亚、加纳、利比里亚、南苏丹、乌干达的重点媒体及文化官员。此次贵州之行,他们的主要目的是采访考察学习中国脱贫攻坚“贵州样本”的经验。

  7天时间里,他们马不停蹄地在贵阳、毕节、遵义、黔东南、安顺的城市、乡村、社区及学校考察,活动结束后,成员们表示,要把这些可以借鉴和复制的经验做法带回国,助推各自国家的减贫事业。

  ■启发

  非洲赴黔考察团表示,贵州减贫和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值得非洲各国学习借鉴,并期待与贵州在旅游、农业等领域能有所合作。

  考察团离开贵州前,本报记者对上述6个国家的代表分别作了专访,受访者分析了“贵州样本”的形成以及对本国减贫工作的启发。

  ◎ 利比里亚记者黑纳·罗伯特 本杰明:

  贵州之行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三点:一是教育扶贫。黔西县职业中学,在这里上学的学生都是免费的,贫困学生在这里可以学习到专项技能;二是易地扶贫搬迁。政府将不适合居住地区的贫困人口搬到城镇,住进漂亮的房屋,不仅如此,还考虑他们的就业,通过培训让他们掌握专业技术来养活自己和家人;三是旅游扶贫。湄潭县的金花村和龙凤村,农民原来种植玉米、土豆,结果每年人均不及700元,开展茶旅一体化后,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中国政府的脱贫经验,值得利比里亚借鉴学习。

  利比里亚有50个县,每个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贫困情况。我们总统2017年上任以后,他就非常重视国家的贫困问题,并定下了一个五年计划,即是从2018年到2023年,五年间国家要从各个方面来帮助人民脱贫,解决儿童上学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以及发展健康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今年,利比里亚已经提出引领贫困人口繁荣富强发展之路的政策。在中国的协助下,利比里亚今年将建高速公路、跨海大桥等基础设施,利比里亚的减贫之路已经开启。

  ◎ 乌干达《新景报》记者穆克霍利·大卫:

  我要为中国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点赞。在黔西县锦绣花都安置点上,政府为贫困人口建好房屋、提供家具,甚至培训他们掌握一项技能,保障他们长久住下来。其次要为湄潭的“茶旅一体化”点赞。那里的人们靠种茶,同时发展乡村旅游,茶旅融合,村民从中受益,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在乌干达最贫困地区的人民每天生活低于1美元,他们没有自己的土地,所以他们不能种植自己的庄稼,水源也匮乏。政府目前对贫困地区采取了三项扶贫措施:第一是推出借贷政策,让贫困人口用这笔资金发展自己的产业。但是许多贫困人口并没有利用好这笔资金,导致创业失败,自己反而是陷入到巨债当中,与推出政策的初衷背道而驰,值得深思;第二是修建公路创造就业机会,让贫困人口参与其中,帮助他们脱贫;第三是将年轻人集结起来,让他们形成一股力量,创办自己的公司,希望起到带动效应。

  这些年来,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技能培训还是信息传播,中国都对乌干达提供了很多帮助,中国和乌干达是最亲密的兄弟姐妹和合作伙伴。

  ◎ 埃塞俄比亚节目制作人米吉那·埃塞亚斯 霍都法:

  贵州之行有三点印象,一是领略到了贵州的美丽城市和美丽乡村,二是中国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三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保存得非常好。中国曾经作为一个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在几代领导人的带领下,现在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我相信,中国在2020年,一定能够全面实现小康。

  贵州之行,我感觉到中国扶贫效果显著,人民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希望埃塞俄比亚政府也能从中学习到中国的经验,推动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

  在埃塞俄比亚的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生活水平低,条件落后,没有网络和道路,政府也一直有一系列计划,想解决贫困问题,比如实施的一项政策,将穷民划分为组,让他们彼此合作生产,以此帮助农民提高收入,第二点是对贫困人口进行调查,对贫困人口不收取任何税收。总之,为了脱贫,政府一直在积极推行一些积极政策。

  中国是埃塞国家发展进程中可靠的朋友,中国一直以来的宝贵帮助,对埃塞实现经济转型并取得今天这样的经济成就至关重要,非常感谢中国给予我们巨大的支持。

  ◎ 南苏丹《朱巴观察报》编辑桑托·吉尔 理查德 威尔逊:

  我觉得首先贵州的基础设施建设得非常好,这是脱贫非常有效的方式;第二是文化遗产与旅游相结合,这让我感觉这是贵州一个独特的亮点。在非洲,我们也有类似的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却没有作为旅游开发,这是非常大的损失;三是龙凤村的茶旅一体化,这是政府极好的措施。

  南苏丹由于内战、战争频发的原因,有很多穷人,而且是极其穷困,国内有一半以上人口在贫困线上挣扎,他们缺衣少食,没有路通到他们家里,没有电没有水,甚至居无定所。目前通常是通过一些国际救援组织给他们援助食物。但这都是暂时的,食物可能几天就吃完了,他们还会继续挨饿。

  目前,中国及一些国家对包括南苏丹在内的一些非洲国家进行援助,建立医院,输送医生,对民众进行免费的医疗,建立工厂,援建铁路等,解决当地人的就业。据我所知,中国已经为南苏丹输送了70名医生,解决了3万病患的医疗问题,输送了1.14万吨食物,这让我们都心存感激。

  贵州的扶贫经验,可以为我们学习借鉴,比如说道路通到各个村,让各个村有电有水。在减贫方面,我们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冈比亚《旗帜报》编辑曼内.阿拉杰:

  贵州多姿多彩,政府的扶贫政策,让这里的经济快速发展。政府有效的政策,非常值得冈比亚学习。我真的很爱贵州,想一直呆下去。

  冈比亚有一半以上的人在贫困线上挣扎,每天生活标准少于1美元,这样的情况让我感到很痛心。我们的新总统是在两年前上台的,虽然采取了许多扶贫措施,但冈比亚目前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面临许多挑战。中国给冈比亚进行了食物援助,并建立公司,比如中石油、中石化等的落地,带动了冈比亚经济的发展和解决了一些就业。我知道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冈比亚每年有许多学生到中国学习,中国也在冈比亚建立了孔子学院,来帮助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学习,我认为教育可以带给年轻人光明的未来。 

  这次来中国,看到中国的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变,我很受触动,希望我们国家有一天也能够像中国这样从贫困走向富强。

  ◎ 加纳记者协会记者汉蒙德·多瑞恩:

  贵州的扶贫工作有三点值得肯定,一是易地搬迁政策。住房在加纳也是很严重的一个问题,底层人民很大一部分收入要用来支付房租,这是一笔很大的负担,有的人甚至没有住房,而中国的贫困人口不但有漂亮的住房,还有就业保障;二是当地政府引导农民发展茶叶经济,这是非常有效的脱贫的手段;三是民营企业参与减贫,如恒大援建了多个项目,这说明中国企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

  这次在贵州看见政府教授贫困人口学习一门求生之计来自力更生,这才是长久帮贫困人口脱贫的好方法。同时,我希望加纳政府在募集资金建安置房上,能够在贵州的经验得到启发。不过,加纳的扶贫机制没有像中国这样健全,减贫的路上,加纳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保障贵州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制度,二是各级领导有力,三是百姓努力勤奋。


(责任编辑:梁木)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