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贫困生认定要保护好隐私

2018年11月09日 10:33   来源:河南日报   

  □丁家发

  11月6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既要做到认定内容、程序、方法等透明,确保认定公正,也要尊重和保护学生隐私,严禁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见11月7日《北京晨报》)

  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他们一定的经济资助或其他救助,彰显了政府部门和学校对贫困生的关爱。然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大都不愿意被贴上“贫困生”的标签,他们渴望在没有嘲笑和歧视的环境下,正常地学习和生活。让学生们当众诉苦、互相比困,等于让他们自揭“伤疤”,极有可能造成心理上的一次严重伤害,而让他们把家庭困难“展现”在大庭广众之下,也很容易引来外界的嘲笑和歧视。

  一些家庭经济条件确实困难的学生,或许就会放弃这种当众诉苦的贫困生认定形式。而少数脸皮厚并非家庭贫困的学生,为了能骗取贫困生经济补助,也有可能虚构其家庭经济条件来秀一下自己的“贫困”。由此可见,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并不能评定出真正的贫困生,还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教育部等六部门出台相关指导意见,严禁贫困生认定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不仅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也切实呵护了寒门学子的隐私和尊严。

  对贫困生的认定和资助,应该根据事实情况进行综合考量,一方面,可以到学生家庭进行实地探访,或通过学生原户籍所在地政府部门协助,调查、核实学生家庭的真实经济状况;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将一部分直接的经济资助,变为间接的救助措施,在校内为贫困生提供一些勤工助学岗位,让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换取报酬补贴生活,既维护了他们的尊严,又实实在在帮助他们解决了生活上的实际困难。此外,对那些恶意提供虚假信息骗取资助的学生,一经核实,学校应及时取消其贫困生的认定资格和已获得的相关资助,并追回资助资金,给予校纪处分,让“假贫困生”无可乘之机。


(责任编辑:朱洁英)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