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没有双手,却是扶贫好手

2018年10月12日 14:26   来源:广西日报   

  本报记者 韦继川 通讯员 李嘉星 蓝 洲

  孩提时一次意外事故,使他没了健全的双手。但他不愿呆在机关里,而是主动请缨到深度贫困村去扶贫。

  三年多时间,他比常人流更多的汗,付出更多的努力,带领贫困户修路打井找水,发展特色产业助增收,赢得了群众的信赖。他也因此被自治区推荐为全国脱贫攻坚奖候选人。

  他叫黄立温,上林县派驻塘红乡古春村扶贫专干。

  1 修路通水“激”活力

  “你是个残疾人,当扶贫专干困难比常人更大,可不要心血来潮。”“我首先是个党员应该到扶贫一线去,其次我有基层工作经验,一定能干好的!”当黄立温的请求获单位同意,县组织部来征求意见时,他态度很坚定。

  2015年春,黄立温卷起简单铺盖,骑着助力车就住到村里去了。

  古春村地处大石山区,是广西“十三五”深度贫困村。住下来后,几乎每天,他都和村干一起在全村10个屯来回穿梭,入户调查,就是为了摸清这个村的底数:建档立卡89户367人,贫困发生率32.65%。

  这里没有公路,山道崎岖。为了修路,他多方奔走,从争取资金、项目,到测量、施工,都要亲力亲为,一年行程1万多公里,硬是骑坏3辆助力车。“翻车算是家常便饭,最险的一次是突然一大块石头从山上滚落下来,就在眼前堵住了整个道路。”他说,曾经有一段路要抓着绳子才能爬上去,有一次被困在中间,等半天遇到有村民路过才得拉上一把。黄立温驻村第二年,全村硬化村道3.28公里,新修村道1.5公里,全村通屯路全部硬化。去年,增修产业路两条,还拓宽村委道路。

  古春村干旱缺水,过去村民靠牛踩池塘蓄水解决饮水,前些年建了水柜但并不起多大作用。驻村时,黄立温还看到村干部用后推车给群众拉水。他发动弄矿庄、下浪庄、古春四队群众不等不靠,自筹资金6万多元打井,找到稳定水源,最后还争取有关单位支持建设4个人饮工程,彻底改变古春村缺水的历史。

  去年,新村委楼、太平庄篮球场建成。眼下文化戏台将动工……

  古春村面貌大变样,群众脱贫致富的热情被点燃了。

  2 石山开出“特色花”

  “我们也想养牛、养羊,但没有人来指导。”黄立温了解到群众发展产业的热情是有的,缺的是引导和技术,要趁热打铁。

  于是,他就请来县畜牧专家,先后举办了养蚕、养牛培训班。紧接着,进行低产桑园改造,争取到县知识产权局扶持“强桑一号”8000余株示范种植,县扶贫办扶持30多万株嫁接大叶桑。今年初,全村改造低产桑田近306亩。发展特色养殖,引进波尔黑山羊,改良本地品种,利用山弄养殖野猪。目前,全村成立黑山羊、香猪、黄牛等合作社8家,规模养殖黑山羊8户,其中贫困户5户。他还引进千头猪场1个,筹建养牛场两个,把山区劣势变成产业优势。

  “有黄专干帮助,我脱贫致富是稳稳的事情了。”在黄立温帮助下,下浪庄村民韦增联建起标准化牛羊圈200多平方米,引进波尔黑山羊,改良本地品种。与此同时,塘歪庄村民蓝子因为黄立温联系县养殖协会、县科协扶持,也利用山弄养殖30多头野猪,并成功注册香椿鸡和石山年猪两个商标。

  以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是一个“空壳”。去年10月,村里成立村民合作社,在上级的支持下,投资20万元引进“一竹五品”竹鼠养殖项目;投入50万元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投入77万元建成1100平方米的工厂化养蚕基地。集体经济从此有了根基,2017年有了第一笔2.59万元的收益。

  3 将心比心付真情

  “感觉太丧气了,做什么都不成功。”残疾村民蓝喜民一家,除了一间破旧的房子外,几乎什么都没有。以前,曾经养鸡遭遇鸡瘟损失了一大笔钱,后来又想养牛时发现周边的土地都是其他村民的,根本没地方放牛。再后来干脆种玉米,可还没等到收获就被山上的猴子吃光了。了解情况后,黄立温认为养牛比较适合他,于是找来周边村民商议腾出一块荒地给蓝喜民一家养牛。随后,黄立温发动周边群众和党员干部,在半山腰给蓝喜民建了一个牛圈并集资买回一头母牛,去年还产了两头牛崽。

  “自己是残疾人,更能体会他们的难。”全村60多位残疾人最让黄立温牵挂。他积极争取后盾单位支持,拨款每户6000元扶持残疾人发展产业。古春四队的韦文义养羊从37只起步,最多达到150只。同时,争取党员扶残温暖同行项目,扶持2户每户2000元;阳光基地扶持残疾人养鸡,1户发放鸡苗70只……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大家合力就能办成很多事。”黄立温四处奔走,建设妇女儿童之家,落实资助孤儿、特困生。他自己也为孤儿、残疾人子女和困难群众捐款1万多元。

  “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怎么能半途而废呢。”原本今年换第二批驻村工作队,黄立温可以选择离开,但他却向组织请求留下来继续干,原因是已脱贫37户160人,移民搬迁33户需要继续跟踪观察。另外,他最牵挂的是尚有52户贫困户,今年内准备认定摘帽15户,剩余的贫困户都将在明年全部实现脱贫,该村也将脱贫摘帽。

  他没有健全的双手,却有扶贫的执着,是一把扶贫的好手!


(责任编辑:朱洁英)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