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科学援疆、真情援疆、促进民族团结的江苏实践

2018年09月25日 10:54   来源:新疆日报   

  □文/图苏伊

  “万人帮万户、共同奔小康”,“组团式”教育援疆、技术人才“银发援疆”,引导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赴内地转移就业,“镇村结对”小援疆……江苏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自从2016年年底进入伊犁河谷以来,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真情帮扶、科学援建,助力受援地贫困群众脱真贫、真脱贫,各项工作扎实到位、特色创新,努力把援疆工作打造成民族团结工程、富民固边工程,为开创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新局面,打造“塞外江南”新伊犁不断注入江苏力量。2017年年底,在有关部门对援疆工作绩效综合考核评价中,江苏省对口支援伊犁州前方指挥部名列前茅,并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先进集体”“旅游客源援疆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援疆扶贫在行动精准发力脱真贫

  江苏援伊前指紧盯受援地2个国家级贫困县、148个贫困村、5个贫困团场、6个贫困连队、47540户174938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实施扶贫专项行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扶志扶智多管齐下,助力受援地打赢脱贫攻坚战,近年来帮助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7873户、63404人脱贫。

  2017年4月,江苏援伊前指启动“万人帮万户,共同奔小康”援疆帮扶活动,广泛动员江苏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职工和社会爱心人士,开展扶持创业就业、发展生产、就医就学、帮扶生活等多种形式的扶贫济困活动。今年5月,江苏援伊前指再次召开援疆扶贫镇村结对暨“万人帮万户,共同奔小康”推进会。截至目前,江苏省700多家企事业单位、7000名爱心人士,捐资捐物价值7300万元,帮扶贫困家庭1万多户、3万多人。江苏援疆干部人才与667户贫困家庭结成对子,募集捐赠物资价值360多万元,想方设法帮助贫困户脱贫。

  巩留县阿尕尔森镇的农民艾本纳帕斯想养牛,却没有发展资金。巩留县委办公室原主任安玮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反馈给江苏省张家港市检察院检察长蔡蔚。随后,蔡蔚出资1万元帮助艾本纳帕斯发展生产,安玮又与同事自筹5000元帮他盖起了牛圈。

  “现在我已经养殖了7头牛。”增收脱贫后的艾本纳帕斯说。这是张家港援疆工作组策划“1+1帮1”帮扶模式的缩影。“1+1”是指张家港800名爱心人士与巩留县800名党员干部,共同结对帮扶巩留800户贫困户,帮扶资金达400多万元。

  武进援疆工作组将85%以上的援疆资金用于帮扶尼勒克县脱贫摘帽,并实施“同心同愿,同奔小康”特色援疆工程,争取后方派出单位850名领导干部职工,定向结对帮扶尼勒克县1050户贫困户,捐款捐物价值1191万元。扬州援疆工作组利用微信朋友圈,开展爱心羊羔领养活动,创新“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帮助5个贫困家庭增收3.7万元。

  江苏省第九批援疆工作组来到伊犁一年多来,在援疆扶贫方面创新不断,可圈可点:江宁援疆工作组筹集300万元“千人携手、同奔小康”扶贫帮扶基金,镇江援疆工作组创建“5000亩盐碱地光伏滴灌+土壤改良+订单农业”扶贫模式,泰州援疆工作组设立“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乡村蔬菜销售合作社,南通援疆工作组带动贫困群众发展增收脱贫的智能温室花卉产业,徐州援疆工作组创建扶贫创业基地,南京援疆工作组推出农贸市场就业扶贫项目等,为受援地各族群众早日脱贫提供了内生动力。

  “助力伊犁州和兵团第四师、第七师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江苏援疆工作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我们会始终把支持受援地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援疆工作的首要任务,精准施策,持续用力,确保受援地同江苏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江苏援伊前指总指挥、伊犁州党委副书记潘道津说。

  为此,江苏援伊前指坚持将援疆项目资金最大限度地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倾斜,围绕贫困群众最关心、受益最直接、需求最迫切的问题展开精准帮扶,实施援疆扶贫项目207个,安排援疆资金17.14亿元,占援疆总资金47%以上,全力以赴助推受援地脱贫攻坚。

  江苏援伊前指还协调省属高校投放1139名扶贫定向伊犁州招生计划,安排4700多万元援疆资金资助到内地就读的贫困家庭大学生(每人每年6000元)。各援疆工作组组织后方公益慈善机构来伊犁州帮助贫困学生,牵线江苏企业家和企业捐资助学,全程帮扶。

  倾力投入惠民生“镇村结对”奔小康

  江苏援伊前指近年将80%以上援疆项目资金投向民生和基层,2017年,共安排援疆资金18.12亿元,实施八大类327个援疆项目;2018年安排18.12亿元346个项目。重点解决了受援地一批水、电、路、气、房以及教育、卫生健康等各族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问题;建设安居富民、定居兴牧房4.53万户,新建和扩建中小学(幼儿园)43所、教育配套项目58个,实施县乡村三级卫生健康服务基础设施标准化项目39个,帮助补齐了民生短板。

  伊车嘎善锡伯族乡喀拉塔斯村,是一个位于霍尔果斯市天山脚下的村庄,牧民由于居住分散且远离居民区,通往牧民家的道路多年都是简易的土路,一到雨天道路就泥泞不堪,车辆和人员都无法通行。2017年以来,苏州援疆工作组想方设法运用自有经费,帮助该村解决资金缺口,为村民铺建起平坦路、通上了自来水,全力打通改善民生、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镇江援疆工作组发动后方力量对口帮扶第四师18个团场、4个社区共772名困难职工和困难学生,2017年向第四师困难职工、学生发放帮扶金、助学金350万元,并设立20万元的“王华教育基金”帮扶困难学生。南京援疆工作组今年投入200多万元,兜底解决伊宁市贫困户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保障问题,以及贫困户重大疾病救助、特殊家庭幼儿生活保障等,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连云港援疆工作组重点推进霍尔果斯市10所农村幼儿园项目建设,并投入600多万元建设安居富民房。淮安援疆工作组安排1500万元用于建设少数民族连队创业园。镇江援疆工作组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建设36团农产品交易中心等项目。

  江苏援伊前指还安排援疆资金2.07亿元,实施村(社区、连队)党组织阵地建设项目176个,支持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教育中心、文化站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苏伊两地“镇村结对”机制的确立,成为推动受援地脱贫攻坚、民生改善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有利契机。江苏援伊前指不断深化拓展“镇村结对”活动,用“小爱心”融汇“大团结”,以“小援疆”凝聚“苏伊情”。江宁援疆各工作组在基本实现结对共建全领域覆盖的基础上,还拓展村(社区)结对共建范围,组织后方村(社区)与特克斯县19个村(社区)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江阴市长江村和新桥村与霍城县惠远镇央布拉克村结对共建,长江村、新桥村先后援助60万元和10万元帮助其发展乡村旅游,助推央布拉克村荣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盐城援疆工作组组织盐城企业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29个贫困村进行“村企结对”帮扶,牵线南京大学苏州校友商会与该县爱新舍里镇郎喀村“村会结对”共建。

  据统计,江苏省114个优强乡镇(街道)、212个村(社区)目前已分别与受援地111个乡镇(团场)、145个薄弱村(社区、连队)结对共建,通过交流互访、项目资金支持、引进先进经验和理念等方式,帮强组织队伍、帮促就业富民、帮建先进文化、帮增发展后劲,帮扶资金4000多万元,年内将实现伊犁州148个贫困村和兵团第四师、第七师6个贫困连队结对全覆盖。

  产业援疆促就业主动作为见实效

  新疆中超新能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是以新能源电缆硏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主的江苏援疆企业。在该公司生产车间的一台机器前,艾力西力·艾孜哈尔正在教徒弟操作设备。

  来自霍城县兰干乡中心村、现担任机长的艾力西力是第一批进入该公司的员工,至今他已带过3个徒弟。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在江阴市工作组的大力推动下,二期工程上马后,还能为霍城县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

  江苏援伊前指把发展产业促进就业摆在突出位置,深入拓展苏伊两地产业合作、劳务协作空间,加快打造一园多区模式的伊犁(江苏)纺织服装产业园,设立6000万元产业引导资金,组织开展百余场招商活动,协助建立内地招商点,推动东部省份以纺织服装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受援地转移,实现签约项目258个,协议投资306亿元,其中落地181个,增加就业岗位19300多个。

  为了帮助受援地纺织服装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南通援疆工作组“筑巢引凤”建设伊宁县轻纺产业区,已建成家纺服装产业园一期5万平方米15栋标准化厂房,8家企业入驻,吸纳4000多名各族群众就业。徐州援疆工作组支持江苏金昇、天虹等企业技改升级,预计今年内可实现年产纺纱132.65万锭,带动4890多名群众就业。

  江苏援伊前指还着力提高受援地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牧民增收。盐城援疆工作组引进推广稻蟹共作、龙虾养殖等新技术1000多亩,带动200多户农户增收。泰州援疆工作组在昭苏县大力推广效益比较好的中药材种植,支持郁金香种球培育,帮助拓展马产业市场,取得了明显成效。江苏援伊前指连续两年组织受援地100多家企业参加“中国—亚欧博览会”、“江苏农洽会”、“西洽会”等大型展会,各工作组举办各类招商推介活动,实现签约项目100多个,金额近50亿元。同时,加强农超对接、电商合作和农产品购销合作,建立南京市雁南莊新疆伊犁农牧产品体验展销中心、伊犁特色农产品(连云港)展销中心、南京江宁新疆特色产品智能无人超市、巩留采购联盟+第三方服务商+张家港销售联盟等O2O合作销售模式,推动伊犁农业龙头企业精准对接金鹰、苏果超市,支持受援地名优特农副产品进入江苏市场。

  不只是为纺织服装产业和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江苏力量,江苏援伊前指还安排1600万元,支持开通伊宁—上海、伊宁—天津、伊宁—喀什等10条旅游新航线;投入援疆资金帮助建设旅游公厕等公共基础设施,合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促进农牧民灵活就业、增加收入。在全国重点城市开展宣传推介活动200余场,在江苏13个地级市集中开展“塞外江南·美丽伊犁”推广周活动;组织开展“十万江苏人游伊犁”活动,2017年组织各类赴疆旅游包机团105架次、旅游专列21列,30万人次江苏游客游伊犁州和兵团第四师、第七师,今年年底有望突破50万人次。

  为了促进受援地富余劳动力前往内地转移就业,江苏援伊前指精准确定转移人员,精准落实就业岗位,精准跟进服务管理,以长期稳定就业为导向,输出一人、培训一人,加大转移人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律常识以及“订单式”岗位技能等培训力度,努力形成出得去、稳得住、管理好、能致富的长效机制。目前,前指协同伊犁州直各县市已成建制转移2922名富余劳动力到江苏等内地企业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33人。

  盐城援疆工作组先后组织6批381名少数民族群众到盐城荣威集团就业,并设立“察布查尔转移就业基地”和“察布查尔车间”。江宁区援疆工作组协助打造江宁—特克斯“劳务输出合作基地”和“转移就业培训基地”,计划3年转移1000名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常州市武进区今创集团专门拿出一幢楼,方便40名尼勒克县转移就业人员集中居住,并每人每月发放4500元实习工资,为他们安心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组团援疆“传帮带”持续用力重“造血”

  2017年10月27日13时22分,当江苏援疆医生樊继泷走出手术室的时候,霍尔果斯市伊车嗄善锡伯族乡赤哲尕善村患者阿米娜·依克木江的丈夫紧紧握着他的手,感激地说:“感谢樊医生,谢谢援疆干部救了我妻子的命。”

  江苏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实行“组团式”援疆,把江苏教育、卫生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先进理念注入伊犁州,为伊犁州发展稳定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是江苏智力援疆的成功经验。

  江苏创新医疗“组团式”援疆模式,将对单个医院拓展为对整个卫生健康系统的组团援疆,80名援疆医疗专家在受援地统一调配,广泛开展业务交流、技术指导、讲学示教等工作,2017年以来,累计接诊7.58万人次,实施手术4912台,抢救急难重症患者1789人次,引进新技术172项,举办讲座98期,培训医护人员1.11万人次,“1+X”模式师带徒164人。伊犁州妇幼保健院顺利通过三甲医院评审,伊犁州友谊医院建成新疆首个多民族先天性心脏病核心家系标本库,成功打造一批品牌专科,切实提升了受援地临床技术水平和公共卫生健康综合服务能力。

  伊犁州县市两级32家卫生机构、231个重点科室还分别与江苏省、市对应医院和科室建立对接交流机制,建设远程诊疗中心,实现医疗资源互联互通。同时,通过“团队对团队”“科室对科室”,以及“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医疗“组团式”援疆的“传帮带”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完善。今年,在江苏省卫计委的大力支持下,已引进江苏顶级专家团队6个36人,在伊犁州直建成心脏大血管病诊疗、临床生殖医学等6大中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17项技术填补伊犁州空白,越来越多的疑难危重症患者享受到了江苏优质医疗服务。

  江苏省教育“组团式”援疆同样成绩斐然。南京师范大学、盐城师范学院等江苏高校与伊犁师范学院合作共建,培训提升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适岗能力。各工作组共募集图书80余万册,价值1900余万元,全面改善各族孩子的阅读环境和质量;新增结对共建学校162所,总数达608所,占到受援地学校的56.6%;选派80名优秀骨干教师到伊犁州任教,招募196名应届毕业生签约充实教师队伍,组织省属高校10名研究生和148名本科生来伊犁州顶岗实习支教,并借助“远程在线课堂”等网络途径,成功“嫁接移植”江苏教学经验。今年,江苏选派320名优秀骨干教师,到伊犁州和兵团第四师、第七师任教,进一步扩大教育“组团式”援疆覆盖面;继续支持办好11个新疆内地高中班、3个中职班,遴选伊宁市第八中学等6所高中挂牌南京晓庄学院优质生源基地,选派235名优秀学生到江苏重点初高中学习。江苏职业学校与受援地17所职业学校结对全覆盖,在师资、设备、学科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帮助培养“双师型”教师51名。安排1.14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培训实用技术,组织460名未就业大学生到江苏实习培训,提升就业创业技能。

  2017年以来,江苏援伊前指围绕受援地稳定改革发展所需,持续加大实用型、紧缺型人才培养和选派力度,实施了人才集聚、素质提升、民生就业、医教惠民、强基固本“五大行动计划”;“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通过就地集中培训、技术指导,以及到江苏挂职锻炼、参观学习等方式,每年帮助培训党政干部、创新创业人才、公共服务领域人才和基层党务工作者近10万人次,变“输血”为“造血”。2017年组织1200多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乡镇党组织委员分期到江苏轮训,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书记的能力素质和基层党建水平。

  各援疆工作组智力援疆也是亮点频现。江阴援疆工作组开展“百千万”(百名党政管理干部能力提升、千名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万名基层干部素质提升)计划,累计帮助培训当地各类干部人才1.15万人次;徐州援疆工作组成功将徐州城市管理成熟模式和经验植入奎屯城市管理,推动奎屯城市管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奎屯城管局被国家住建部表彰为“全国城市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扬州援疆工作组实施“领导干部名校提升工程”,组织新源县领导干部到北大、清华等一流高校培训。

  江苏援伊前指还大力实施柔性引才公开招募工作,组织教育、医疗、科技等领域退休专家“银发援疆”,进一步增强人才支持力量。2017年柔性引进各类紧缺专业技术人才766人、10名“放管服”改革专业人才,有力助推了伊犁州改革发展。2018年计划柔性引进城市规划、园区发展、旅游服务管理等领域紧缺人才645名,目前已到位420名。

  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团结一家亲

  “这次南京之行,让我看到了很多在新疆没有见过的东西!”来自伊宁市的吐玛热斯·阿布都热合曼小朋友回忆起夏令营的过程津津乐道,“我在海底世界认识了很多海洋动物,还去了南京博物院、天文台……”每一个地方都让她流连忘返、记忆深刻。为进一步增进苏伊两地青少年间的友谊,以“牵手未来·相伴成长”为主题的南京·伊宁青少年手拉手活动再次在今年7月拉开帷幕。参加活动的青少年通过这次“民族一家亲”夏令营活动,打开了视野,开拓了思想,体验到不同的文化,苏伊两地小伙伴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手拉手,心连心,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架起民族间的友谊之桥。

  “把对口援疆工作打造成加强民族团结的工程”,是江苏援疆工作的重要遵循。江苏援伊前指充分发挥对口援疆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营造江苏、新疆各族人民一家亲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江苏援疆干部人才与受援地各族干部群众交心交友、交往交流交融,用实际行动把一粒粒忠诚奉献、团结交融的种子播撒在伊犁州大地上。

  江苏省高规格组织省党政代表团到新疆共商援疆大计,高位推动援疆工作。各支援市(县、区)及企事业单位,与伊犁州直各市(县)、兵团第四师、第七师各级党委和政府及相关部门常态化交往互访,考察合作,共同推进援疆工作。2017年以来,江苏省先后有10多位省领导,120多名市(县、区)和省直机关部门领导,260多个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来新疆考察调研,对接交流援疆工作。今年8月8日,江苏、伊犁州两地66对企业党组织“喜结连理”,结对双方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通过组织联建、队伍联管、产业联动、人才联育、资源联用、品牌联创等措施,将党组织结对共建与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工作深度融合,帮助伊犁州的企业实现“党建强、发展强”目标。

  同时,江苏援伊前指组织100多名伊犁州及兵团第四师、第七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代表、爱国宗教人士代表、优秀青年代表、村级少数民族干部代表开展“四个江苏行”活动,开展江苏、伊犁州少年儿童“心连心、一家亲,手拉手、齐步走”主题活动,实施张家港巩留“心连心一家亲”、武进“牵手尼勒克·同行援疆路”、淮安七师团县融合“六个一”工程等一系列特色活动,搭建起全方位交往交流友谊桥梁,让两地更多的群众在经常走动、相互往来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

  广泛开展的经贸、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往交流活动,是江苏援伊前指打造民族团结工程的又一着力点。南京大学等高校专家教授和中小学骨干教师100多人先后来伊犁州讲学考察;江苏省中医院等医疗机构200多名高精尖专家来伊犁州技术交流;江苏省杂技团等艺术团体来伊犁州文化演出,并组织伊犁州歌舞团到南京、常州和盐城三市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公益巡演活动,两地艺术家共同唱响民族大团结主旋律。南京援疆工作组组织伊宁市少儿艺术团参加南京2018年中国非遗春节联欢晚会演出;江阴援疆工作组深入实施“林则徐家风馆”等文化润疆工程;扬州援疆工作组举办“细君公主回扬省亲”活动,在扬州市建设细君公主文化园,充分展现两地友谊深厚绵长,各族人民团结友爱,中华文化认同源远流长。

  江苏援疆干部人才积极参加“民族团结一家亲”、民族团结联谊以及驻村入户等活动,与1300多名少数民族群众结对子、认亲戚、交朋友,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尽最大能力争取人心、凝聚人心,强化各族群众“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思想,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责任编辑:朱洁英)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