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23万人的荒原求生,不是游戏是奇迹!

2018年08月08日 14:0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银川8月7日电(记者于瑶 刘海)地处宁夏中部的红寺堡区曾经是生态十分脆弱、荒漠化严重的地带。20年来,这里经历了从一片荒芜到风光旖旎的生态嬗变,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生态扶贫移民集中区。

  在红寺堡城北,一道10万亩的生态屏障巍然挺立,顽强阻隔风沙侵蚀。站在绿树成荫的生态公园顶端,郁郁葱葱的林带向远方延伸,一株株云杉、国槐、新疆杨长势喜人,面积400多亩的紫光湖波光潋滟,不时传来喜鹊的叫声。

  “红寺堡东、南、西边都有村庄,唯独北边是荒漠,城北防护林体系的建成,有效减弱了城区的风力。”红寺堡区林业局林综中心主任梁宝银给记者介绍着生态防护林的构成,近处是生态林,远处是苗圃,更远处的是经果林……

  这位从事生态建设近20年的林业人,见证了红寺堡“沙丘起高楼,荒漠变绿洲”的翻天覆地变化。“20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森林覆盖率不足5%的不毛之地,连只麻雀都难找,每年沙尘暴达20多次,真的是‘一碗面里半碗沙’。”梁宝银回忆道。

  地处毛乌素沙地前缘的红寺堡,年降雨量不足300毫米,蒸发量却超过2000毫米,2000多平方公里戈壁沙丘纵横,一度成为军事训练靶场。1998年,黄河水淌进这片沉睡的土地,生活在“苦甲天下”的宁夏南部山区23万群众迁移至此,形成了我国规模最大的生态扶贫移民开发区。

  没有哪个地方像红寺堡那样迫切,需要种出一片绿来。为了改变脆弱的生态环境,当地以“生态立区”为发展战略目标,按照“南保水土北治沙,扬黄灌区林网化”的思路,大力推进灌区绿化,加快生态林业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构筑绿色屏障。

  “其他地方是人造天养,红寺堡是人造人养,不少地方还要用水车灌水,每种活一棵树都不容易,生态建设成本高。”红寺堡区委书记丁建成说,但我们一直坚持不懈,从2010年以来,年均投入过亿元作为林业建设资金。

  能灌水的地方,大力发展经济林带;不能灌水的地方,就大面积种植柠条等耐旱作物。红寺堡坚持“宜林则林、宜封则封、封旱并举”原则,森林覆盖率从20年前的不足5%,增加到现在的10.3%,每涨一个百分点,就要增加成林面积4万亩。

  被红寺堡人亲切称为“母亲山”的罗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休养生息,如今已有森林面积9.2万亩,野生动物种群增加,成为宁夏中部干旱带上的水源涵养中心。

  走在罗山脚下,眼前平畴沃野,阡陌纵横的葡萄架令人心旷神怡。葡萄、枸杞、黄花菜等产业,是20年来红寺堡立足水资源短缺实际而重点发展的。

  如今葡萄成为红寺堡的支柱扶贫产业,通过不断推进“全产业链”发展,目前已培育形成东方裕兴等40多个葡萄酒品牌,年生产葡萄酒900多万瓶,产值达4.5亿元。

  红寺堡23万群众来自四面八方,文化背景不同,生活习俗不同,融合难度大。移民区不仅要物质脱贫,还要精神脱贫,振兴乡村文化,让黄土地里也能长出文化“庄稼”。

  如何树立移民区的文化自信,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我们把‘村’作为文化活动的主阵地,持续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64个行政村都建了文化服务中心。”红寺堡区文化馆馆长马宏志说,通过采取摸清底数、缺什么补什么和一村一策的措施,能够使村文化服务中心与周围民居很好地融为一体。

  乡村大舞台、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以及成套的文化器材、体育健身设施已经成了红寺堡所有村的“标配”。红寺堡还搜罗当地有一定名气的文化人,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建立以社火、剪纸、书法绘画等“户”一级的文化大院,开办的“泥土书香读书社”、农民阅读节等深受群众喜爱。

  “文化是最好的润滑剂,通过不断提升当地群众对红寺堡的认同感、归属感,不管来自哪个地方,现在都是红寺堡人,都是为了脱贫致富。”丁建成说,要充分体现文化的传承性和包容性,使“感恩、包容、创新、奋进”的红寺堡精神不断深入人心。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