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30年减贫594万人,毕节试验区是如何做到的?

2018年07月27日 09:4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贵阳7月26日电题:30年减贫594万人——来自我国唯一开发扶贫试验区的报告

  新华社记者胡星、骆飞

  中国扶贫看贵州,贵州扶贫看毕节。

  30年前,面对“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的恶性循环,中国在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腹地建立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

  30年来,采取一切有利于消除贫困落后的措施,毕节试验区从人与自然的“对抗”,逐步走向“共赢”,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94万人,森林覆盖率提高近38个百分点。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3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下,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推动毕节试验区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生动典型。

  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春堡镇垭关村农民张祥印在放牛(2015年11月14日摄)。张祥印是当地的贫困户,年均纯收入只有一千多元。2015年,七星关区推出精准扶贫套餐,张祥印选择了养牛,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新华社记者欧东衢摄

  山穷水尽怎么活?

  1985年,18岁的农民张安福和父亲为了全家人的生计,在赤水河边开荒种玉米。山坡上辛苦犁出一层新土,大雨一来就冲进了滚滚的赤水河,3亩地,冲走了1亩多。好不容易保住一点土,伏旱50多天,种出的玉米不灌浆,还不够吃半年。

  “坡下流淌赤水河,半坡人家没水喝,久晴人畜都口渴,多雨薄土滑下坡。”30多年后,张安福还记得那时的顺口溜。他带着记者来到一处土壤已板结的山沟说:“当年村民在这里开荒,一层一层挖,一层一层冲,到最后挖不动了,就剩这‘和尚坡’。”

  张安福所在的村子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清水铺镇,当年叫“南关村”。全村人均纯收入不到200元,温饱没解决,水土流失却越来越严重,当年村民无奈自嘲:“南关南关,年年过难关。”

  在张安福上山开荒这一年,毕节市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的贫困状况令人震惊。今年96岁的海雀村村民安美珍回忆道,那时候多户农家断炊,自己家里4口人只有3个碗,一年要缺盐3个月,终年不见食油。

  这就是当年的毕节。经济实力弱,人均GDP仅288元;人口增长快,“多子多福”是很多人长远生计的唯一出路,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19.91‰;人民生活苦,人均粮食不足200公斤,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184元;生态环境差,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52.6%,每年外泄泥沙6900多万吨。

  山穷水尽怎么活?毕节陷入了“越穷越生、越生越垦、越垦越荒、越荒越穷”恶性循环。这里又是长江和珠江上游的生态屏障,贫困“综合症”还威胁着更广的范围。

  以海雀村为代表的毕节极贫现象,很快得到了中央高层的重视。

  1988年6月,国务院同意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这一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第10个年头。

  把贫困地区的贫困、生态、人口问题统筹考虑,制定完整的治理方案并在大范围实施,在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没有先例可以参考。

  一场前无古人、目光长远的反贫困试验在乌蒙山深处开启。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