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合力攻坚,消除文化贫困“死角”

2018年07月12日 14:31   来源:青海日报   

  对贫困地区贫困根源的认识,许多人更多地着眼于经济上的贫困去找原因,似乎只要有大投入、大扶持,贫困问题就会得到解决,长期以来,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其实不然,大量事实证明,贫困地区的经济落后和贫困与观念的落后、文化的贫困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不从改变观念和文化建设入手,贫困地区贫困面貌的根本改变将是一个不现实的问题。

  作为西部欠发达多民族省份,青海扶贫任务重、难度大,文化建设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对此更应从贫困群众的精神和文化生活中找寻扶贫攻坚的动力源泉,调动和激发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近年来,我省积极促进文化产业和服务供需有效对接,挖掘和用好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筑牢文化小康供给基础。建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整合利用设施资源,夯实文化小康硬件平台。精准推进文化扶贫,发挥文化对发展的促进带动作用,补齐文化小康工作短板。大力培养文化骨干和乡土人才,巩固文化小康人才支撑。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文化部门合力攻坚,力争为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消除文化贫困“死角”。

  以发展文化产业、打造特色文化、培育新兴文化为重点,不断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主打非遗牌,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主打融合牌,推动文化与旅游、农业、科技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实施“文化+”“互联网+”行动,在增强贫困群众对自身特色文化的自我觉醒、重新认知与文化自信的同时,让文化产业成为攻坚拔寨撬动致富的杠杆。

  全面推进贫困地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在去年试点建设的基础上,向全省广覆盖和综合实用高效推进。依托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教育,提高贫困群众文化素养,帮助贫困群众掌握实用技术。

  加大“三区”人才建设中贫困村人才培训力度,深入贫困村挖掘培训文化人才,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加强文化产业带头人的培训,带领更多农牧民群众通过文化产业致富。

  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不可能一年两年见效,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明显效益。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