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现场观摩研讨会侧记:合力构筑脱贫攻坚主阵地

2018年07月05日 11:48   来源:贵州日报   

  7月3日,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现场观摩研讨会观摩代表一行,到黔西县杜鹃街道大兴社区、林泉镇海子村,贵阳市观山湖区世纪城社区、碧海社区,对全省讲习所典型进行实地观摩学习,了解新时代讲习所如何在贵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自去年10月以来,全省共创建2万多个覆盖城乡的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开展讲习15万场次,受益群众1500万人次,取得显著效果,促进了社会共识的形成,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整合能力,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讲出成果:讲政策授技能助力产业发展

  走进黔西县林泉镇海子村生态农业园,猕猴桃种植基地里猕猴桃树上已挂满果实,农技专家讲习员罗红卫正在给种植户讲解如何给果树修枝、施肥。

  林泉镇党委书记罗成介绍,海子村通过讲习所向广大村民讲解农村“三变”改革经验,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到企业或合作社,每年每亩土地保底分红500元,并以每3年10%的速度递增。

  如今,猕猴桃种植基地、蔬菜种植基地、李子种植基地……一个个产业星罗棋布,这不仅是海子村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带来的可喜变化,也是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助力成果的写照。

  “农民讲习所解决了政策、农业技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促进了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文明。”看到海子村的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金三林发出感慨。

  海子村通过密集举办大讲习活动,广泛宣传了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活理念。还制定了《海子村十条村规》和“负面清单”管理方式,在环境卫生、婚丧嫁娶、文明用语等方面对广大村民形成了约束,呈现了良好的民风民俗。

  讲出境界:以文化人提振村民精气神

  观摩代表一行刚走进黔西县杜鹃街道大兴社区广场上,“文艺进村寨 讲习促脱贫”的文艺演出正在进行,寓教于乐的情景小品,颂党恩、感奋进的红歌演出,赢得在场群众热烈掌声。

  作为黔西县第一批法治示范社区创建点,大兴社区将讲习所与“法治毕节”创建、文明创建等工作充分结合,大胆创新,务求实效,把法律知识带到农民家门口,真正成为启民智、聚民心、推动农民懂法守法用法的大讲堂。

  通过活课堂式集中讲习,在宣讲广场、大舞台、大讲堂上让社区居民在游乐中轻松学习。同时,还聘请专家定期到社区开展知识讲座,现场为群众解答涉及劳动合同、工伤赔偿、继承、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咨询、代办等服务。

  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王宏甲看到这样的场景后,主动走到台上说:“一个村庄是需要精神的,讲习所需要一直办下去,讲习不仅是专家讲,更要农民讲、群众讲,需要每一个人去建设。”

  讲出模式:新形式激发新动能

  在贵阳市观山湖区世纪城社区新时代市民讲习所,通过课堂讲习、流动讲习、网上讲习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利用集中宣讲、分散讲习、专家讲师等不同渠道开展宣讲活动,丰富了讲习形式。

  “我们进行宣讲时,特别注重和群众的互动,社区制作意见建议卡,以课后提、网上集、及时复、实时动的方式搭起了宣讲团与居民间的桥梁。”世纪城社区党委副书记肖兴艳说。

  而在碧海社区,一场群众讲习活动正在进行,群众讲习员依次走上讲台,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悟。“我是一名讲习员也是一名听众,我在宣讲党的政策,传播文明新风的同时,也在不断汲取其他讲习员所讲的知识。”78岁的观山湖区碧海社区讲习员杨光超是一名有着32年党龄的老党员,作为一名群众讲习员,她在宣讲和聆听宣讲中受益颇丰。

  观摩中,江西省委讲师团副调研员谢艳宁一边认真听讲解,一边收集文字材料。她说:“贵州讲习所工作做得比较早,江西也正在推进相关工作,这次到贵州观摩研讨收获很多。”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部教授吕静认为,讲习所架起了政府和百姓的连心桥,看百姓需要什么就讲什么,效果非常好。

  7月3日,黔西县杜鹃街道大兴社区举行“文艺进村寨 讲习促脱贫”文艺演出。

  本报记者    旷光彪 摄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