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扶贫助困,政府要在产销对接上“推一把”

2018年07月05日 10:32   来源:农民日报   

  高杨

  6月25-26日,以“产品出村·助力脱贫”为主题的2018全国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行动在京启动,首场对接活动现场签约超过54亿元,总采购额达127亿元,采购量约252.6万吨。产销对接作用如此巨大。

  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的精准脱贫,产业发展在其中起到基础支撑作用。产业扶贫能带来可持续动力,实现长期稳定脱贫;产业还是其他扶贫政策落地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平台。客观上讲,农产品产销对接是当前产业扶贫的最关键环节。如果产品没销路,前端的生产就前功尽弃,后端的利益联结也无从谈起。更要重视的是,产销对接关系到贫困户脱贫的信心和决心。必须要多想办法,让好产品卖得出、卖个好价钱,使贫困户劳动有收获、付出有回报、生产有效益。

  推进产销对接,贫困地区有自己的困难。一是产地市场体系薄弱。缺少交易场所等必要基础设施,没有形成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市场服务体系,流通“最初一公里”尚未打通。二是流通成本偏高。由于交通、物流等建设相对滞后,农产品往往因成本高而“运不出”,出现“原产地价格低到没人要、市场地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三是市场信息不畅。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信息通道闭塞,导致生产和市场盲从波动,市场需求与生产供应无法有效衔接。四是品牌建设滞后。品牌意识淡薄,缺乏整体规划,特色农产品品牌多、杂、小,多处于“有产品没价格、有特色无品牌”的困境。

  解决这些问题,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摸准脉络、久久为功。在市场机制下,贫困地区由于资源要素贫瘠,单靠市场手段难以吸引优势资源集聚,进而更无法形成有效的资源流动和要素配置,此时唯有注重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重点解决在产销对接上一些基础性的、管长远的设施、机制等。扶上马,再送一程。

  首先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产地批发市场和田头市场建设,发挥批发市场在物流集散、价格形成、信息传播、技术交流等综合性功能;利用田头市场“农民家门口市场”的特性,发挥就近服务农户、减少流通损耗、提高流通效率等优势。同时加快标准化生产基地和仓储冷链设施建设,推进特色主导产业标准化建设,支持贫困地区健全农产品标准体系,加快农业标准化实施。

  其次是加强软件方面的建设。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特色产业市场信息监测与发布,及时为贫困户提供市场政策、价格、供需等信息服务。支持用好“互联网+”,加快发展贫困地区农产品电商,为解决农产品出村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加强贫困地区特色农业品牌建设,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强品牌农产品培育、塑造和宣传推介,打造一批竞争力较强、知名度较高的特色农业品牌。

  最后是加强主体培育和利益联结。加大对带动贫困户特色农产品销售的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重点发展壮大一批脱贫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从政策上想办法,建立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的机制,推动建立利益紧密联结、产销密切衔接的长期稳定的农产品流通渠道,为贫困户持续稳定脱贫打下基础。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