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学良
67岁的赵有福,是国家级贫困县武川县耗赖山乡大沙窝行政村毛黑沟自然村村民。由于患有软骨病多年,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妻子也因智力障碍没法工作,老两口至今还住在已有40年房龄的危房里,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过包扶干部多方协调,赵有福的新房在今年5月中旬开工建设,地址紧邻旧房,看着新房一天天盖起来,赵有福高兴地合不拢嘴。
66岁的韩繁花是武川县耗赖山乡大豆铺村村民,因儿子意外去世,孙子和孙女由其抚养,家庭一年收入6800元,支出将近9000元,且大部分用于2个孩子身上。针对这一情况,党员干部们开展了对韩繁花的帮扶捐助,捐助将持续到2020年,直到2个孩子高中毕业。
这是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委办公厅“突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创新活动载体,抓党建服务三大攻坚战”的一个缩影,取得了“党建促攻坚、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效果。
“我们132名党员干部包扶26户贫困户,所有贫困户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方案、一户一套帮扶措施,确保26户贫困群众全部稳定脱贫。”呼和浩特市委办公厅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陈晓东介绍说。
“没有产业的发展带动,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缺乏产业支撑脱贫也会难以为继”。为此,呼和浩特市委办公厅坚持在产业扶贫上下苦功、细功、真功,致力于彻底拔掉贫困村的“穷根子”。
大沙窝村坐落在阴山北麓,是武川县耗赖山乡的一个普通行政村。全村总耕地面积1.7万亩,其中水浇地1万亩,土质多为栗钙土,偏沙疏松、通气性强,以种植马铃薯、向日葵为主。常住人口190户、457人,2014年全村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79户、192人。去年,大沙窝村的马铃薯出现了严重滞销,平常卖7、8毛一斤的马铃薯,4、5毛依然无人问津。作为大沙窝村的帮扶单位,市委办公厅通过深入调研,最终找出土豆滞销的原因:大沙窝村的马铃薯种植已经陷入了化肥越用越多、土壤越来越弱、质量越来越差、价格越来越低、质量与市场需求不相符的恶性循环。这样重量不重质的做法,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不仅贫困户脱贫成了大问题,很多普通农户、已脱贫户也面临着致贫、返贫的风险。
针对这一情况,他们决定“把培育绿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和种植大户兰军伟的专业合作社合作,用贫困户流转的土地搞有机农业,在大沙窝村集中了100亩水浇地作为绿色无公害马铃薯种植试点基地。同时,办公厅还和碧桂圆内蒙古分公司合作,碧桂园方提供土壤检测、市场推广等支持。在经营方式上,采取“土地流转、集约经营、产值分红”的方式,让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入股,真正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在种植方式上,全程跟踪监督,确保种植过程全部采用农家肥作为肥料,切实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满足市场需求。在帮扶方式上,按照村民流转土地的亩数,从每斤零化肥马铃薯销售金额中拿出2毛钱分红给他们,这样,贫困户在土地流转收入基础上又增加2倍。以赵有福为例,他家的20亩土地流转收入为3000元,零化肥土豆销售分红,按亩产1500斤计算,每斤2毛,可再增收6000元。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我们不仅要为贫困群众‘输血’,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自我‘造血’,坚决防止刚脱贫又返贫现象的发生,努力探索出一条带领贫困群众稳定脱贫、逐步致富的新路子。” 市委办公厅驻大沙窝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郝利忠说。
“市里来的这些干部,不怕苦、不怕脏,带领我们找出路、想办法、干实事,与乡亲们一起劳动、同甘共苦,让我们脱贫信心更足。” 他们的工作得到了村民和村干部的认可。市委办公厅的党员干部自己也不记得已经是第几次来到帮扶贫困村,也不记得是第几次走进贫困群众家中,但他们却清楚地记得贫困户的情况及帮扶措施。他们表示:“我们党员在脱贫攻坚一线受到了教育、锤炼了作风,也让广大贫困群众得到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责任编辑: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