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观察:夯实产销对接基础 提升特色品牌竞争力

2018年06月27日 13:38   来源:农民日报   

  编者按:加强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不仅要促进特色优质农产品更好地卖出去,还要实现产业强起来、品牌树起来,其关键是夯实产销对接的基础。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市场体系的建立完善、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品牌的打造、产销信息渠道的打通,都是基础性工作,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由于基础条件各异,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开展工作的着力点又有所不同。本版选取奉节脐橙、上党中药材、遵义辣椒这三个特色农产品,观察他们如何在产业发展、市场开拓、品牌营销等方面闯出各具特色的路子,带动农户脱贫致富。

  奉节脐橙:把有故事的果子卖给“对的人”

  进入六月,市场上的脐橙多是冷藏果,而在重庆奉节县爽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基地里,枝头仍有脐橙鲜果飘香。“我们种的是‘伦晚’,3月下旬开始成熟,生长期长。”公司负责人王祖国说,这350亩脐橙带动了周边23户贫困家庭稳定增收。

  “脐橙是重庆奉节县低山地带扶贫主导产业,全县有18个乡镇149村7006户贫困家庭正在靠脐橙改变命运。全力打造‘精准发展、精心管护、精深加工、精品营销’的效益橙业,通过培育引导各类经营主体让奉节脐橙成为富民大产业,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目标。”奉节县脐橙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肖功勋表示。

  靠精准营销锁定市场

  2017年,奉节脐橙开园的拍卖会上,奉园72-1母树脐橙拍出12万元高价的传奇为人乐道。这株1972年从江津园艺场引进,历经40年优化选育成为数千万脐橙母树的竞拍豪价是近年来当地政府对奉节脐橙这张“金名片”不断培育、精心管理的结果。

  自2006年注册证明商标以来,奉节脐橙先后斩获中国地理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殊荣。如何将品牌价值转化为果农的收益,确保30万果农持续增收致富,奉节县走出了一条“联动全国、面向全球”的精准营销之路。

  激励市场主体“走出去”搞营销。2016、2017年,奉节县连续出台营销奖励办法,分别筹集1000余万元用于奖励营销经营主体,支持他们赴北京、青岛开展精品营销。

  把大经销商、电商“请进来”。2016年,奉节举办脐橙产销对接会,聚齐了阿里、京东以及全国37家经销大户,将强大的电商平台和完善的物流服务视为拼抢新市场的利器。如今,奉节脐橙下树后,次日就可在上海、北京等全国20余个大中城市上市。

  近年来,奉节脐橙产销“黑马”——山橙时代更是把精准营销做到了极致。“现代农业意味着通过大数据实现信息互通。”公司负责人彭阳介绍,他们引进智能设备,对脐橙进行精确分级。结合大数据,分析各个城市、各类人群的消费需求,为线上线下每个渠道匹配最适合的橙子。公司还让分选工人在果子上贴上自己的漫画头像,消费者也可在明信片上写下想对果农说的话。由此,脐橙不仅可以食用,也承载了果农和食客之间的情感互动,实现了由食品到品牌的跃进。

  好品质的果子赢得好口碑

  2017年,奉节脐橙品牌价值达到26.3亿元,位居全国橙类第一名。“靠的正是金字招牌之下名副其实的好品质。”肖功勋告诉记者,面对近年来上扬的行情,奉节脐橙面积并未大幅扩张。“我们走的是精品化的发展路线。”

  在爽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正在锄草的袁衍香说:“公司不让用除草剂,我们从来都是人工锄草。”

  企业和农户如此“自觉”的背后,有一整套脐橙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支撑。奉节县制定了《奉节脐橙生产管理技术规程》,组织93名果技员入村负责技术落地,引导全县果农标准种植;奉节脐橙品牌建立以授权使用、统一包装、统一果标为核心的溯源体系,实现对产地信息、销售路径、消费者反馈信息的全程追溯。另外,拨付每个种植脐橙的村集体100万元启动资金,用于组建社会化服务队伍以及脐橙人力管护的相关培训。

  “每一颗果子都是果农精心呵护出来的,品质和口感有保障了,美誉度和销路才会好。”肖功勋说。

  用诗意的“真橙”打动人

  奉节脐橙有着令当地人骄傲的历史。早在汉朝,这里的柑橘就被定为贡品。杜甫、李白、刘禹锡、陆游等一大批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万余首传世名篇,奉节因而有着“诗城”美名。“把诗城文化与脐橙产业结合起来,讲好品牌故事,是奉节‘诗·橙’文化、绿色发展的重要内涵。”肖功勋说。

  白帝镇八阵村贫困户朱远贵2015开始在铭阳果业公司从事生产管理,同时以反租倒包的形式种植了5000株脐橙。他家的脐橙今年进入丰产期,利润有七八万元。“我们的橙子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肚子美’。”朱远贵乐呵呵地说。

  铭阳果业负责人孙开洲指了指身上穿的文化衫,“杜甫很忙,非橙勿扰”字样醒目又俏皮:“甜蜜的脐橙,也是诗意的真诚。叫‘肚子美’蹭了杜甫的热点,更重要的是因为奉节的橙子品质优良,保准能让你的肚子满意。”孙开洲笑言。目前,铭阳公司核心示范种植基地规模已达650亩,示范带动1600亩,带动539户发家致富,助力96户贫困户脱贫摘帽。

  据了解,包括铭阳果业在内的全县338个脐橙经营主体对口帮扶建卡贫困户7006户,对贫困户进行生产指导、代为销售,力争人均收入1万元以上。2017-2018年,全县仅脐橙销售收入一项达10万元的果农超过2000户,达20万元的超过400户,果农最高收入达到96万元。

  上党中药材:全产业链上龙头舞

  位于山西省上党革命老区的平顺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特色农产品——上党中药材的核心产地之一。据统计,全县种植和野生抚育中药材面积达到54.56万亩,中药材总产值达到2.38亿元,种植户2.5万户,农民人均药材收入1760余元,其中涉及贫困人口1.58万人。

  该县佛堂岭村素有种植党参的传统,但受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党参种植面积曾萎缩到10余亩。近年来,全村党参种植面积迅速发展到300亩,成了“一村一品一主体”示范村。“主要是振东集团解决了药农发愁卖的难题。”佛堂岭村支部负责人说。

  在新一轮的脱贫攻坚中,以山西振东制药为代表的新型经营主体,在种植基地、中药材加工、中药材仓储物流、新产品研发等环节发力,推进上党地区中药材产业集聚融合,助力产业扶贫。2016-2017年,仅振东制药就帮助平顺县39个村2377户脱了贫。

  建立“企业+”模式

  让农户多途径分享产业红利

  振东制药成立了企业扶贫办,将中药材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探索了“企业+”模式,既努力补齐产业“短板”,又积极履行企业责任。

  在基地建设中,采取了“企业+农户”方式,对核心示范基地,由项目单位给农户发放土地流转金,并对农户支付田间管理费,将种植利润让与农户。对多年生药材,在前几年没有收益的情况下发放预付款。与普通种植户签订收购合同,设立药材收购最低保护价。同时,委托订单农户进行中药材收购,让利给农户,拓宽收入渠道。

  在青羊镇车厢沟平顺县中药材多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过程中,振东制药按照750元/亩/年的标准,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使基地规模由最初的20亩发展到1000余亩,引导农户将车厢沟建成3万亩中药材种植示范沟,惠及农户1866户。其中涉及贫困户240户、基地400余亩,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基地雇工、自主种植三项收入合计实现增收4000元以上。

  在加工环节和仓储环节,振东制药组织农户成立合作社,对中药材,进行产地初加工。提高了中药材产业的组织化程度。此外,振东制药负责提供仓储建设技术指导与建设规范,委托有条件的合作社发展中药材产地仓储物流,公司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让合作社从药材销售、委托收购、仓储物流多方面获得利润。

  建设中药材产业园

  全链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为发挥产业集聚效应,2010年,平顺县中药材产业重点项目——振东中药材产业园落户青羊镇山南底村。产业园建有冷藏库、阴凉库、恒温库、初加工车间、饮片生产车间等,拥有青翘加工一体机、山杏山桃破壳机等5条生产线,集研发、生产、仓储、销售为一体。

  在园区引领下,平顺县以建设GAP、GMP、GSP为核心的中药材规范化全链条产业体系,推进了中药材产业链条化发展。

  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县中药材产业实现了标准化种植,建成野生连翘资源圃、党参资源圃和中药材多品种试验示范基地,严格把关育苗、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各个环节,从23个野生连翘品种、27个党参品种和73个中药材品种中,选育出适宜平顺种植的中药材品种30余个,从源头上保证中药材种源纯正、品质优良。

  同时,还构建起了稳定的中药材企县购销体系和“1部、10站、50个联系点”的三级收购网络,采取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吸收5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力、70余名贫困人口,在中药材购销链上持续稳定获益。实现了规模化仓储,新建恒温库、冷藏库、阴凉库、成品库8万平方米,仓储规模2.6万吨,现储存中药材1.3万吨,成为全国中药材仓储物流基地之一。

  全新的理念之下,平顺中药材产业进入了品牌建设阶段。该县启用覆盖育苗、种植、采收、储藏等各环节的可追溯系统,保障平顺中药材“道地正宗”的品牌形象。发展了特色化加工,带动发展加工企业14家、合作社172家,中药材就地加工转化率达到70%以上,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

  遵义辣椒:大市场揽全球生意

  常年种植辣椒200多万亩,占贵州全省辣椒产量的40%、全国产量的12%,居全国7大辣椒主产区首位……从传统经济作物到支柱产业,在贵州辣椒主产地遵义,辣椒已经实现从卖产品到卖品牌的转变,成为全国辣椒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夯实规模化基地,带更多农户“刨金”

  6月正值辣椒开花结果期。望着自家长势良好的4亩辣椒,正在坡间劳作的播州区鸭溪镇堰坎村精准贫困户罗朝均心情大好。“以前种粮食,每亩纯收入不到1000元。改种辣椒,每亩收入就有2000多元。”罗朝均说,产值增加一倍以上,村里绝大多数都会选择种辣椒。

  可观的经济效益不仅吸引了农民从事辣椒种植。“这几年辣椒种植大户和企业越来越多。”新蒲新区虾子镇村建中心主任、虾子辣椒市场办公室主任娄丹东介绍,上市旺季,一摊摊晾晒着的辣椒,就像一条“红色河流”。

  遵义市农业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辣椒种植农户有14.6万户,规模分布于140余个乡镇,形成了20家辣椒种植企业、123个专业合作社、2686个辣椒大户的产业集群。

  2017年9月,遵义市制定了《遵义市辣椒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该方案提出,到2019年底,遵义辣椒种植面积达到250万亩,其中规模化辣椒基地面积达到100万亩,覆盖农户100万户,带动脱贫人口15万人的总目标。

  做强专业化市场,销售网络沟通内外

  “这个辣椒闻着好香,吃起来肯定带劲。”在虾子镇辣椒市场,山东客商王文清仔细研究着朝天椒,想把好产品带回去。

  据2017年统计,遵义辣椒产品畅销20多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等地区,并出口到10多个国家。遵义虾子辣椒市场正是这一庞大销售网络的中枢。每年,有15万吨的辣椒经虾子市场卖出,销售额破30亿元;围绕市场,遵义发展了近30家规模辣椒制品加工企业和不计其数的加工坊,形成了油辣椒、泡椒、豆瓣酱等七大系列共50多个品种,年加工产值达28亿元。

  “这里不仅有全国各地的辣椒,还销售产自印度、缅甸、韩国、泰国等国的辣椒,实现着‘中国辣椒,集散虾子,买卖全球’。”娄丹东说。

  为了让虾子辣椒做大做强,虾子镇已不满足于实体市场交易。现在,虾子辣椒市场设有虾子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建成了网货供应展示厅、网购体验台、电子商务办公室等功能区,向上加强与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的对接,向下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网店建设、业务咨询和人才培训等服务。

  来到虾子镇的电子商务街,这里的大多实体店都将实体销售、淘宝网购、微信营销结合,运用多种渠道买进售出,将辣椒生意无限延伸。

  记者看到,“虾里红”店前已经堆满等待发出的快递。老板宋加勇说,每天都有二三十个单。为了将生意做大,他专门注册了“虾里红”商标。

  用好互联网云平台,支撑产业升级

  为了让遵义辣椒产业能更好的走向世界,“中国虾子辣椒云”应运而生,这是贵州省“7+N”朵云之一的重要商品追溯云的辣椒板块。云平台既可完成辣椒产品的线上追溯,也能分析我国辣椒市场行情。

  “辣椒云平台的建设和运用,对于辣椒的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提供世界范围内的种植面积等信息数据的分析和服务对辣椒各个环节的生产者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对推动遵义辣椒乃至贵州辣椒的产业化、品牌化会提供很大的帮助。”新蒲新区农牧水利局副局长池军红说。

  据虾子辣椒云负责人张德超介绍,云平台采用物联网应用技术对辣椒种植、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形成产品来源可查,实时监控的系统。同时云平台将各大电商平台数据、政府数据、行业数据、有情碎片的数据进行“块数据”整合,形成宏观统计数据,生成全国电子商务实时交易地图,以此辅助政府对农业政策和市场的调控。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