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从0.9%到绿满山川——陕西榆林防治土地荒漠化工作纪实

2018年06月21日 10:13   来源:人民政协报   

  曾经黄沙漫漫,如今绿意盎然。初夏,乘车行进在陕西榆林市的地界中,随处可见的是一排排苍翠的绿树紧紧相连。只有那偶然显露出的黄褐色土壤底色告诉人们———您还身在黄土高原……

  近日,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陕西省政府主办的第24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在榆林举行,数百位国内外防沙治沙专家齐聚这里,探讨与分享着全球防治荒漠化的经验及成果。

  为何选择在榆林召开本次会议?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给出明确答案:“请各位与会代表看看这里防沙治沙取得的巨大成就,它对全国防沙治沙工作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大家看了以后一定会深受启发,进而继续推动防治荒漠化工作。”

  把绿色推进400公里

  不了解榆林过去的人或许不能体会眼前这片绿色的可贵。

  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榆林,曾是全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

  由于历史上战乱频繁、过度垦殖、气候变化等原因,到解放初期,榆林市仅残存60万亩天然林,林木覆盖率只有0.9%。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每年因水土流失输入黄泥沙高达5.3亿吨,占中上游入黄泥沙量的1/3。

  在“沙进人退”的背景下,榆林城在这一时期曾被迫三次南迁。“山高尽秃头,滩地无树林。黄沙滚滚流,十耕九不收”、“吃糠菜,住柳庵,一件皮袄四季穿”是陕北大地和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就在这样的“底色”上,建国后,榆林人民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带领下,以“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持开始了长达一个多甲子、共同抗击风沙的战争。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展防风治沙试验,到六七十年代集体大规模治理,组织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大会战;从上世纪80年代后连续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系列国家级工程;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展“三年植绿大行动”“林业建设五年大提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60多年的努力结出了累累硕果——

  “目前,榆林的林木保存面积、林木覆盖率分别由建国初的60万亩和0.9%增长到现在的2157万亩和33%。历经一个甲子的努力,榆林人民把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榆林市市长李春临的话语掷地有声。

  对于生活在当地的人民而言,来自周边的变化更为明显——

  “如今空气质量越来越好了,抬眼就能望到绿色。”

  “周边公园越来越多,不仅鸟儿多了,四季景色也丰富多彩起来。”

  市民切身感受背后是亮眼的数据支撑———“十二五”期间全市扬沙、沙尘暴天数比5年前分别减少了26.13%和54.55%;16个城郊森林公园、4条大型防风固沙林带、100余块万亩以上成片林逐步建立起来,初步形成了带片网、乔灌草相结合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470余种野生植物,2000余棵各类古树名木,几十种新引进栽培的绿化植物……这些都在逐步改变着榆林的“底色”。

  “四个坚持”翻开治沙造林新篇章

  追寻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榆林人认为,主要是基于“四个坚持”——

  首先是坚持生态立市,强化政策和资金支撑。

  据李春临介绍,早从上世纪50年代起,榆林就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制定出台防沙治沙、加强生态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的理念,一任接着一任干。

  例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原榆林地区行署就把防治沙害提高到生计所在的高度去认识,实行以人工造林为主,辅之以封沙育林育草,把单一的栽树种草治理推向综合整治。采取以集体造林的方式,组织了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大会战,大力营造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建立肥料、燃料、饲料林基地,因地制宜地发展以木本粮油为主的经济林。在建设过程中,努力保持林业的投资额度,持续推进生态建设。

  第二是坚持机制创新,保证荒漠化防治效果。

  据资料显示,榆林是率先按照“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思路,探索“谁造谁有,允许继承和转让”机制的地区;也是最早实行治理项目和治沙造林项目招投标制,推行“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的地区之一。

  早在1979年,原榆林地区林业局就尝试性地在北部沙区县区给每户划拨三亩到五亩荒沙进行治理,取得了良好成效;两年后,又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开始大范围推广,给每户社员划拨一定面积的荒山荒沙植树造林,规定“谁治理归谁所有,并允许继承”。

  1985年,当地又出台了允许个户承包国有和集体的荒山荒沙的政策,出台了拍卖荒沙、荒滩使用权和在风沙草滩区大力发展民办水利的决定,并积极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承包造林模式,走出了一条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双赢之路。

  如今,让全国人民都熟知的治沙英雄石光银和牛玉琴等一大批治沙造林大户,就是这一阶段涌现出的依靠政策治理荒沙、实现治沙致富的典型代表。至今榆林承包治沙造林万亩以上的大户、企业就有50多家,经营面积100多万亩。

  第三是坚持科技示范,提高荒漠化防治水平。

  由于基底条件差,榆林始终把科技贯穿于防治荒漠化全过程。从50年代起,经过反复试验与摸索,榆林就确立了以生物措施为主,生物措施与机械措施相结合的治沙造林模式,总结出了“设置沙障”“前高挡,后短拉”“四面围攻,拉平沙丘”等技术措施;近些年,通过科技部“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生态恢复惠民工程”、原国家林业局“长柄扁桃推广示范项目”等项目支持,不断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打造出许多在全国赫赫有名的典型和示范工程。例如,榆林与高等院校联合进行丰产栽培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已成功研发出长柄扁桃食用油等产品;积极开展樱桃、油用牡丹、红树莓、花椒等经济林引种栽植试验,取得很好的效果。如今全市育苗面积达10万亩,年产各类苗木8亿多株,苗木花卉产值达20多亿元。

  另一个让榆林津津乐道的经验是“坚持产业带动,实现治沙和治穷‘双赢’”。

  形成生态改善与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

  在榆林城区东南11公里处,有个叫做黄家圪崂村的地方,这个人口只有不到700人的村落,过去被人们描述为“梁上是荒沙、眼前是荒沟”,也被人戏称为“穷圪崂”。

  2007年,该村树立了“以土地为根本、以生态为保障、以旅游为引擎”的新农村建设理念,首先从改善生态、绿化美化人居环境抓起,开展村庄、道路和荒山荒坡绿化,对河道进行治理。几年建设下来,如今全村绿树成荫,山清水秀。

  环境好了,就有了市场。通过开办窑洞农家乐、垂钓和水上乐园等项目,村民的收入逐渐有了提高;不仅如此,他们还从发展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入手,建成了460亩山地苗圃,建设了百亩鲜果采摘园,集中流转了300亩林地发展林下养殖业。

  如今,全村人均纯收入达2.4万元,较2007年增长了10倍,其中林业收入8600元,占到36%。

  距离20公里左右的赵家峁村也不落其后。这个过去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破窑洞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占60%以上,村民人均年收入仅1100元。但随着村里造林绿化和生态改善,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赵家峁村党支部书记张春平告诉记者,1999年起,赵家峁村率先实施退耕还林,发展鲜食李、杏等生态经济兼用林。2013年,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生态移民项目,创造性地开展了“确权、确股、不确地”的“三变”改革,成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立足千亩杏树资源的优势,赵家峁村大力发展设施林业、生态旅游等产业,打造了“杏花溪谷峁上人家”和“老家记忆难忘乡愁”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产品,发展森林体验、水上乐园等休闲观光项目;同时发展时令水果采摘、现代养殖等。

  据统计,2017年,该村林木覆盖率达到52%,村集体经营收入22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44万元,其中林业收入占40%,实现了整村脱贫。

  黄家圪崂村以及赵家峁村的变化是榆林治沙和治穷“双赢”的缩影。

  据李春临介绍,目前,榆林市各类经济林已发展到400多万亩,已初步架构起红枣、“两杏”、核桃、山地苹果等独具特色的经济林果产业主框架,形成红、黄、绿各色相融的经济林果产业新形态,建立起集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主的经济林果产业新体系。全市林业年产值达72亿元,拉动全市农业人口年均增收1900元。

  看着日渐美丽的榆林,人们欣喜地发现绿色沙产业已成为沙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贫困户精准脱贫、农民致富的拳头产业。正如陕西省省长刘国中所说,拥有陕西省99%沙化土地的榆林,已经实现了生态改善与农民增收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成为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区之一。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