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布和朝鲁:打赢“三大攻坚战”是头等大事

2018年06月11日 10:23   来源:内蒙古日报   

  【核心提示】

  ●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这是事关自治区发展全局、群众生产生活的重大问题,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性的指标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这个特征的内涵是什么?就是精准二字。精准者,精细准确,非常准确,非常标准也

  ●内蒙古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实际上就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绿地保卫战、清水保卫战三个重大战役。打赢这三个重大战役,既是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也是推动创新发展的大好机遇

  □布和朝鲁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高度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头等大事。这是必须打赢、没有退路的攻坚战,是对各级党委、政府驾驭风险和跨越关口能力的考验,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四个意识”的检验。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针对内蒙古实际作出重要部署,我们必须要坚决贯彻落实。

  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对内蒙古来讲,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重点是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这是事关自治区发展全局、群众生产生活的重大问题,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我们必须清醒认识、高度重视、守住底线、攻坚克难。

  化解债务风险应理性认识债务。政府债务风险是客观存在,不能视而不见、置若罔闻,而要高度重视、增强风险意识;不能抱着“虱子多不咬,债多不愁”的心态,而要勇于面对、果断出手;不能遮遮掩掩、推卸责任,而要实事求是、主动化解;更不能存在上级财政兜底“幻觉”,要做到“自己的孩子自己抱走”,借钱是要还的。正确认识债务,保持清醒头脑,是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思想前提。

  化解债务风险应坚持“新官必理旧账”。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政府举可控债务是必要的和正常的。但杠杆率过高,超过警戒线,就有风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今天的政府债务风险是一段时间以来逐步形成的。无论什么原因,任何一届负责任的政府、任何一个有担当的领导都必然是“新官必理旧账”。因为,这个风险是区域性、系统性、全局性的,事关重大,不可不理。

  化解债务风险应摸清债务详情。必须全面审计排查各级政府及其融资平台融资和担保行为,彻底摸清存量债务特别是隐性债务底数,彻底摸清债务总量、结构和分布,彻底摸清负有偿还责任、负有担保责任和承担救助责任的债务,彻底摸清债务来源和资金去向,彻底摸清每一笔债务的领导责任和具体责任,彻底摸清真实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状况,彻底摸清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速趋势,客观评估债务负担率、未来偿债能力和地方债务问题所隐藏的风险程度等。这是化解债务风险的前提和基础。

  化解债务风险应深入分析原因。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深入分析政府债务不断积累的原因,需要从根本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动力已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下,政府投资的重点应大力支持科技创新、技术研发、新旧动能转换,而不是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投资于创新驱动,可能暂时降低增长速度,但为高质量高效益发展夯实基础,偿债能力越来越强。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可能面子上好看,但“债台”越垒越高,恶性循环。科技创新离不开思想创新,如果我们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坐失良机。

  化解债务风险应合理制定化解方案。坚持开前门、堵后门,规范增量、压缩存量原则,合理制定各级政府债务风险化解方案,规范举债行为。开前门,就是合理安排新增债务规模,合法合规举债融资,确保在建项目有序推进,保障重点领域合理融资需求。堵后门,就是严格落实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制度,防止盲目过度超前、不考虑偿还能力举债。规范增量,就是严格执行对举债主体、举债方式、规模控制、预算管理、举债用途、风险控制、责任追究的有关规定,增强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自觉性。压缩存量,就是实行一地一策,灵活选择资产置换、转换股权、资产证券化、信托等方式消化存量债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使用方式,压减一般性支出,盘活财政资金,增强化解债务风险能力。

  化解债务风险应加强举债融资监督。坚持标本兼治,加快财政体制和地方融资机制改革,全面取消融资平台的政府融资功能,消除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体制根源。加快编制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及债务使用情况表,弄清家底,加强监督,防止违法违规担保、以政府投资基金之名变相举债融资、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之名变相举债融资、以政府购买服务之名变相举债融资等。坚持“各扫门前雪”,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实行终身问责、倒查责任,多管齐下解决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问题。

  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性的指标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只要还有一家一户甚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地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是内蒙古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行动指南,我们应坚决贯彻落实,用实际行动向总书记看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性的指标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这个特征的内涵是什么?就是精准二字。精准者,精细准确,非常准确,非常标准也。准确到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脱贫问题,那就不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应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在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每个环节都精准、精准、再精准,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

  精准扶贫务必精准识别。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第一道程序,是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前提和基础。应严格坚持标准、严肃执行政策,该扶的一户一人也不能落下,不该扶的一户一人也不许进来,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做到公正公道,让大家心服口服。不能精准识别,不仅影响精准扶贫本身,而且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精准扶贫务必精准增收。精准脱贫的核心是贫困户的人均收入精准超过脱贫标准线。产业兴旺是精准增收的基础和来源。总书记要求我们,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推进产业兴旺,就要加快构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这是推动农牧业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的必由之路。不仅要因地制宜解决发展哪些产业的问题,而且要解决怎样发展产业、谁来发展产业的问题,建立和完善让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确保贫困户精准增收。

  精准增收务必精准到户。贫困户的情况千差万别、参差不齐,不可能用一种产业、一个模式、一条途径解决所有贫困户精准脱贫。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务必针对每个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精准制定每一户的脱贫方案,充分征求贫困户的意见,充分调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发展产业、股份合作、耕地草场流转、资金入股、种植托管、牲畜托养、季节性打工、转移就业、易地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托底保障等多种途径增收脱贫。无论选择哪种途径,都必须建立长效体制机制,确保贫困户长期精准增收致富。

  精准扶贫务必精准选派第一书记。所谓精准选派是指务必选派能扶贫、真扶贫的人。一个乡(苏木)村(嘎查)能不能精准脱贫关键在第一书记。应把最能干的人派到最需要的岗位,最需要的岗位也是最锻炼人的岗位。有的地方提出来“凡提必下”是有道理的。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四川昭觉县看望贫困群众时强调,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打这样的仗,就要派最能打的人,各地要在这个问题上下大功夫。否则,有钱也不成事。”随后在成都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强调,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我们要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派“最能打”的人打好扶贫攻坚翻身仗,也要关心爱护和激励基层一线扶贫干部。

  精准扶贫务必精准整顿作风。精准,是质量,是标准,更是作风。在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我们应坚决反对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急躁和厌战情绪,这些都直接违背精准的要求,必须彻底纠正;我们应坚决打击挪用、贪污扶贫款项的腐败行为,这些都是对人民的犯罪,必须严惩不贷。我们务必坚持阳光扶贫、廉洁扶贫;加强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笼子;严格考核监督,强化监管,让精准脱贫成果经得起人民的检验、历史的检验。

  精准扶贫务必精准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精准领导是指精准抓落实,推动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特别是贫困旗县党委和政府应负精准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应把主要精力用在精准脱贫攻坚上,不是满足于开会讲话,而是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现问题、精准解决问题,对标中央精神深刻反思,用知耻后勇、破釜沉舟的精神打好翻身仗,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内蒙古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实际上就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绿地保卫战、清水保卫战三个重大战役。打赢这三个重大战役既是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也是推动创新发展的大好机遇。

  打赢蓝天保卫战,必须大幅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主体就内蒙古来说,主要是一些生产工艺技术比较落后的煤化工、冶金、建材、能源企业和跑公路运输的柴油货车等。在三个重大战役中,这些企业面临两种选择:要么成为重大战役的对象,消极应付结构调整、动能转换,最终被去产能、淘汰,要么用三个重大战役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主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减少乃至杜绝主要污染物排放,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发展的质量效益,为内蒙古的天蓝、地绿、水清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各级政府应把创新发展作为决胜三个重大战役的突破口,积极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大力推进技术研发,集中突破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集中突破电网消纳风能、太阳能电量,突破减少弃风、弃光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制约自治区高质量发展的弱项和短板。

  在蓝天保卫战中,应针对内蒙古公路运输量大、过路柴油货车数量多的特点,积极调整运输结构,提高货车公路运输门槛,大力增加铁路运输能力,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战役,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这样调整,既能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也能减少公路损毁、减少公路拥堵,提高公路服务年限。

  打赢绿地保卫战,必须加快转变草原利用方式。打赢绿地保卫战,既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大战役,更是建设亮丽内蒙古的题中应有之义。绿地保卫战重点是保卫绿色大草原,绿色大草原是亮丽内蒙古的鲜亮底色。全区各族人民与绿色草原是生命共同体,我们应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草原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保护绿色大草原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自治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打赢绿地保卫战,保护绿色大草原,关键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为指导,立足于转变草原利用方式,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从根本上解决牧区发展什么产业、怎么发展产业、谁来发展产业的问题。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应因地制宜实现多业并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应大力推进畜牧业生产各环节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构建现代畜牧业经营体系,应大力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全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牧户家庭经营和现代畜牧业发展有机衔接,提高畜牧业经营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

  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是现代畜牧业的三大支柱。只有加快构建自治区畜牧业三大体系,才能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持续稳定增加牧民收入,才能有条件有基础真正落实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和草畜平衡制度,有效解决草场超载过牧问题,让草原休养生息、自然恢复,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打赢绿地保卫战,还应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推进农田生态修复,开展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打赢清水保卫战,必须严格禁止向河湖水体排污。打赢清水保卫战,应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打好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等水生态综合治理战役,打好河水湖水干净清澈、湿地保护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战役。河水湖水质量变差,有近年来持续干旱、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但主要的还是企业排放污水、生活污水污染和农牧业面源污染所致。恢复河水湖水干净清澈,应推进河水流域环境和湖水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特别是加强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等重点湖泊污染防治,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

  打赢清水保卫战,应严格禁止向河水湖水湿地和沙漠排污,坚决取缔排污企业,追究其法律责任。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应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派“最能打的人”担任河长、湖长,压实管护责任,建立健全水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应加快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群防群治的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这个头等大事,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