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保住青山见金山 思南乡亲心诚服

2018年06月07日 14:48   来源:贵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杨聪) 5月31日,思南县鹦鹉溪镇翟家坝村,翠绿的幼茶铺满山坡。“这里原来是千亩梯土,去年冬天,苏州来援的干部指导我们,把它改成坡地种上的白茶。”村支书李奎说,“没想到,这不但保住了青山,而且两年就会见效益,大伙都服了他们的精神和技术。”

  翟家坝是深度贫困村,坡多平地少,生态环境脆弱。前些年,村民费了力气把坡地改成梯土,一能保土蓄水,二又能种植玉米、红薯,解决吃饭问题。去年,苏州常熟市对口帮扶思南工作组经过考察,决定出资400万元帮助翟家坝村发展茶产业。他们还从白茶之乡安吉请来技术员,帮着规划设计茶园。

  趁此机遇,该村迅速组建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组织动员群众流转土地参与种植,很快就流转土地1000亩,涉及190户村民,共500多块地。苏州种茶专家建议,这500多块零碎梯土,最好全部改成连片的坡地。

  这时,问题来了。若是遇到大雨,是不是会造成水土流失?村里几个老农不服气,认为把梯土改成坡土是瞎胡闹。还有村民认为,挖掉土坎,就得改变土地原有形貌和界限,“没有边界,我以后怎么辨认我的土地?”

  “茶苗横排种植,雨水一排一排往下渗,不仅不会造成水土流失,反而有利于保土保水。”从安吉来的技术员徐广裕向村民解释,“斜坡上高低错落的茶叶,还能有效通风,防止疾病传播。”

  “每家多少亩已测量清楚,不光支付租金,茶园见效益后,纯利润的30%还将按土地面积分红。”村支两委和帮扶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最终,挖掘机开上山头,千亩梯土挖成斜坡,种上一排排茶苗。

  现在茶园里,每隔几十米便有一个半埋在地里的白水桶,这是茶园的灌溉设施。山地灌溉多以小水窖为主,水桶蓄水方式还是一件新鲜事。

  徐广裕说,一个小水窖造价高达上万元,而安置一个水桶仅需100元,不仅节约成本,也方便取水,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茶园种植的是大茶苗,成活率达到100%。预计明年初开采,进入盛产期后每亩产值可超1万元。该村采取“334”模式分红,土地入股的农户占纯利润的30%,贫困户占30%,村集体占40%,每年每户贫困户可望增收2万元。

  “按照产业发展‘八要素’要求,我们把每个要素都做实。”常熟挂职干部刘飞介绍,他们工作组还引进了苏州的白茶企业,在思南投资建加工厂,负责生产、加工与销售。

  看着包谷地变成致富茶园,翟家坝村村民纷纷点赞:“苏州干部抓产业抓得实,我们心服口服!”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