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内蒙古杭锦后旗:虽是土墙土院,颜值越来越高

2018年05月28日 09:50   来源:农民日报   

  李昊本报记者马晓刚

  “环境是一个地方的‘脸面’,乡村要振兴,首先必须有个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生活环境。”正带领村干部、群众整治村中巷道环境卫生的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头道桥镇挪一村党支部书记郭明义说。

  这已经是该村近期组织开展的第三次环境卫生整治了,全员出动,里里外外,清扫、整理,村庄处处展新颜。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杭锦后旗从实际出发,全面启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循序渐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全员行动美丽乡村增颜值

  生态宜居从环境卫生整治开始,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活跃在每条街道、每条乡间小路,用实际行动打造乡村“绿富美”。

  村内乱堆乱放的没了,垃圾箱外找不到一点垃圾,无论是巷道还是活动广场都干净整洁、绿化带环绕其中、家家户户窗明几净……这些细微的变化,是全旗上下大力整治农村环境卫生的效果。

  正在头道桥镇民建村走访的包村干部刘光欣喜地表示,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件惠及百姓的好事,大家都很支持。环境好,产业强,乡村更加宜居,农民生活也更加舒适。

  人居环境提升带动了产业发展,村民也因此增收致富。走进双庙镇民俗村,满眼都是土墙土院土作坊,虽然感觉是“土得掉渣”,但想找一片垃圾却是难上加难。

  “有个好环境,住得舒心,感觉生活特别有奔头,凡是来村里观光、家里做客的,没有一个不夸咱村子好的,感觉脸上还挺有光。”接待户潘竞元告诉记者,浓浓的乡愁和干净清洁的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每到周末、节假日,村子里特别热闹,收入也直线上升。

  产业支撑村庄发展强筋骨

  “产业是解决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要根据各镇实际,宜林则林、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游则游,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以产业的发展带动贫困居民持续增收。”从脱贫攻坚战打响伊始,该旗旗长白岳逢会必强调抓产业的重要性。

  刘喜云是团结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在旗、镇、村三级的帮扶支持下建了3栋大棚,发展起了设施农业,当年就成功脱贫。说起今年的收益他满脸笑容,“第一茬香瓜就已经卖了两万元,第二茬的蔬菜长势也非常不错,已经和合作社签订好了订单,每棚也能收入几千块钱。”

  杭锦后旗以绿色、有机农牧业为发展方向,在乌兰布和沙区沿线重点发展林果业,在总排干一带重点发展养羊、养牛业,在水土条件较好的镇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种植业,使特色产业成为贫困户增收的主渠道。同时,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充分利用农业观光、沙漠、湿地旅游的优势条件,引导和扶持贫困户发展农家乐、田园采摘等旅游项目,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

  长效管护让环境常护常新

  “村庄环境整治好了,还需要好好管护,这才是根本。”在采访中,这是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正如记者在走访中所发现的,在彻底清理环境卫生的同时,还建立了环境管护的长效机制,最终目的是让老百姓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用实际行动去保护已经美化的生活环境,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该旗坚持“政府扶持、村组为主、社会协同、村民参与”的原则,创新工作模式,着力加强农村长效管护工作。各镇、村、组分别创新模式,采取日常维护、集中整治、定期考评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建立了“五个一”长效管护模式(即一份《村规民约》,一个专职管护组,一支环境卫生巡查队,一个督查组,一张光荣榜),实现了村庄环境干净整洁、管理民主、村风和谐文明。

  “以前的农村出门就倒垃圾、随手就扔垃圾已经成了习惯了。现在村规民约上墙,定期检查评比,还张榜公布,谁也不甘落后,互相监督,不良的行为习惯都改了。”三道桥镇顺利村村民李喜财说。眼前的村庄内,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