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藜麦地里种出新生活

2018年05月23日 10:26   来源:青海日报   程宦宁

  本报记者 程宦宁

  发展产业扶贫,让百姓的口袋殷实起来,是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持久的扶贫方式。原本人多地少、自然条件恶劣、村集体经济始终没有起色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柯鲁柯镇安康村就是在第一书记康军胜的带领下,走出了这样一条产业致富的新路子。

  安康村现有农户129户688人,耕地面积96.5公顷。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户25人。如何让这25名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让安康村和全市其他19个贫困村同步实现贫困人口全部清零的目标,成了康军胜心里一直放不下的一块大石头。

  一次偶然的机会,康军胜听说乌兰县的藜麦种植已成气候,柯鲁柯镇上也有人种植藜麦,而且增收效益明显。“安康村也有闲置的撂荒地,利用这些闲置的土地种植藜麦,可以让闲置的土地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让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务工挣钱,年底还可以分红,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康军胜灵机一动。

  于是藜麦种植就成了安康村的集体经济项目,2016年在康军胜的带领下,借助藜麦这颗“摇钱树”,村里组织起来的七户贫困户,在8公顷的荒地上种起了藜麦。

  2016年秋天安康村迎来了“大丰收”,6250公斤藜麦全部销完,除去各种费用,安康村净收入12.5万元,一个从来没有过集体经济收入的贫困村有了第一次的集体经济收入,而且收入不菲,村里的人开始对这个第一书记竖起大拇指。

  康军胜给我们算了一笔账,7户贫困户,在藜麦田里提供劳务折合工资3.2万元,平均每户收入4500元,加上年底每户1500元的分红,仅藜麦一项,贫困户每户收入6000元。

  卫国民一家是村里的贫困户之一,妻子因病不能干重活,孩子又在读大学,家里的担子压在卫国民一个人身上。他说:“我把自己家里的五亩土地流转了出去,然后每天去藜麦地里干活,一天就有一百块钱的工资,年底了还有分红,我的妻子也当上了林业管护员,一个月有2500元的稳定收入,一年下来除了正常开销还能存下不少呢。”

  靠着8公顷的藜麦地,2016年安康村的贫困户生活上都有了起色,但是距离脱贫还是不够的。俗话说得好,“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生穷”。

  康军胜和村干部们深知这个道理,于是把挣来的这块“蛋糕”又分成了两半,一半为村里33名60岁以上的老人全额缴纳了170元的医疗保险﹔为当年考上大中专院校的7名大学生每人发放助学金1000元。把另一半资金加上扶贫专项资金用在壮大藜麦产业发展上。

  2017年初,村里又流转了26.7公顷土地,扩大了藜麦的种植面积,如今在藜麦地里干活的人越来越多了。曾经的贫困户代存忠说:“以前一家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种地,现在不一样了,把自家的土地流转出去、在藜麦地里打工,兼职林业管护员,年底还有藜麦的分红,有四份收入,我们的日子怎么会过不好呢。”

  现在的安康村早已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有了护林员工资和扶贫资产收益,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了11700元。康军胜说:“2017年的分红和2016年的大不一样,我们把分红面从贫困户扩大到村子里的每一户。除此以外还把村里全额缴纳医疗保险从60岁以上调整为50岁以上的老人,帮助全村缴纳2017年全年的农牧业用水水费。”

  村民李占英说:“以前总觉得这些贫困户拖了大家的后腿,现在没想到还沾了他们的光,不仅有分红,还免了水费。以后的日子我们也要加油干,不能落在了他们后面。”

  尝到甜头的安康村村民们,干劲也是越来越足,2018年一开始,康军胜就利用手里剩余的资金和浙江援青资助的50万元,继续扩大藜麦的种植面积,康军胜还打算购买一些农业机械设备,让现代化农业进入安康村。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