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第一批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共获批131个,其中47个建在了废弃尾矿库上
5月8日一大早,隆化县韩麻营镇京堂沟村贫困户李万水便开始收拾新房。“房子翻新了,我也当上了护林员,每年工资收入8000块钱,再加上每年3000块钱的村级光伏电站收益,今年咱有信心摘掉穷帽子!”李万水说。
可放眼整个京堂沟村,记者也没见到一块光伏发电板。“我们村太偏僻,不具备并网条件,电站建在十里地以外的官地山上。”村党支部书记尹永和解释说。
沿着弯弯曲曲的土路,我们乘车爬到官地山顶。眼前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整齐划一,在阳光照耀下,一块块蓝色多晶硅组件闪闪发光;一条条电缆从四面八方连接到变压器,源源不断地将电流传输到电网。电表箱里不断跳动的数字,实时记录着发电量,也记录下太阳能为贫困村带来的财富。
“这里原来是一座废弃尾矿库。”河北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志强介绍,村级光伏发电站项目选址一直是难题——符合供电并网要求的电站选址不一定符合国土、林业用地规划,而利用尾矿库建设光伏电站恰恰解决了这一难题。
据了解,承德全市拥有尾矿库数百座,大量废弃尾矿库不仅造成资源闲置,还存在安全隐患。而尾矿库大多地形开阔、地面平整、光照充足,是建设光伏电站的理想场所。为此,该市决定利用大型尾矿库集中合建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解决部分贫困村无建设电站用地条件的制约。
统计数字显示,2016年承德第一批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共获批131个,其中47个建在了废弃尾矿库上。眼前的官地山尾矿库总面积410亩,一期用地130亩,建设了20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解决了20个贫困村脱贫难题。
隆化县扶贫办副主任刘国锋站在发电板旁,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个村级电站每年约发电45万千瓦时,年收入48万元。每年偿还银行贷款本息、提取运维费等运营成本后,贫困村年平均分红15万元,可使40户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持续收益20年。
去年6月30日,承德首批131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全部如期建成并网,总规模3.77万千瓦,共覆盖贫困户7541户。
来自承德市发改委的最新消息更让人振奋:2017年12月,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下达了2017年第一批光伏扶贫项目计划,该市共获批贫困村315个,总规模13.84万千瓦。目前正在开展项目选址、建设企业比选、电力接入系统设计等相关工作,全部建成后可帮助20588户贫困户稳定脱贫。(河北新闻网讯 记者李建成、尉迟国利)
(责任编辑: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