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记者甘泉、刘红霞)翻开全国人大代表裴春亮放在桌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凡是提到“乡村振兴”的地方,都被他反复勾画。“干什么吆喝什么。”作为村支书代表,他最关心的还是农业咋样更强、农民咋样更富、农村咋样更美。
裴春亮是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这个小山村三面环沟一面是山,曾经十年九旱。乡亲们的梦想就是,“什么时候能痛痛快快吃上几个白面馍、住上一间不漏雨的房子”。
裴春亮担任村干部以来,十几年时间,他带领群众建水库、修路、发展大棚种植鲜花。裴春亮还筹资5亿元开发了宝泉旅游度假区,带动周边近百个农户办起农家乐,年接待游客数量突破120万人次。如今裴寨村的人均收入增长到了1.3万元。村里的人们,搬出了世代居住的土窑洞、土坯房,圆了祖祖辈辈的新房梦。“现在村里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钱赚、户户是股东。”裴春亮说,“我寻思着,乡村振兴不能光是口袋富,精神也要富。”
他说,管理好一个村,既要以法律的尊严规范人,还要用真挚的感情温暖人、用道德的力量鼓舞人。于是,村里创办了“习书堂”、成立了读书服务站。
村里广播站开辟了《朗读时间》栏目,村“两委”成员和志愿者义务担任播音员,每天晚上8点准时播出。朗诵的内容涵盖红色经典、孝道文化、农业科技、健康知识、趣味笑话等内容。经过全村的努力,2017年10月,裴寨村又荣获了第五届“全国文明村”的光荣称号。
在裴春亮看来,当前乡村建设存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缺乏、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
“‘黑头发打工、白头发打粮’是许多地方农村分工的生动写照。”他建议,加快构建“三农”人才教育培养体系,特别是要重视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资源,培养“三农”人才。
裴春亮说,“咱基层干部就是领头羊,要走一步看两步,心中想着第三步、第四步。乡村振兴,咱还要再出发!”
(责任编辑: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