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天津12月18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胡春艳)返乡带着乡亲们种菜致富,甘肃省临洮县三益村党支部书记龚志荣却发现,优质有机蔬菜种出来了,更大的烦恼来了——卖不出去。
山村农户的烦恼牵动着千里之外爱心人士的心。今天,来自甘肃省7市州25个贫困县的150多种绿色优质农产品被“请”到天津,一场以“牵手甘肃·消费助推扶贫”为主题的甘肃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推介会吸引了许多企业和市民的关注。
今年年初,天津市与甘肃省签署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协议,重点提出推进“消费扶贫”,充分利用天津的市场优势,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直销店和超市设立甘肃优势农产品专卖点,帮助销售甘肃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
天津援甘指挥部总指挥宋友好把“消费扶贫”比作架在两地之间的一座桥,一边是大山里的贫困户有好产品却没有销路,一边是大城市的消费者渴望买到绿色安全食品,“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帮助贫困地区形成自身造血功能,彻底拔掉穷根子。”
“以前村里的蔬菜都是分散种植,百姓缺少科学方法,更没有销售渠道。”2012年年底,外出打拼已经致富的龚志荣,选择返乡带领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蔬菜产业是他最熟悉的领域,经过一番考察,他决定把家乡撂荒的土地流转起来,整体规划、连片开发。
三益村土质肥沃,没有污染,水源充沛,日照时间长,蔬菜的营养素含量比较高。然而,多年来受地理条件、市场等因素限制,当地很多特色优质农产品难以改变“藏在深闺人未知”的境遇,导致其产业做大做强遭遇瓶颈。龚志荣感慨,甘肃很多贫困县、贫困村都通过发展高原夏菜带动贫困户走产业脱贫的路子,“但是贫困户要脱贫,光靠产业有规模不行,最现实的问题,是怎么把种出来的菜卖出去。”
推介会现场,200余家爱心企业对甘肃的绿色农产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中国好食材公司董事长徐嫣认为,贫困地区农产品关键要打出品牌,“要用高品质塑造贫困地区农产品的品牌,让更多特色优质农产品走出甘肃。”
宋友好说,消费扶贫是打破传统扶贫的单方模式,倡导共享价值理念。引导消费者优先购买贫困地区的农产品,通过日常消费,无需增加成本就能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同时也让贫困户通过劳动获得有尊严的、持续的收入。
(责任编辑: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