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农技特派员下乡:被老乡需要的感觉真好

2017年11月27日 11:05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邓海平在观察食用菌长势。受访对象供图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汪军、李坤晟

  8月底,贵州铜仁还是炎夏,日头很大。毛照新吩咐人切好又沙又甜的西瓜,招待蹲在大棚里的邓海平和顾昌华。

  毛照新是铜仁市万山区敖寨乡中华山村委会主任,也是当地有名的脱贫致富领路人。他带领乡亲们发展食用菌脱贫攻坚的事迹今年5月登上了《人民日报》。

  “顾老师、老邓,来这边吃西瓜。”毛照新喊道。

  毛照新很尊重顾昌华和邓海平。顾昌华是铜仁市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邓海平是铜仁市科学院农业专家。

  中华山村有上千亩食用菌。用毛照新的话说,大棚里密密麻麻的菌棒,不仅是钱袋子,还让村子摘掉了贫困帽。但他知道,没有两位知识分子指导,村里的景况可不会这么好。

  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乡下

  “为什么实际产值匹配不了预计产量?有损耗一旦销售不出去,只能烂掉。我算过,刨去成本1棒大概赚5角钱。”

  “最难的还是销路。只有种黑木耳才挣钱。黑木耳能卖干货。这里太偏僻了。必须把销售范围扩展到800公里。当地肯定消化不了。到了雨季,山上野生菇子都长出来。不好销嘛。”

  “你说得对。香菇也能卖干货。但香菇大棚不便宜,普通农户要负担更高的成本。”

  ……

  在闷热的香菇大棚里,记者刚凑上前开了一个当地食用菌的话头,没等自报家门,蹲在地上的邓海平就用沙哑的贵州味普通话噼里啪啦,像打机关枪。

  当记者说明来意,刚才说个不停的邓海平连忙摆手道:“你去采访顾老师。她是专家。”

  顾昌华是铜仁市食用菌首席专家,一身黑衣白裙,气质温婉大方。她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一边对记者说:“过几年我都快退休了,你们多宣传宣传邓老师吧。”

  原来,顾昌华和邓海平在两年之前并不认识。直到他们有了共同的身份——铜仁市万山区农业科技特派员。

  2015年,贵州省掀起“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从当年起,贵州每年从农业事业机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相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农业产业化企业等组织和选派500名农业园区、乡镇科技副职,1000名农业科技特派员,8500名农业辅导员,共10000名农业专家下乡服务。

  现在两人的手机电话簿和微信通讯录全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技术骨干,甚至普通贫困户。他们随时准备着为遇到难题的老乡提供技术咨询。

  更多的时候,为了做出最正确的判断,他们都奔波在实地调研的路上。

  邓海平说:“我的时间现在三分之一在单位上班,三分之一在万山区的农村跑,三分之一服务铜仁市其他区县的农村。”

  免费传真经

  今年8月份,顾昌华和邓海平第9次到中华山村。

  前段时间,顾昌华告诉中华山村的食用菌合作社,他们种的杏鲍菇是两端出菇,就应该从两端接种,两端打孔。此前农户在菌棒中间打孔的操作,很容易污染菌棒,密集的堆放方式也不利于出菇。

  “但两端该打多大的孔?他们一开始打子弹孔大小,肯定小了,不符合规模生产。我让他们再打大一点。今天我要跑3个点。中华山村是第二个。来这边主要是检查按新方法接种一星期之后的效果。大棚的管理人员汇报现在状况非常好。”顾昌华说。

  下乡两年多,顾昌华和邓海平达成了很多共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脱贫攻坚中,有资金、有带头人、贫困户也有脱贫的意愿,但缺乏技术指导,缺懂技术的人才。

  遇到病虫害,农民可能识别不了,有的认出来却不懂如何防治,有的已经错过时机徒费人力物力。

  “最常见的问题是见虫就打药,有时候根本用不着。有的时候,明明是虫害却打杀菌剂,是病害却打杀虫剂。”顾昌华说。

  每每看见农户因缺乏知识蒙受损失,两位特派员认为自己多跑跑路是责无旁贷。

  顾昌华去石阡县做培训,一下课就有种无花果和罗汉果的农户,请她到自己的地里去指导。年逾50的顾昌华坐在农户的摩托车上一阵颠簸之后再走上山。到了地里,她发现对方施肥方法不正确,还进一步提醒了农户要注意选育品种。

  “特派员一年能报销15000元差旅费,最后都要倒贴一点。”邓海平说。

  爬坡上坎很累。像顾昌华常常上午学院上课开会,中午直接下乡。但对两位特派员而言,更难的是,作为科技人员要坚持立场、据理力争。

  中华山村现有菌类专业合作社6家,建成食用菌规模500万棒,总产量1200吨,年产值达到560万元以上,实现利润320多万元,更是万山区农村电子商务食用菌示范基地。

  “被污染的菌棒,如果随意堆放,很容易相互传染。一开始他们不重视,觉得自己规模大,损失一点也无所谓。但我们一定要让他们改。要么烧掉,要么深埋。”顾昌华说。

  邓海平说,科技特派员刚下乡的时候,合作社的老乡们也不是特别信任。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特派员提供的服务都免费。你是教授也好、研究员也罢,但老乡们更相信自己高薪请来的师傅“贵价不哄人”。

  但邓海平没有放弃。

  2015年10月在万山浙贵合作社,浙江丽水来的师傅将排气的35万菌棒直接摆放大田,遭遇绵雨,菌棒青苔发病率达57%。

  而邓海平对比示范10万棒,把排气菌棒摆在大棚内避雨养伤、养壮、催芽7天,结果产量是不催芽的两倍,亩控污增效2500元。

  2016年,邓海平得到反馈,自己无意间替代了6名外省技术员,为当地企业合作社节省60万元工资。提起这件事,他有点小得意。

  帮助村民却被村民感动

  虽然不时要自己掏腰包倒贴,研究食用菌和玉米优种优育20多年的邓海平发现自己蹲在田间地头,比以前在实验室单纯跟培养皿打交道有意思。

  “我过去以为做农业的都是老人。没想到一下乡,看见很多年轻人都回乡创业,他们特别有生机和活力。现在的贫困户,在合作社的大棚里面做工,一年收入两万元没有问题。”邓海平说。

  这位说话很急的特派员对新华社记者说,讲大课和发资料的培训形式,效果很一般。像他这样的科技工作者就该扎根一线。

  “手把手培训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帮助他们克服技术节点。一遍、两遍、三遍,循环指导。习主席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做的事情很普通。真没宣传的必要。”邓海平说。

  顾昌华因为长年带学生做课题,以前下乡比邓海平多。但这两年她也有新的感悟。

  “我和学生会先到村民的堂屋,把大家召集起来,解答他们最近遇到哪些问题。老乡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但他们听得特别认真。这跟我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课比起来,是另一种感受。他们对脱贫致富的渴望和求知欲,让我感动。”顾昌华说。

  在中华山村,顾昌华最感动的是2016年7月4日,一场百年难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中华山村食用菌产业被突如其来的洪水冲得千疮百孔,一夜之间化为泡影。

  经过一天一夜的袭击,洪水终于退去,留下的是被洪水冲垮的厂房,一片狼藉,浸泡过的机械设备凋零破碎,原本整齐摆放的菌棒散落一地……

  “我真没想到,去年12月,他们又把大棚建起来了,能振作得那么快。”顾昌华说。

  如今,走进中华山村,一座座钢架大棚拔地而起,一片片食用菌长势喜人。

  记者和田桂花、姚培娣、舒兴芬3名农妇一起唠嗑。

  “现在在合作社种食用菌,每天拿工资,比以前种水稻和玉米,日子好过得多了。”

  “入股不担心。有主任他们带头嘛。”

  ……

  今年春节后,顾昌华和邓海平第一次下乡是正月初八。大冬天的太阳很暖和。顾昌华记得,当时自己就思忖,这或许是今年老乡们丰收的好兆头。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