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在距离湖南省凤凰县城35公里的毛都塘村,新修的机耕道蜿蜒盘旋在一片片绿油油的射干中药材基地之间。50多岁的布朗合作社社长吴田省,站在他刚刚收完的一亩射干地里,一张一张细数着花垣大农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现场给他兑现的货款。“这20多亩射干是我去年12月份种下的,不到一年时间就已经长成大果实了。我先收了一亩,你看,卖了将近3000元钱!”这个曾因缺乏技术、在种植中药材的创业道路上屡战屡败的农民,黑黝黝的脸上笑开了花。
“就在上个星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学科团队的王森教授,利用周末驱车6个多小时,从长沙赶到村里,给我们培训修剪果树和冬季果树管理。这两三年多亏了他们学校的领导和专家,我们才能脱贫呢!”吴田省抖了抖手中的钞票,高兴得像个孩子。
毛都塘村曾是个典型的苗族聚居贫困村。村子横在山腰地带,山高水低,高山峡谷交错;全村小路纵横,没有一条机耕道;缺水严重,碰上干旱,还得翻山越岭一个多小时到邻村取水。
2015年2月,湖南省直机关事业单位、省属企业、省属本科院校、部分中央驻湘单位等189个单位组成省派驻村帮扶单位,被安排在湖南51个国家、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定点帮扶3年。
也是那个时候,来自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两名80后青年党员李广军和熊启明组成的驻村帮扶工作队,进驻毛都塘村,开始精准扶贫。
摸底工作结束后,村寨传统的生产方式对扶贫队队长李广军震撼特别大。“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精准扶贫。我们针对毛都塘村的现状,调整了帮扶计划顺序:当务之急,先修路、通水。”李广军说。
要修路,钱从哪里来?
毛都塘村是喀斯特地貌,到处都是石头,修1公里毛坯路要花10万元到15万元。如果修30公里,按照1公里12万元算的话,30公里就是360万元,加上硬化费用,预计要500多万元。村民们觉得不可能,工作队也头大。
第一笔资金来自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校党委了解到驻村帮扶面临的困难后,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表态学校前期支持100万元。教职工也纷纷捐款,很快就募集了24万多元。
学校的支持让李广军信心倍增。2015年至2016年上半年,他们有空就跑县里交通局、扶贫办等部门。除此以外,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还带着他们积极与省发改委、省扶贫办、省教育厅等单位进行专题衔接,争取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两年多时间,扶贫队为毛都塘村累计争取项目资金达1265.63万元。
资金一到,修路工程立马启动。很快,长3.5公里、宽4.5米的水泥路修好了,5.3公里的机耕道也完工投入使用,另外还有16.5公里的机耕道正在修建。
路通了,水还没解决。从2015年开始,李广军就成了县、省水利部门的常客,甚至还找了国家发改委管水利的相关人员。终于,今年6月23日,毛都塘村家家通上了自来水,上千年来困扰苗寨村民的饮水问题得以解决。拧开龙头,自来水哗哗流出的那一刻,包括村支书吴志丙在内的村民们,激动得热泪直流。
让村民高兴的不止这些:扶贫队帮村里新建的一栋包括村小、村部和卫生室的综合楼投入使用;33户危房户在政府和学校的资助下修建了新房;新修了蓄水池1个、凉亭2座,维修水渠1.6公里;60千瓦光伏发电站建成并网发电,每年可为村里创收6万—7万元……
村里的基础建设大幅改善,但扶贫队深知,真正要帮村民脱贫致富,还是要依靠产业发展。
“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还强调‘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我们学校作为中南地区唯一一所以林为特色的绿色高等学府,在乡村振兴战略和三大攻坚战中一直发挥着独特专业优势。”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赵运林满怀信心地说。
基础设施建好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长廖小平等校领导带领由学校经济林、旅游、规划等方面专家组成的科技服务团队,为毛都塘村悉心“号脉”。经过反复论证,团队最终开出了“药方”——力争将其打造成为“山顶林木戴帽、山间梯田果树缠腰、坡埂牧草锁边、沟底河塘围绕”的湘西扶贫开发特色示范基地。
在工作队和村民的努力下,村里建起了262亩特色水果示范基地。如今,千年苗寨大变样,锦绣黄桃、砂梨翠玉、南方脆枣、李子、锥栗等经济树种,在毛都塘村已初具规模。果树下面,套种的射干、桔梗、巨麦、万寿菊等中药材长势喜人。
“工作队把这些基地全部分给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管理,同时联系了公司负责收购。中药材今年年底就有收入,经济林明后年就开始挂果了。2015年至2016年,村里已经有31户142人脱贫,剩下的43户贫困户很快就有希望翻身了。”吴志丙说。
修路、通水、建学校……李广军开通的工作微博“我的驻村点凤凰县毛都塘村”,记录了毛都塘村变化的点滴。让他倍感欣慰的是,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村民的思想观念变了,“老百姓明白了要靠劳动靠技术脱贫,而不是等靠要”。(邹敏 赵婷 本报记者 阳锡叶)
(责任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