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深秋,和往常一样,衣着简朴的郑州大学大三学生李嘉(化名)和室友一起在餐厅刷卡买饭。刷卡时室友看着李嘉卡里的余额嘟喃了一声,“你卡里的钱比昨天多了耶”。李嘉耸了耸肩没有说话,但他心里却感觉到丝丝温暖。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了,他知道这是学校的隐形补贴发放到了自己的校园卡里。李嘉的家庭条件不算太好,但他不好意思主动申请助学金,平时吃饭时也会相对节俭些。第一次发现校园卡里多了钱时,他还纳闷了好一阵子,后来通过学校工作人员才了解到,学校有悄悄给一些贫困学生发放“隐形餐卡”补贴。这一次同样收到学校发放“隐形餐卡”补贴的还有其他1699名同学。
近年来,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问题被高度重视,中央有关部门密集出台相关资助政策,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精准扶贫”进入校园,让越来越多贫困家庭学生受到资助的同时,也带动着越来越多的青年投身“扶贫攻坚战”,为新时代扶贫开出“新药方”。
精准扶贫进校园,大数据助力“一个都不能少”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高校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阵地,让每一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是教育扶贫中重要的一环。
教育部数据显示,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体规模较大,全国平均比例超过20%。2016年,政府、高校及社会设立的各类政策措施共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4281.82万人次,资助总金额955.84亿元。学生资助是解决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问题的根本保障。
在校园内,有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会认为经济困难是一件不光彩,不愿主动申请资助,或者因为资助名额有限无法获得资助。基于种种原因,不少学生成为扶贫账上的“隐形人”。但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为了打好这场扶贫攻坚战,在教育扶贫道路上,一个贫困学生都不能少。
今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指出,各高校应采用大数据分析、个别访谈等方式,深入、直观地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及时发现那些困难但未受助、不困难却受助的学生,及时纠正认定结果存在的偏差。
其实早在2007年,郑州大学就通过对学生一年来用使用“一卡通”在校内消费的情况进行统计,通过消费情况找到那些不愿表露家庭困难情况的学生,每月“悄悄地”为他们的“一卡通”里打入餐费补助。
像郑州大学这样以大数据分析为依托,精准识别校园中的贫困学生进行资助,由学生主动申请,变成学校主动关注的还有许多。
媒体公开报道过的还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2004年9月首创隐形资助方法至2017年5月,已经“隐性资助”贫困家庭学生4万人次,累计资助金额达600万元;长安大学也利用大数据识别异常学生,确保不漏掉贫困生、不错发奖助金;南京理工大学在去年3月,有301位同学的饭卡收到了从11.63元到340.53元不等的补助。
扶贫公平有争议,高校精准扶贫如何去伪存真
精准扶贫解决了扶贫工作“有无”的问题,扶贫工作“公平”随之成为争议的焦点。
靠“哭穷”来博取助学金曾一度被人诟病,真正需要助学金资助的贫困家庭学生得不到资助,刻意装穷的学生却拿着资助肆意挥霍。又或者因为穿了一双名牌鞋,用了一部好手机,一直靠兼职赚取生活费的贫困家庭学生被取消评定资格……
使人受益的助学金如何去伪存真,精准定位每一位贫困家庭学生,让他们都能好好上学?高校探索的答案仍在大数据中。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开发了智慧助困系统,采集到了涵盖学生各方面的4大类、40余个小类的上千万条数据。并通过大数据挖掘与分析,自动生成贫困家庭学生建议名单。
“目前,电子科技大学采用的智慧助困系统的准确率已经达到80%以上。”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在读博士生聂敏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介绍到,学校在去年通过这套系统挖掘出校内最困难的200名学生。为了验证正确性,将这些名单与各学院辅导员掌握的学生资料一一对比,发现名单100%吻合。
虽然有大数据的支持,微小的偏差也是依然存在的。例如就读于郑州某高校的周文升(化名)在2016年冬天也收到了60元钱的隐形资助。但这只是学校“误会”了,周文升并非家庭条件不好,而是很少去食堂吃饭。
所以,仅通过大数据监测学生校园一卡通了解学生的贫困情况是远远不够。为了减少这一情况的出现,郑州大学负责学生资助工作的魏东表示,校园卡消费并不是唯一的考量标准,同时还会从多个方面综合判断,对于一些不符合情况的数据会及时剔除。
运用大数据统计分析学生情况,达到对学生及时准确的资助是精准扶贫进校园的一个缩影。高校作为精准扶贫的前沿阵地,近年来正在逐渐建设并完善精准扶贫体系。
为了让贫困学生能够更好的得到相应的资助,不少学校在新生入学前就已经和贫困学生建立联系,为学生提供资助政策的介绍,甚至派专人到学生家中了解情况,为学生定制相应的帮扶计划,包括设置学费缴纳绿色通道、提供来校路费、预设勤工助学岗位等。在校期间实时关注学生动态,严格进行各类助学金的评定,对有需要的贫困学生提供临时补助等。
精准扶贫带动青年学生投身“扶贫攻坚战”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精准扶贫的开展,不仅让青年贫困生广为受益,更激发了青年学生回馈社会,参与扶贫攻坚战的动力。
“我从大一开始连续三年拿到国家给的助学金,我觉得我应该做些什么回报社会。”今年暑假,长治医学院的大三学生常珊珊跟随学院组织的队伍来到山西省八义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走访贫困家庭的过程中,她深刻感受到了贫困带给百姓的不便。
她还记得一位老人因为没有钱,只能给自己近50岁、患有精神病的儿子开三块钱一百片的便宜药物。同行的精神方面专家为老人儿子开了药方,还讲解了国家对于精神病人的优惠政策。常珊珊和队友也在这期间一起帮着老人将家里收拾了个干净。常珊珊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说:“这次活动不仅仅是帮助他人,也是在传播科技和知识。我想去帮助他们,哪怕只是为他们做点小事。”
贫困地区的医疗让人牵挂,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同样让人惦念。每年暑假,总少不了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背着行囊,长途跋涉后来到目的地,穿梭在偏远村庄,身影遍布各个山区学校。
今年七月,电子科技大学学生朱恒恒和他的支教队小伙伴又一次来到四川康定甲根坝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去年七月,包括他在内的14名同学,围绕着“关爱留守儿童,推进乡村教育;助力经济,推动当地旅游发展”两个主题进行了为期10天的精准扶贫社会实践服务。
再一次踏上甲根坝乡的土地,朱恒恒和他的支教队队员们大胆创新,一边通过深入每个家庭调查当地的情况,探究思考其落后原因;一边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给予当地学生教育启迪,并为当地民众基本素质提升提供途径。
“在调研过程中,我发觉传统的简单支教工作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支教队应该转型,在自己的专业知识的支持下,为精准扶贫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朱恒恒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他认为支教课堂内容应该从单一的文化教育转到生活、精神上,改善当地百姓的整体面貌。
精准扶贫进校园,一方面为让更多的贫困青年感受到高校的温暖,国家的温暖,让贫困地区的青年也能够更好地接受教育。另一方面,精准扶贫的思想影响着越来越多的青年群体,他们将专业知识运用在精准扶贫的实践当中,为脱贫攻坚开出新“药方”。
(责任编辑: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