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朋友圈里都是关心脱贫的你我他

2017年09月04日 10:53   来源:农民日报   

  缪翼

  现如今,微信“朋友圈”里越来越多人晒开了土里土气、乡土气息浓郁的柴鸡蛋、苹果、蜂蜜……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通过互联网,实现精准扶贫的广泛扩散,以期帮助大山里的贫困户用最新鲜、有机、绿色的土特产,早日摆脱贫困。

  湖南省湘西州保靖县水田镇中心村贫困户谭碧卫家的800多只会飞的绿壳蛋鸡进入产蛋期,一天能产300多个蛋。原本是好事,可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山高路远,如今2000多枚蛋销不出去。”

  “贫困户家自产柴鸡蛋,1.5元一个。”湘西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湘西州委主委刘小刚的信息刚刚在朋友圈一发布,马上就一呼百应,鸡蛋被一抢而光。“其实好鸡蛋不是噱头,大家更多的是因为想要帮助贫困户。”

  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十里坡村生态农产品产业合作社负责人韩登科2006年就承包了200多地,种出了“羊粪小米”,腰包从此鼓了起来。

  而一人富不算富,得带动大家一起富。韩登科成立了产业合作社,成为了扶贫带头人。朋友的邻居、杂粮批发商、种植大户、小米县长夫人、到武乡旅游的幼儿园老师、大学教授、文化界人士、媒体记者……韩登科的朋友圈里陆续多了各行各业的人,只要能把十里坡的生态农产品推销出去,帮助村民增收,他都会将其添加成为自己朋友圈好友。

  关注贫困地区的人会注意到一个现象,那就是“富饶的贫困”。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一些拥有丰富生态资源的地区,往往是经济发展的“洼地”,当地百姓“捧着金碗要饭吃”。

  破解“富饶的贫困”,要通过某些渠道广而告之,让更多的人“知道”。

  “这是我们阿昌族村寨,整个村落都掩映在原生态野生皂角树之中。皂角米具有养心通脉、清肝明目、美容养颜的功效……”眼下,正值新鲜皂荚米上市期,云南省德宏州关璋村阿昌族全国人大代表曹红梅在朋友圈里大张旗鼓为家乡土特产做起宣传,这就是让更多人“知道”的好途径。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管委会驻新郑具茨山大槐树村扶贫工作队员,了解到贫困户郭喜民家中有20多棵杏树成熟后,因为人手不够,无法采摘销售,并且杏成熟期短,不能长期存放。为避免雨天导致满树金黄的杏掉落、腐烂,也为了给贫困户增加收入,队员们纷纷集思广益,将这一情况发布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他们身边的同事好友看到后纷纷打电话来咨询,并以市场价格向其订购,共帮助贫困户卖出杏果1300斤,原本滞销的杏果很快供不应求。

  通过朋友圈等渠道,高品质的农产品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而随着这个认识的广泛传播,这种消费扶贫模式会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大家享受到了高品质的农产品,贫困户得到了实惠,是一种双赢的模式。

  不论是主动在朋友圈发出消息的人,还是他们身边的同事好友,无疑是这朋友圈里关心脱贫事业的你我他。

  “朋友圈”是创举,但不是结果。要想取得最终效果,扶贫“朋友圈”必须要扩容,吸纳基层组织乃至贫困户加入,这样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精准到户、到人。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