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22日电题:谱写军民鱼水深情的时代壮歌——全军和武警部队支援地方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新华社记者曾涛
5564万,这是过去4年我国脱离贫困人口的总数;
4335万,这是未来3年即将脱贫的人口数量。
两个数字、两个时间,足以表明脱贫攻坚决心之坚定、成果之显著,更预示着未来任务之艰巨、时间之紧迫。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在脱贫攻坚这场特殊的战斗中,全军和武警部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近平主席决策指示,主动挑起支援地方脱贫攻坚工作重担,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投入到脱贫攻坚战,谱写了一曲军民鱼水深情的时代壮歌。
牢记宗旨 情系人民
2016年12月31日,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神州大地辞旧迎新。
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新年贺词中,习主席这句话给亿万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军队统帅的爱民之情,感动广大官兵。从都市到乡村,从边关到海岛,官兵们深深地认识到:脱贫攻坚,每一秒都是冲刺时间,一个困难群众都不能少。人民军队是群众用小米饭哺育壮大的,为民造福、责无旁贷。
近年来,全军和武警部队紧跟中央脱贫攻坚部署,定下作战决心,吹响进军号角。
军委政治工作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出台《关于军队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军队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相关要求;召开军队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任务部署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习主席脱贫攻坚重要决策指示;军委机关有关部门围绕军地协作共夺脱贫攻坚战斗胜利这一课题,赴多个贫困地区驻军进行调研,摸底数、查实情……
放眼全军,伴随一批批有深度有温度的脱贫攻坚举措密集推出,官兵们用火热实践在脱贫攻坚这场关乎民生的时代大考中,书写出牢记宗旨、情系人民的合格答卷。
陆军党委机关重点部署展开“情系困难群众、反哺革命老区”、精准援建“百团大战”等5大专项扶贫行动,形成陆军党委抓总、政治机关牵头、业务部门分工协作、部队积极参与的生动局面。
国防动员系统先后分片区召开脱贫攻坚部署会,专题研究相关地区扶贫帮困特点规律。西部、北部、中部地区的省军区普遍成立驻村工作队,实施扶贫项目6000多个,接续助学10000多名贫困学生。
武警部队2016年投入数百万元用于道路、水渠等重点民生工程建设,完成扶贫项目100多个,持续援建“爱民学校”“春蕾女童班”200多个。
各战区,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军委机关有关部门纷纷挑起脱贫攻坚担子,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多措并举,帮助困难群众脱离贫困。军委训练管理部帮扶安徽金寨县梓树村,向这个村捐助扶贫资金,扶持当地农副特色产业生产,加快梓树村实现产业脱贫。
……
军民情深,血浓于水。在当地人武部的扶持下,新疆和田市拉斯奎镇阿瓦提村58岁的维吾尔族党员艾尔肯,引进液压式蛋托机,建起了鸡蛋托盘加工厂,从靠种地艰难维持生计的贫困户,变成了年收入10多万元的“蛋托老板”。
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据不完全统计,仅2016年以来,全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就助力40多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脱贫攻坚战取得初步成效。
聚焦精准 靶向施策
把“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一字之差,彰显出党中央兑现脱贫承诺的坚定决心,也对军地各级脱贫攻坚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当前脱贫工作,关键要精准发力,向基层聚焦聚力,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绣花”,既要脑中有画,又要手上有法,一针一线都要精准到位。富有生活气息的形象比喻,道出了夺取脱贫攻坚胜利的关键所在,成为全军和武警部队官兵的共识和行动。
——细致摸排,精准确定帮扶对象。原第16集团军党委先后3次例会研究精准扶贫工作,精准锁定1110个帮扶对象,并一一建立结对帮扶档案,详细记录致贫原因、生产条件、劳动能力、收入来源等情况;驻闽某团创新开展“一营帮一村、一连带一户、常委一帮一”活动,与驻地周边2镇5村、17名孤寡老人、28名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有关部队普遍采取类似“过筛子”的办法,搞清楚扶贫对象具体情况,为脱贫攻坚战提供精准靶向,截至目前已确定帮扶贫困村3500多个。
——讲求实效,精准制定帮扶方案。全军和武警部队像制定作战计划一样,让脱贫方案变得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军委国防动员部针对各个地区情况,专门制定下发参与打赢西部、南部、中北部地区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西部战区陆军分门别类、区分致贫原因,制定了助学扶贫、基础扶贫、产业扶贫、医疗扶贫、文化扶贫等5类扶贫方案;原第47集团军党委了解到贫困户宋双景的妻子上过卫校,就帮助他们在村里开办卫生室,宋双景家的收入增加了,村里人看病也方便了,一举两得,受到群众交口称赞。
——科学组织,精准推进帮扶行动。贵州省军区实施“走、看、算、听、研”五步工作法,组织人武部与帮扶对象建立周联系、月到户、季小结、年结算的阶段推进制度;新疆军区多次召开扶贫工作推进会和小型现场观摩会,组织所属各单位定期汇总扶贫进程,做好跟踪指导;驻辽某部每年对扶贫工作进行检查考核,推动任务落实……各部队科学筹划、严密组织,切实把扶贫方案落到实处,真正帮到点子上、解到真难处。
从部署到行动,全军和武警部队把“精准”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程,在做足做好做实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脱贫方案,力争帮助贫困群众挖掉“穷根”。
厚植优势 务求长效
河北省阜平县店房村盛产红枣,远近闻名,却一直没能靠红枣富起来。
2016年10月,愁资金、愁技术、愁销路的乡亲们迎来了一件大喜事:经过部队牵线搭桥,一家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来到村里,就发展红枣深加工产业进行对接洽谈。
缺什么帮什么、什么弱帮什么,全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把手中掌握的优势资源充分整合,变“输血”为“造血”,力争实现扶贫效益最大化,帮扶项目落地生根、活力盎然。
密切军地协作,形成攻坚合力——
军委政治工作部、军委后勤保障部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协调组织全国近900所三级医院与1100余所贫困县县级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为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创造医疗条件。
河北省军区牵头协调省直6个厅局、32个驻军师以上单位建立军地联席会议制度,会商工作、通报情况、共享信息,共同协商推进扶贫工作。
人心齐,泰山移。各级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部队扶贫开发纳入地方脱贫攻坚整体规划,助力群众脱贫致富和官切军政军民团结一体推进,达到了“1+1〉2”的效果。
发挥特有优势,提升攻坚效能——
在甘肃省榆中县,陆军某部依托自身智力资源,帮扶两所办学条件相对落后的山村小学,组织专业技术干部给孩子们辅导英语、开设计算机课,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在云南省鲁甸县,武警交通三支队派出39名官兵、24台(套)专业工程机械,奋战130天,打通峭壁上的“手扒崖”段公路,解决贫困山区群众出行和农产品外销难题。
在江苏省南京市,原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的5名专家运用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医疗平台,为老少边穷地区送去优质医疗资源,帮助困难患病群众解除病痛。
智力扶贫、技术扶贫……全军和武警部队的特有优势,正转化为脱贫攻坚的澎湃春潮,催生出一簇簇绚丽的致富花朵。
创新理念思路,振奋精神风貌——
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部队各级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指导扶贫开发,贫困群众教育、文化、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安徽省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是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受到交通闭塞、土地贫瘠等多种因素制约,老区群众生活艰苦。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军区、军分区、人武部想方设法找致富路子,培养了一批技术能手,群众的钱袋子日渐鼓了起来。
一时富,不算富。为了帮助老区贫困村创建先进文化阵地,夯实脱贫致富的社会文化基础,安徽省军区各级新建17个村级文化活动场所、9个农民书屋和8个网络室,多次派出文艺小分队到帮扶点慰问演出,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大家视野宽了、心情好了、不良习气少了,奔小康更有劲头,都夸党的政策好。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军和武警部队广大官兵勠力同心、接续奋斗,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