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精准扶贫驻村调研】通溪桥的路

2017年05月18日 11:16   来源:光明日报   

  山道弯弯见证百年风雨,三次修筑铺就感人篇章

  通溪桥的路

  光明日报记者 唐湘岳

  4月29日,记者驻村蹲点第一天,从湖南省安化县烟溪镇出发,行至半道,汽车停下。

通溪桥的路

  通溪桥村人自己修筑的公路。光明日报记者 唐湘岳摄

  镇长孟志刚说:“村里刚修复加宽的水泥路还没干,我们步行进去。”

通溪桥的路

  这条路是从峡谷的的绝壁上开出来的。光明日报记者 唐湘岳摄

  公路沿溪修筑。峡谷深深,溪水潺潺。这条4.5米宽的水泥马路把我引进了烟溪镇通溪桥村。

通溪桥的路

走过这座石拱桥,即将进入通溪桥村了。光明日报记者 唐湘岳摄

  依稀可见青石板路痕迹。通溪桥村位于雪峰山脉峡谷地带,毗邻怀化市溆浦县。自古以来,这条山道是湖南中东部通往大西南的必经之路。1915年,当地老百姓制作的红茶从这里出发,远行万里,捧回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从此中国烟溪红茶享誉世界。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在贺龙带领下曾转战烟溪北上抗日。很多抗日将领从这路过前往湘西参加雪峰山会战,与日寇殊死搏斗,有随军家属病故葬在路旁。1938年,当时我国最大的兵工厂悄悄迁移到烟溪镇,枪支弹药源源不断送往抗日前线。通溪桥村是兵工厂的后勤保障基地,许多物资由这条路运往兵工厂。

  1958年,国家在资江修建大型柘溪水库,烟溪镇许多农田和房屋沉入水底,农民沿山路迁移到更高的山上,通溪桥村大部分人是水库移民。

  这路太窄,太险,太难走,常有村民失足掉入深潭。

  隆隆炮声响起来。1970年,通溪桥村决定自力更生用人工修筑一条能跑汽车的路。

  村民刘益汉在洞龙坑地段回忆:“这里最险,两边是岩石,下面是深潭。我们腰缠绳索,吊在悬崖绝壁上,用铁锤钢钎打炮眼,光这一段,炸药就用了几吨。真是愚公移山。”

  1976年,3米多宽12公里长的乡村公路终于建成。

  2006年,国家实施乡村公路硬化工程。政府拨款加上村民自筹经费,泥土路变成了水泥路。

  2016年7月,连降暴雨,通溪桥村的农田和公路被这场特大山洪冲得七零八落,惨不忍睹。

  镇党委书记夏跃平领着干部,冒雨查看灾情,与大家商量尽快清理道路及后续修复方案。

  沉重的选择再一次摆在面前:等援助,还是靠自己?

  村民大会接连开了四次。“要致富,先修路”——标语张贴在醒目的地方。

  村民代表大会决定:不等不靠不要,自力更生修复并加宽公路。大家将移民后扶资金集中起来投入工程。

  记者驻村蹲点时,工程正进入尾声。

  有村民找记者反映,对这次修路有意见。

  5月9日20时,一场村民与村干部的对话在村部进行。

  村民畅所欲言发表对村干部的意见,对工程的疑问。

  村干部耐心讲解国家政策,公布相关账目。

  零时许,会议结束。踏着月光走回住处,蛙声、虫鸣和谐鸣奏,记者为村党支部获得百姓的信任与支持感到欣慰。

通溪桥的路

  5月10日,村民正在修复刚被山体滑坡损坏的公路护坡。光明日报记者 唐湘岳摄

  然而,记者夜不能寐。通溪桥村是个贫困村,目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59户,223人。村里没有集体企业和收入,修复公路全靠上面的有限支持和全村老百姓自筹经费。为恢复和加宽公路,尽管政府多方筹资了45万元,但灾害损失太大,村里目前仍欠债290万元。怎么办?

  62岁的村民龚见华说:“我40年前从外村嫁进来。那年我参加修路,两岁的孩子就放在工地旁。不通公路,东西怎么运进运出?得了病怎么去医院?修路是好事,出点钱应该。”

  村党支部书记刘生廷对记者说:“我是乡村医生,当了村干部,就得负责任。怎样治好我们村的穷病呢?打针吃药是必须的,这就好比是国家的扶贫政策和扶贫队的作用。但对于病人来说,精神不能被疾病压垮,得讲志气,得奋发图强。我和村干部以私人担保找银行贷款60万元,付了部分工程款。我们的房产证、林权证全抵押了。开句玩笑,除了老婆是自己的,财产全都不属于自己了。但我们心里清楚,修路是脱贫的必然选择,好比做个大手术,要出血,要痛。不痛干部,痛谁?也要感谢记者这回提醒与村民再次沟通。当面锣对面鼓一搞,心就更齐了。”

  “人是要有精神的。你们不等不靠,干得好!至于村里的实际困难,我们一定想办法支持解决!”5月11日,县委书记熊哲文来通溪桥村调研后,对村干部说了上面的话。

  12日晚,烟溪镇电影队来通溪桥村放映故事片《大会师》,按老习惯,放映机就架设在公路旁,男女老少相聚银幕下,其乐融融。此刻,在村部,会议开到深夜。县里刚下来一个表,让村里报项目,上面给资金支持。大伙商定了今年需要开展的项目:水毁公路扫尾工程;水毁农田恢复;油茶基地建设;土猪、土鸡生态养殖……

  快乐的夜晚!在通溪桥村,路的故事还在延续……

  记者手记

  扶贫攻坚,做记录者也做参与者

  本报记者 唐湘岳

  当记者35载,常去农村采访,但这回角色不一样——不仅是扶贫攻坚的记录者,还是扶贫决战的参与者。

  在湖南安化县烟溪镇通溪桥村,进村的那条水泥路,去年被百年不遇的山洪毁坏。桥垮了,村民却没有垮,在政府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他们自力更生,硬是把这条公路恢复起来并加宽。但同时,村里也付出了很大代价,欠账290万元。于是,村干部把自己的房产证、林权证全抵押出去了。

  “要致富,先修路”,老百姓都懂这个理,村干部敢想敢干,欠债也要把路修起来。可路修好了,债务成为最让人头疼的事情。得知记者驻村,有村民找来,对村里不顾后果修路提出意见。

  于是组织村民与干部夜谈会,统一思想——修路没错,继续与贫困抗争。同时,我把事情告诉前来调研的安化县领导,争取给予更多支持。

  打听到村民刘奋勇苦苦厮守陪伴照顾妻子腊蓉的故事后,我赶去家里采访,并以最快速度将故事写成广播稿在全镇播放,并做成融媒体产品将这种正能量向外传播。目前,镇里已申报刘奋勇参加安化县道德模范评选。看到报道后,镇上一位药铺老板也表示免费提供药品让腊蓉减轻痛苦。


(责任编辑:高原)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