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绿色发展 传承百年:记兴十四村的脱贫致富之路

2017年05月16日 10:53   来源:人民论坛网   

报告会现场

  告会现场

  人民论坛网北京讯(记者 申晓娇)5月10日,在中央党校中央直属机关分校的处局级培训班上,一位奋战在一线多年的69岁老书记作了这样一篇工作汇报,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其思维之超前、方法之灵活、信念之坚定让人赞叹。

报告会现场

  报告会现场

  从1956年建村以来,兴十四村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农业机械化和农田水利化,实行土地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农业实现了现代化;依靠科技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农业实现产业化;建设农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农务和便民服务综合服务平台——“兴村网”,农村实现了信息化;同时吸纳剩余劳动力,带动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靠产业、上项目,实现多渠道就业,拉动人口聚集,农村实现了城镇化。通过实现“四化”,解决了“三农问题”,更解决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兴十四村跨进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仅设施配套、功能完备、格局新颖,而且天蓝、地绿、水清,一个生态宜居的花园式现代化特色小镇已经初步成型。2016年,兴十四村总资产达到23亿元,总收入实现21亿元,人均纯收入7.61万元。

  一、兴十四村发展简史

  1956年3月,山东省响应党中央号召向黑龙江省移民开垦北大荒。其中,临沂县有428名村民响应号召,报名来到甘南县兴十四村。当时带队去山东的宣传队员说:“到了黑龙江北大荒要什么有什么,住的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吃大米白面,点灯不用油,种地不用牛,都是电气化,老好了”。可是到这一看,却是一望无际的荒原,地上插着一面小红旗,还有一根木头橛子,上面写着“兴十四村”,当时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树无一棵的“三无村”。由于条件太艰苦、太恶劣,有90%以上的移民返回了山东老家,最后,只剩下8名共产党员带领着亲朋好友、大人孩子共36人留了下来,成为了兴十四村最早期的“拓荒者”。留下的这些人住的是用苇子和苫房草搭成的草窝棚,晚上冰冷潮湿,四面透风,冬天零下40多度,冻得睡不着觉,早晨起来,全身、满脸,连耳朵眼儿里都灌满了沙土;生产队的大食堂,用8斤苞米面蒸出240个窝窝头,每个窝头二两重,都是甜菜渣子、豆角皮子和苞米瓤子,只有二钱粮食!就这样,他们用人拉犁、用人拉车、用人拉磙子压场,开始了垦荒种地。兴十四村生产队头8年一分钱没看着,连买张邮票的钱都没有,在全县是有名的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我随父母到兴十四村时才7岁,从那时,我就立下志愿,等我长大了,能干事的时候,一定让我娘吃饱肚子,让乡亲们吃饱肚子。

  70年代初期,兴十四村开始了靠苦干实干求发展。初步发展机械化、水利化,发展多种经营,搞畜牧业养殖。1970年,我当上了村党支部副书记,用人背肩扛买回零件,组装了兴十四村第一台拖拉机;1972年,乡亲们推选我当了村党支部书记。一上任,我就向乡亲们发誓:就是拼上身家性命,也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决不让一个人掉队,决不让一户受穷!在此期间,我带领大家利用得天独厚的草原资源养殖东北细毛羊,从养羊开始,形成了养牛、养马、养羊、养鹿等“十三养”!赚到钱后,为了多开荒、多打粮,千方百计地多买拖拉机、改造农机具,农机具总数达到了200台套,初步实现了机械化。针对兴十四村沙包地“跑风漏水”的情况,我们又全村动员,打井、修河堤,拉河淤泥4万多方改良农田3300多亩,冬天冒着严寒打井,两顿饭都在地里吃,一人一天能挖7方土,就这样硬是靠着人工打了56眼抗旱井,并全部配套了灌溉设备。1976年,全村耕地基本实现了水利化。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初步实现机械化、水利化后,我们发现想真正富起来必须走工业化的道路,走产业化的道路。于是我们开始在村里办起了小酒厂、小油坊、罐头厂等五小工业。工业挣到了钱,就给农民盖砖瓦房,1981年全村实现了砖瓦化。1982年成为全国第一个彩电村。1983年筹建了甘南县兴十四村乳品厂,1985年8月12日投产,日处理鲜奶10吨,当年就赢利65万元。1988年,我们开始筹建年产600吨的甜蜜素厂,1989年4月1日投产。1990年进一步扩大产量,年产量达到2000吨,年收入在3000多万元。1994年,我们采用高新技术,利用当地资源,仅用了5个半月时间,就在年底建成年产3000吨的柠檬酸厂,年收入3000多万元。1996年,我们利用柠檬酸厂的废料玉米渣和农作物秸秆,又建起了年产5万吨的节粮饲料厂,年收入2000多万元。2000年10月,在齐齐哈尔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了30万吨淀粉糖厂,年收入1亿多元。2002年,股票上市,成为黑龙江省第一家以农业板块上市的公司,成功的进入资本市场,也把兴十四人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天地。我们用了短短的二十年时间,就使兴十四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走上了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快车道。

  多年跑项目,搞经营,我慢慢悟出了一个道理,仅靠自己攒钱办企业,一半会儿干不起来,仅靠贷款办企业,那也是传统的经营方式。于是我们又认清了一条路,就是搞资本运营,搞招商引资。自2002年起,我们开始大胆尝试搞资本运营,进行收购和兼并。先后收购了齐齐哈尔林机厂、甘南县塑编厂等企业,组建了甘南兴华公司,成立了黑龙江富华建筑公司、黑龙江富华绿化工程公司、黑龙江富华房地产开发公司和富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我们规划建设了中国富华国际生态产业园,2005年5月10号,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产业园引进建设了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工程、绿色食品生产等一批大项目,兴十四村和富华集团的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我们让广大村民共享发展成果,给村民建设了136栋花园别墅(每户村集体给补助25万元,产权归个人所有),村民还享受新型合作医疗等10项免费待遇。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