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河南鹿邑:化妆刷拉动一方产业 “绘”出脱贫风景

2017年05月04日 14:20   来源:河南日报   

  图为鹿邑县贾滩镇留守农民在编织产业扶贫基地手工编织拉菲草制品⑨6本报记者王铮摄

  □本报记者赵春喜李英华张海涛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上粉底、扫腮红、画眼影……男人们说不清道不明的这套“功夫”,女士们情有独钟。

  这其中,化妆刷必不可少。大号的化妆刷用来上粉底,中号的用来扫腮红,小号的正好画眼影……用羊毛制成的化妆刷柔软而富有弹性,画出的妆容自然、妥帖。

  就是这么一把小小的化妆刷,带动了鹿邑6万多人就业,其中不少是贫困户。

  小小化妆刷,“绘”出女士风情万种;小小化妆刷,“绘”出脱贫风景一片。

  一个企业的回归

  每天,梁庆之都要到车间转转,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不同的是,以前是在深圳,现在是在家乡。

  一年前,这位深圳化妆刷行业“掌门人”,带着自己的企业回到了鹿邑。

  依然,订单如雪片,合作伙伴有宝洁、雅芳,也有雅诗兰黛和兰蔻,产品出口欧美,月产值300万美元。

  不同的是心情。“树高千尺,叶落归根。在家乡发展,心里更踏实,也更有成就感。”在外打拼了半辈子的梁庆之感言。

  除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梁庆之还肩负一个“使命”,带动家乡复兴一个产业——羊尾毛加工,为父老乡亲正在进行的脱贫攻坚战“添把薪,加把火”。

  年过六旬,事业有成,何必再折腾呢?梁庆之笑称自己是“二次创业”,“是家乡的感召,我要再拼一下这把老骨头”。

  打动梁庆之的是鹿邑县强力实施的“凤还巢”工程。

  一个县的探索

  “我们的优势是什么?我们的短板在哪里?新常态下,如何发挥优势,弥补短板,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鹿邑跨越发展?”在一次全县干部大会上,周口市委常委、鹿邑县委书记朱良才这样问与会者。

  “水草皮毛”是鹿邑的四大传统产业,其中,“毛”指的便是羊尾毛加工,在当地有着30多年的传统,从业者10多万人。

  随着时代变革,“孔雀东南飞”,大批鹿邑老乡到外地从事羊尾毛加工。借助改革春风,一部分人当上了老板,甚至成为当地行业巨头。梁庆之便是其中一位,在深圳化妆刷行业,梁庆之和他的企业无人不晓。

  “优势在产业,羊尾毛加工有着雄厚的资源优势、群众基础;短板在民生,特别是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亟待改善。”朱良才为记者分析。

  两相结合,思路明晰。以做大产业推进精准扶贫,用精准扶贫做大产业,通过实施“凤还巢”工程,打造“中国化妆刷之乡”,变做毛为做刷,变原料供应为生产终端产品,为县域经济注入发展新活力,为脱贫攻坚提供产业支撑。

  一个产业的兴起

  乡情最动人。该县主要领导牵头,成立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个化妆刷、羊毛衫返乡创业招商组,一年来先后到广州、深圳、天津、义乌等地召开在外人士座谈会十多次,春节召开在外人士返乡过年创业座谈会,叙乡情,话发展,鼓励在外人士返乡创业。

  倾情作保障。为鼓励返乡创业,该县提供“保姆式”服务,厂房、资金提供便利,项目建设全程护驾,手续办理“一站式”,为企业集中招工;成立羊尾毛产业办公室和化妆刷协会,专人专职及时了解企业需要,共享市场行情、用工信息,打造“利益共同体”;规划建设化妆刷创业小镇、孵化园、创业街区。

  真情引得“凤”归来,倾情服务“凤”翩跹。在家乡的感召下,梁庆之回来了,在他的带动下,20多位在深圳创业的老乡也回来了,福建乾库集团等知名化妆刷企业也落户鹿邑;在天津创业的尚风云也回来了,不仅将自己在天津的尊美堂制刷迁回家乡,还吸引了关联企业韩国正一化妆集团等3家外商落户鹿邑……

  也就一年多时间,83家化妆刷企业落户鹿邑,“把老乡当外商,由老乡引外商”的雁阵效应日益凸显,形成化妆刷生产所需的尾毛、口管、铝皮、木柄、拉丝、箱包等配套完整的产业链。该县羊尾毛产业也由原来的初级加工转型为生产精密毛刷制品、高端化妆品,走向国际市场,年加工各类羊尾毛3000吨以上,年产值35亿元,实现利税6亿元,羊尾毛产业整个链条从业人员达6.5万人。今年3月,鹿邑被中国轻工业协会评为“中国化妆刷之乡”。

  一方百姓的希望

  赵村乡李岗村39岁的孙云芝觉得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去年6月,她来到位于县城化妆刷园区的明新集团公司上班,一个月2600元的工资让她很满足。

  女儿在县城上初中,儿子刚上幼儿园。由于孩子小,孙云芝无法外出打工。爱人跟着人家跑运输,每月也就3000元的收入,一家人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明新集团公司从深圳迁到鹿邑后,她第一个报名。“现在好了,生活多了份收入,还能按时上下班照看孩子。”孙云芝说她心里有个梦:再干些年,争取在县城买套小房子。

  离县城30公里的张店镇宋坑村,希望也在播洒。

  阳光下,在村头的明新集团公司代工点,72岁的闫玉英和几位老人在梳理羊尾毛。老伴过世,膝下无子,老人一人度日。每天闲时,来这儿做点活计,按件计酬,一天二三十元的收入,还能和老姐妹说说笑笑,老人很知足。

  该县开展尾毛制刷“百村千户万人”脱贫工程,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在各乡镇设立代工点,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找到了一条门路。

  小小化妆刷连着千万家,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孕育着梦想和希望……③5

  最浓是乡情

  从“小老板”到“大明星”

  “说实话,在深圳兜里有一千万,根本没人认识你,还是个‘小老板’;可是回到家乡,带动村里三五十人就业,十里八乡都认你,把你当成‘大明星’。”站在鹿邑县化妆刷产业园里,益鑫源化妆用具公司的老总谢绍锋感慨地说。

  2006年谢绍锋到深圳创业,从事羊尾毛加工,房子、票子都有了,厂里还有百十号工人。让他放下深圳的一切,回到故乡鹿邑重新开始创业的原因,就是那份割舍不下的浓浓乡情。

  俗话说,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亲情、友情、乡情是外出务工人员最难割舍的感情。鹿邑吸引老乡返乡创业,打的就是亲情牌、乡情牌。

  “腊月二十六,别人在忙着准备过年,我们在开座谈会。”县人社局局长刘汉玺说的是县里利用2016年、2017年春节期间返乡探亲的难得时机,三次召开鹿邑籍在外创业知名人士座谈会,让返乡创业人士现身说法,让大家感受家乡变化,鼓励、吸引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县领导先后十多次到外地召开成功人士恳谈会,主动亲近他们、关心他们、感动他们,诚邀他们回乡创业。县里在返乡创业人士中评选“老子故里突出贡献者”,并从符合条件的人中推选出一批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政治地位,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让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毅然把企业搬回家乡的不只是感情,还有县里营造的良好投资环境:新行政服务中心建成启用,182个窗口为返乡创业者提供“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公”;出台有关政策,提供支持创新创业的财政支持,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以及创业场地支持、金融支持等各项优惠政策……③5

  人物专访

  回报乡亲是我分内的事

  ——访明新集团公司董事长梁庆之

  两年前的一个决定,让梁庆之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从南海之滨到豫东平原,从颐养天年到二次创业。这位从鹿邑走出的企业家,年逾六旬返乡创业,引领众多贫困群众走上脱贫之路。

  语言承载着丰富的生命信息,梁庆之的普通话带着南方口音,有时又会蹦出几句老家方言。

  “我在鹿邑当过小学老师,干过生产队长,后来参军离开了老家。”梁庆之回忆。

  上世纪90年代,梁庆之转业到洛阳外贸部门,常驻深圳从事进出口业务。羊尾毛加工是鹿邑的传统产业,老家乡亲让他帮着联系出口业务。

  梁庆之从中发现了商机,开启了下海经商的征程。起初,他从鹿邑招了几十名工人,在深圳建起小工厂。企业逐渐发展壮大,业务也拓展到化妆刷制造。梁庆之说,当时他的企业年出口产值上亿元,工人800多名。

  鹿邑在深圳从事化妆刷行业的人数也在增多,老板和工人达几万人。梁庆之的明新集团是其中的一棵大树,上下游关联企业众多。但随着深圳产业转移大潮涌起,许多化妆刷企业面临着是去是留的抉择。

  说起返乡创业,梁庆之最难忘的是一次长谈。2015年3月28日,“那是朱良才书记上任的第一天,听说我回乡探亲,朱书记特意来家看望我,同我长谈了3个小时”。

  那天,他们谈的很多,主题就是鹿邑羊尾毛产业的发展,朱良才盛邀梁庆之回乡创业。

  “鹿邑有羊尾毛加工的良好产业基础,这是难得的优势。”梁庆之分析。但他对县里的产业规划、服务环境等尚存疑虑。

  朱良才的热忱,让他感受到鹿邑发展壮大化妆刷产业的雄心。随后,他又深入考察了鹿邑的发展环境,从而下定决心回乡发展。

  明新集团和许多上下游企业密不可分,这不是一家企业的返乡,这是一个产业跨越半个中国的转移。此时梁庆之已年逾六旬,他打消养老的念头,踏上了回乡创业之路。

  鹿邑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优良环境,明新集团入驻后发展顺利,许多化妆刷相关企业也陆续迁来。

  小时候家里兄弟姐妹8个,梁庆之对早年的贫困生活印象深刻。“在我老家白羊寺村,现在还有10多户贫困户。”梁庆之说。

  梁庆之觉得,以企业、产业带动脱贫是最好的方法。化妆刷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增加就业机会,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明新集团在许多乡村建了加工点,农户不出村就能干活挣钱,乡村加工点成了“扶贫车间”。过去企业在深圳,工厂和鹿邑加工原料的农民隔着中间商。现在中间环节取消了,明新集团将更多利润直接回馈农民。

  “我的企业员工是鹿邑人,原料也来自鹿邑,这一辈子赚的每一分钱都和老家密不可分。”梁庆之说,回报乡梓也是分内之事。

  梁庆之看来,鹿邑发展化妆刷产业,天时地利人和齐备。“踏踏实实埋头干,若干年后鹿邑很可能成为化妆用具的国际市场。”梁庆之对此充满信心。③5

  专家点评

  为城市先进要素下乡“修渠引水”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云

  区域经济发展分为极化发展和扩散发展两个阶段,当中心城市的首位度偏小时,区域发展处于极化阶段,中心城市与外围地区的关系以集聚吸纳作用为主,外围地区发展受到抑制;当中心城市的人口首位度逐渐提高并达到一定临界点之后,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增强,外围地区进入大发展时期。

  长期以来,我省一直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然而受发展阶段的影响,城市经济与县域经济的发展差距依然较大。随着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一些传统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城市过剩资本在寻找出路,民间自发的城乡要素双向交互流动增强,“农民进城”和“市民下乡”同时加速,城市对县域的作用由以要素吸附为主转为以能量输送为主,县域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国家和我省出台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的一系列文件,就是在这一全新背景下推出的。鹿邑县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功实践,就在于县委县政府深刻把握了城乡关系的新变化,顺应了城乡之间要素交互流动的大趋势,有针对性地为包括返乡人员及其带动的城市先进要素下乡“修渠引水”,从而加速了这一进程。

  鹿邑县的成功实践,还在于该县把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塑造优势产业和培育县域发展新动能结合起来,与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激发县域发展活力结合起来,与走出去、引进来、强化县域开放带动结合起来,与优化环境、提振精神、增强人民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的获得感结合起来,从而以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撬动了县域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值得学习和借鉴。③5

  创业好点子

  编着草帽唱着歌

  “从无到有创业难,但是如果借助当地独特的资源优势,创业就容易多了。”鹿邑县顶尚帽业董事长牛东杰如此总结自己的返乡创业之路。

  2009年,牛东杰一家三口开着小货车,在浙江义乌租了个地下室,开始做草帽、毛帽生意。经过数年的发展,东杰帽业从最初的几十个人,逐渐壮大为几百人。2015年8月,牛东杰返乡创业,促使他回来的不只是思乡心切,更是家乡独特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水、草、皮、毛,是鹿邑特有的资源优势。”牛东杰说。独特资源优势带来的是丰富的原材料和大批熟练的技术工人,正好吻合帽子生产这种劳动密集型企业,创业如虎添翼。

  贾滩镇大董庄村的村头,60多人围着两张长台子,说着闲话手指上下翻飞,用拉菲草编织出的双股麻花辫细密均匀。这种草是埃及进口的,韧度强,但是必须手工编织。单股、双股、斜条、菱纹等各种样式,对于有家传手艺的当地人来说,根本不在话下。贾滩镇镇长梁宗印介绍,目前大董庄村有22名贫困人员在拉菲草编织扶贫车间打工,让有劳动能力又不能外出打工的他们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像这样设在田间地头的扶贫车间,目前覆盖了6个行政村,带动700多名农民就业。

  牛东杰说,扶贫车间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不但提供了劳动力资源,还保证原材料质量上乘,降低生产成本。下一步,他打算把扶贫车间继续铺开,辐射带动周边乡镇。③5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