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安徽临泉县:“三带一自”打造脱贫攻坚联合体

2017年05月03日 13:48   来源:安徽日报   

  本报记者 夏海军

  4月28日上午,临泉县高塘镇郭桥村贫困户李敏,与往常一样拿着大扫帚走进恒凯牧业公司的羊圈里做保洁。“家门口就能找到活干,一个月还能拿到1800元。 ”李敏说,若是村里没有大户,这种好“差事”上哪找。

  近年来,临泉县结合资源禀赋,聚焦产业扶贫,积极探索园区带动、企业带动、大户带动、贫困群众自家种植养殖的产业脱贫模式,打造脱贫攻坚联合体,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产业扶贫格局。县委书记邓真晓说:“精准扶贫实施以来,全县投入扶贫资金8.9亿元,实施扶贫项目227个,带动10个贫困村成功出列、11.2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

  “园区+”扶贫,突出特色产业带动

  工人穿着洁白的工作服,把一箱箱腌制好的芥菜搬上流水线……这是记者在临泉县杨小街镇明桥村的安徽家乡味农场有限公司看到的场景。公司负责人说:“公司流转贫困村土地1000亩,推动明桥村形成芥菜种植基地,带动了102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

  在邓真晓看来,作为农业大县,临泉县就该瞄准特色农业产业,将农业园区产业链重点向贫困村延伸,着重打造“一村一品”。 “全县打造特色农业园区32个,园区面积20万亩,带动46个贫困村发展‘一村一品’,吸收3700名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增收。 ”

  依托“园区+基地”带动贫困户增收,明桥村只是个缩影。园区融合度高、覆盖面广、带动力强,为此临泉县不断创新“园区+”扶贫路径,将园区提升与村出列、人脱贫紧密联系,突出特色扶贫产业,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增收。

  “园区+扶贫车间”正在蓬勃展开。临泉县借鉴工业园区标准厂房招商模式,建设村级扶贫车间,一方面,主动吸引小微企业入驻;另一方面,根据生产需要,租赁村扶贫车间作为生产厂房、仓储,优先吸收贫困群众就业。县扶贫办主任谢成明介绍,目前,全县计划建设的381个扶贫车间已建96个,44家小微企业入驻,带动2860名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园区+电商”模式也取得积极进展。“借助‘农村淘宝’等电商平台,成立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下沉电子商务物流、运营等各环节,支持贫困户、贫困村开办网店、农产品上网销售等。 ”谢成明介绍,目前电子商务园入园企业29家,全县建设农村电商服务网点486个,带动350户贫困户加盟增收。

  企业和大户带动,构建多层帮带体系

  临泉县发挥企业创新能力强、与市场联系紧密等优势,引导企业履行社会扶贫责任,通过企业和大户带动,构建多层帮带体系。

  在位于县工业园区的金禾面粉有限公司,记者遇到刚下班的贫困户任子才。任子才拍拍身上的面粉,与记者聊了起来:“几个孩子都在读书,全靠我一个人干活。幸亏在厂里一年能挣3万元,否则日子真不好过。 ”

  通过财政支持,临泉县对吸收贫困劳动者就业的经营实体进行就业扶持,补贴标准为实发工资的30%。今年一季度有389家企业吸收3247位贫困群众就业,财政补贴540万元。金禾公司总经理马天冲说:“公司优先录用贫困户劳动力,直接解决170户贫困户劳力就业。政府对企业聘用贫困户给予一定补助,这更加提高了我们用工的积极性。 ”

  考虑到贫困户文化、技术等有限,靠自身发展困难大,该县推行“企业+产业扶贫资金+贫困户”“企业+小额信贷+贫困户”等模式,推动贫困户以5000元产业扶贫资金或50000元小额信贷入股分红,让资金变股金、贫困户变股民。高塘镇郭桥村84岁的贫困户孙华山身体不好,村里安排他以政府的产业扶贫资金入股恒凯牧业,每年至少分红1000元。

  贫困户用小额信贷政策入股企业,每户不仅每年能获得不少于3600元的分红,还能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谢成明说,去年以来,有4180户贫困户以小额信贷入股153家企业,分红1505万元;有4625户贫困户以产业扶贫资金入股116家企业,分红166万元。

  “种养加”大户具有分布广泛、带动灵活等优势。临泉县鼓励大户就近与贫困户捆绑生产,共享大户生产要素,带动贫困户增收。谢成明介绍,县里出台文件明确特色种养业扶贫项目补助标准,对发展设施农业的大户每亩奖补1000元至5000元。同时鼓励从事经果林产业的大户,优先流转贫困户承包地,让贫困群众代管自家流转出的承包地,既能获得土地租金收入,又能获得代管费、代生产劳务金等收入。

  自家种植养殖加工,实现自我脱贫

  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临泉县引导其从事种植养殖加工,促使部分贫困户自我造血、自我发展、自我脱贫。

  唐怀海曾是姜寨镇高城村的贫困户,其妻常年患病,家庭比较困难。两年前,他在电视上看到蚯蚓养殖的技术宣传片,觉得这事有操作性,后来联系到河南一家蚯蚓养殖场,边做工边学技术。但是,资金不足成为养殖道路上的一条拦路虎。唐怀海回忆说,驻村干部帮他从农商行申请到3万元的小额信贷资金,解决了难题。 “去年,养殖蚯蚓收入6万元,扣除2万元的各项开支,纯收益达到4万元,顺利脱贫。 ”

  更多的贫困户需要提供菜单式培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谢成明说,今年一季度,全县产业就业项目培训1162人次,农业科技项目培训6090人次,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培训1624人次。

  根据贫困户的劳动力、种养基础等情况,让贫困户选择适合产业,“量体裁衣”给予全面扶持。临泉县出台文件明确,对发展设施蔬菜0.5亩以上的贫困户一次性给予每亩2000元的补贴,对自我饲养能繁母羊的贫困户给予每只800元的补贴,对自主创业就业的贫困户给予500元至1000元奖励,对有自家发展愿望的贫困户提供5万元小额信贷起步资金。

  “两年来,全县有14721户贫困家庭享受种植补贴、能繁母羊补贴等3300万元,有714户贫困家庭获得小额信贷起步资金3290万元,有22529户贫困群众通过自家种植养殖增强自我脱贫能力。 ”谢成明说。

  针对部分贫困户有发展产业的意愿,但劳动力有限、技术不过关等问题,采取“大户寄养和自养”的方式。谢成明说,结合县里实施的“中原牧场”计划,贫困户把饲养的母羊寄养到养殖大户,每年按每只母羊100元至200元的标准获得收益。目前全县有3205户贫困家庭在87家养羊企业寄养能繁母羊16230只。对年带动20户以上的养羊企业,财政一次性给予10万元的奖补。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